目前分類:佛學 (103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淨空老法師開示 

這一句佛號的意義太深廣了,我在此地略微解釋一下。「南無」不能唸成「ㄋㄢˊˊ」(南方的「南」,有無的「無」),這麼唸法就錯了。這個名號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一定要念漢唐時候的音才準確,念「ㄋㄚˊㄇㄛˊ」(拿摩),這是古音。 

南無」是恭敬禮拜的意思,亦是皈依的意思,所以此二字是恭敬之詞,就是我們頂禮、敬禮、皈依。「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導師的名號, 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常念這一句名號,就是要恭敬阿彌陀佛,要皈依阿彌陀佛,更鼓勵我們發願求生阿彌陀佛的國土,接受阿彌陀佛的教導,成就圓滿菩提,這是釋迦牟尼佛對學生最大的期望。  

「阿彌陀佛」翻成中國話,「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就是無量覺的意思。無量覺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覺,這個意思內容太深廣了。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行從第六意識下手

一、第六識的意義和作用。第六識又叫意識,在八個識當中,它的活動範圍最寬,活動力量最強。它有時和前五識一起,對外在的境界起著種種分別;有時單獨向內起著種種分別。由於從屬於六識的思心所的發動身、口、意才構成種種活動。我們要糾正錯誤的思想和行為,也要依靠六識中的慧心所來修習禪觀和智慧。因此,我們學佛的人有必要認識第六識知識的活動情況。

六識的作用,通常分做兩種
1.五俱意識。就是第六識和前五識在一個時間內,一同接觸到外面的種種境界,比如說,眼識看見形象的東西,同時也有意識起著分別,由於有意識的活動,使得眼識對於色境了別得更加清晰,而意識本身同時也通過它的心所把眼識見的色境攝存下來,以便引起回憶分別。這就叫五俱意識。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萬四千法門

「八萬四千」在佛法中多用來表示數目極大、範圍極廣之義。「八萬四千法門」是佛陀為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所施設的法門。

在《賢劫經卷二諸度無極品第六》中記載,佛陀應喜王菩薩所請,慈悲回答關於菩薩行者應如何修習並速得成就種種解脫法門。佛陀答言:佛德具有三百五十種行門,一一門中皆修六度(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為因,便有二千一百諸度,以此諸度對治四大六衰之患(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六衰者,謂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能衰損善法故。)便為二萬一千諸度。再以二萬一千諸度對治四種心病(貪、瞋、癡及等分有情。等分者,謂貪、瞋、癡三心一齊而起也),便有八萬四千諸度。其中,治多貪病二萬一千,治多瞋病二萬一千,治多癡病二萬一千,三毒等分二萬一千,合計即為八萬四千。詳細之三百五十種行門,可參考原典。

從佛陀的開示中即能了解,修行以菩薩的六度為因,在因地上用功修行,對治貪、瞋、癡三毒,清淨自身的身、口、意三業,此是根本的重點。從根本上努力,一步一腳印,自能一點一滴體會修行的益處。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聞與所知障

  凡人多半眼高手低,能說不能做。聰明人和知識分子尤其是這樣。這些人讀書讀得多,有機會認識很多人的思想見解,加上天生聰明,能舉一反三,可以說得比別人更好。但是,檢查他們的行為,往往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他們雖然很肯定宗教對社會人心的教化意義,但是他們自己並不信教。他們覺得宗教是一種社會現象,也只是一種心理現象。

  但是對社會各階層的大部分人來說,宗教可以撫慰人心、安定社會,所以是很好的教化工具。而他們認為自己有一套足以安身立命的道德標準,不需要宗教的引導與支持。這種現象可說就是「所知障」或「知見障」。

  「所知障」是被自己原來的知識學問蒙蔽,產生先入為主的觀念,然後,以這個觀念的框架來批評、否定宗教,妨礙了宗教信仰的道德實踐和內心的體驗。他們自認為是站在純客觀立場,其實,局內人可能不客觀,而局外人不明就裡的評論,也未必就能客觀。怕就怕所知不多而自以為無所不知。不但對他自己形成了障礙,也可能誤導他人而成為信仰宗教的障礙。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08 Sat 2014 23:15
  • 忍辱

忍辱

廣欽老和尚:忍辱的人福報大,且能消業開智慧

 1. 人家侮辱我、欺負我、占我便宜,如果我們能忍下來,不去斤斤計較別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罣礙它,這樣,不但宿世業緣消除,且當下便能平靜無事,又能增長福慧,延長我們的壽命。
2. 
有功夫的人,耳朵不聽人的是非,眼睛不看人的善惡,人家毀謗我們,罵我們惡人善人,都當做沒聽到、沒看到,收攝六根不外馳。只有那些沒功夫的人,才整天窺伺他人的是非,斤斤計較。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08 Sat 2014 22:52
  • 佈施

佈施

「佈施」裡面有三種,第一種是財佈施。《華嚴經》上講,我們拿錢去幫助別人,這是外財佈施;我們用體力、智慧無條件地為眾生服務,這叫內財佈施,內財佈施比外財佈施更可貴、更難得。
第二種是法佈施,法佈施是教人開智慧、教人得到生活的能力。真正的法佈施,是以身作則,如法修行,做一切眾生的榜樣。你修法佈施,這一生得聰明智慧;你過去世吝法,這一生得愚癡果報。
第三種是無畏佈施,別人有恐怖、有不安,你能夠保障他,叫他能夠遠離恐怖,得到身心安樂,這就叫無畏佈施。你修無畏佈施,這一生得健康長壽;你過去世少慈悲,殺害眾生,凌辱眾生,得的是短命、殘疾、身體不健康、多病的果報。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相而離相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在每一天的作息之中,一定會跟身邊的人事物發生互動關係。有了互動,就免不了生出各種喜怒哀樂的情緒;得意的時候,沾沾自喜;失意的時候,就消沈頹喪,這是一般人的反應。可是,如果我們有智慧,可以洞燭這些喜怒哀樂的來源,不過是一種粗糙的、表面的心理反應,我們的情緒,就不容易被這些外在的現象所牽動。

  佛法的智慧告訴我們,當在處理生活上各種大大小小的事件時,只要自問已盡力排除個人的好惡偏見,並且也已經盡一切努力,做最適當的選擇,就可以心安理得了。至於選擇之後的成敗得失,不必耿耿於懷,這就是所謂的「隨相而離相」。

  我之所以特別強調「盡力排除個人的好惡偏見」,是因為一般人很容易以自己的立場、好惡,來對某件事下判斷;因此,不免在取捨、應對之間,引起許多煩惱。依自己的偏好和習性做判斷,往往是一股衝動,缺乏反觀自省的工夫,通常也顧不了是不是有後遺症,當然就後患無窮了。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永恆的福德智慧

  雖然從佛法的智慧來看,世間的一切,包括妻子舍宅,都是暫時的擁有、虛幻的依靠;但是,作為凡夫,我們還是不得不有所追求、有所依託。暫時的依託,總比一無所託來得好,而且,世俗生活的平凡希望,可以刺激人們心甘情願努力向上,否則生活之中便失去了誘因和動力。

  這就好比一個即將沈溺的人,在茫茫大海上,遠遠望見一根浮草,在波光反照之下,彷彿是一艘船,奮力上前之後,才發現事實真相。即便如此,求生的希望激發你不斷地努力,還是有無限生機;如果一開始就放棄希望,就只能坐以待斃了。

  所以,對一般凡人而言,希望是一個美麗的幻影。人們努力追求,到手之後,才發現那只是夢幻泡影;有些人就此醒悟,有人還是繼續追求下面一個泡影。人的一生,就在追求、幻滅與醒悟之間,探尋宗教的意義。因此,佛法並不反對人們追求各種成就。只是,從古到今,人們不論是留下輝煌燦爛的創造發明,或是坎坷悽慘的遭遇,都只是一段人生的記錄,並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的差別。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煩惱如霧起雲生

  我們所處的世界,都是自己所體驗到的世界,未必別人也有相同的體驗。所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如果各執己見,誰也不肯退讓,那就永遠相持不下了。許多衝突、糾紛,就是這麼來的。我們必須明瞭,自我主觀的喜好,就是一種分別心,有了分別心,就有執著,煩惱就跟著來了。仔細推想,這些煩惱都不是從環境而來,完全是自己招來惹來的。就像雲霧雨露都從地面生起,而雲層之上的藍天,不受地面氣候變化所干擾,恆常是湛藍的;我們的清淨智慧慈悲心,就跟藍天一樣,而我們對外在環境現象所產生的分別心、瞋恨心,就像地面生起的雲霧一樣,蒙蔽了我們本有的清淨智慧心。

  從一般人的常識來看,好像所有煩惱、不順利,都是別人造成的。就好像有一個人走在路上,好端端的就被人家開車撞傷了,真倒楣!是不是?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被撞倒了,身體已經受傷了,倘若還怨天尤人,惹了一堆煩惱來折磨自己,這下連心理都受傷了,那不是更倒楣了嗎?所以,佛法教我們斷除煩惱的方法,就是教我們不要受環境變化所影響。無緣無故被撞傷了,趕快去看醫生,還要趕快去報警。報警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報復,是基於慈悲心;那個人犯了錯,應當受法律制裁,不能讓他逃走,免得他知錯不改,下次還去撞別人,而且他自己早晚也一定會受到傷害。如此處置,雖然身體受傷了,但是心中沒有仇恨怨懟,心理沒有受傷,煩惱不起,這個無妄之災就微不足道了。

  很多人都說,我是好人,為什麼我還要遭受這麼多的苦難?我們要知道,有物質之身就有果報、就有障礙,如同有大地山川,就有風雨雲霧。大修行者也要受果報的,佛陀曾遭大石塊擊傷,也曾罹患重病。但是果報和障礙未必會招來煩惱,大修行者跟凡夫的差異就在於此。很多人跟我抱怨,說自己吃素念佛、熱心助人,家裡還是照樣發生不幸的事故,於是就認為吃素、念佛、做善事都沒有用。凡夫被自身的遭遇所苦,信心就會退轉;大修行者可以放下自我,不被煩惱所障。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佛的智慧,清楚辨知煩惱的緣起,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佛法很容易,說來說去都是這些道理,只要老老實實去做就行了。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覺察自己的偏執

  人生在世,總有許多煩惱。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斷除煩惱,怎麼做呢?方法很多。當我們追究煩惱的根源時,會發現有一種煩惱,是來自於自己主觀的立場,不能得到外在環境或周圍的人認同。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接納,甚至能控制別人;卻很少有人會心甘情願接受別人的意見,更甭提受到別人的控制了。如此,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衝突、矛盾就來了。

  有一對恩愛夫妻,在結婚多年以後,還是離婚了。辦離婚手續時,兩個人都很難過,連他們自己都想不通:明明兩個人感情很好,怎麼可能走到這一步呢?原來這位太太弱不禁風,大熱天裡也受不了一點點風,不能吹冷氣、不能吹電扇,連窗戶都不能開;偏偏這位先生最怕熱,沒有冷氣睡不著。所以,這對雖然恩愛卻無法相處的夫妻,最後只好分道揚鑣。這是人生的悲劇,不過,這也是人生的常態。

  佛陀在楞嚴會上對大眾說法時,曾經舉起自己的手來問阿難說:「阿難!你看我的手是正的還是倒的?」阿難自恃多聞,被佛陀連番訓斥幾次之後,再也不敢逞強,只得含糊應答說:「世間一般人都認為手指向下就是倒;我也不知道究竟如何為正?如何為倒?」佛陀就說了:「手臂就是手臂,那有一定的正或倒?只是世間的人一定要執著上豎為正,下垂為倒,這是執迷不悟的看法。」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攝心守意苦集滅道

修學的重點,要隨時隨地攝心,懂得攝心,必然與佛法相應,我們佛門中,稱在家學佛的人為護法。護法當然就是護持佛法,但一般人很容易流於外護。實際上,護法不分出家、在家。

所謂護法,即護持正法,讓正法能夠久住。護什麼法呢?正法又是什麼呢?主要還是我們的心地而已。護持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讓自己隨時都在正念中,才堪稱護法。換言之,保清淨,不貪、不瞋、不癡才是真正在護法。

凡夫的身口意三業之中,口業最嚴重,懂得讚歎,就是稱讚如來、經常在正念中。凡夫大部分都落在情緒中,情緒不對,如果不懂得收斂自己的口舌,而把不滿感染給別人,那不但自我污染,也污染了別人,這也是散心雜話的嚴重後果。所以說,修行就要隨時隨地觀照自己的身口意,收攝自己的六根。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察生命解脫之道

各位不論在教界,或企業界,可說身經百戰,人生的經驗非常豐富,也都歷練過生命的酸甜苦辣。語云: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所以佛陀要我們觀察生命的根源。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和五蘊熾盛。這八苦可以歸納為三苦:

一、身苦:生理方面的苦。形為心役,無益的忙碌使我們飽受風霜,炎熱疲累,百病叢生,這是修身不正的後果。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冷、熱、飽、饑、無一不是苦,身體的過患太多了。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妖怪是兩手兩腳的做的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強調的就在一個信願。一個人的信心堅固了,發了想修道向道之心,非常懇切,這樣的信願行,很專注的、很虔誠的,依經文大意所講:「若人一心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這是的的確確指出一個人心一專,願力一堅固了,在這情況下周遭的事情都障礙不了他,自然忘我無我的境界就現前。

心念專注到這種程度,能夠入火不焚、入水不溺,至少在熱浪來的時候你不會煩躁,在濕淋淋的環境裡頭,身心仍覺得很乾爽愉快。入火不焚,能安然度過火劫;入水不溺,內心一專注,有個不可思議的力量讓你浮了起來。這絕不是隨便說說安慰人的。

《普門品》裡頭如此強調眾生一心向佛菩薩,佛菩薩能助眾生化解災厄,這也就是在告訴我們,精神力量的不可思議。所以過去南老師經常講:「修行要嘛要上等智慧的人,他把緣起看得很清楚,毫無疑惑;要不然就是愚夫愚婦,什麼道理也不懂,但是人能專信,毫不懷疑,這樣修行往往能夠相應。」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18 Mon 2013 13:31
  • 別怕

別怕

佈施波羅密有它的深淺次第。

第一財施,可以說是用來對治我們眾生的貪念的。

佈施是要人學習放下與奉獻的精神,先由佈施錢財開始是最實際的,也是一般人還比較容易做得來的。做一個人,如果他對錢財能看得開一點,他自己多少也會快樂一些,由此他的人生才能有更多可以容納提升他靈性內涵的因緣的空間。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返璞歸真

有關見地與功夫,以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即 還我本來面目。這六個字要做到,可不是簡單哦!本來面目就是實際兩個字。一個人切實際就是解脫,所以要返璞歸真談何容易!

因為凡夫總是喜歡作假,只顧膚淺的表面,文過飾非。修道人要有赤子之心。那麼,難道就可以為所欲為,不知分寸嗎?不然,這與赤子之心是有天壤之別的。

雖說直心是道場,可也不是 以打報打,以嗔報嗔的。所謂極高明而道中庸,才是返璞歸真還我本來面目,那是非有大智慧的人做不到的。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六趣與大千」,是引永嘉大師證道歌所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這二句很精闢地說明,迷則有三界,悟則十方空。六趣即六道,包括一人、二天、三修羅、四餓鬼、五畜生、六地獄趣指一切眾生,業識茫茫,隨其業力,於一念迷妄,趣入六道之中。大千者,謂三千大千世界,一日月名一世界,千個世界合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名為一中千世界,復千個中千世界名為一大千世界。

「六趣」是按眾生各自的業力,由貪瞋愛欲,故有六道輪迴。說到「夢裡明明有六趣」的「夢」字,人人皆知,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常見入寢作夢時,誰也不會認為是在做夢,自己南遊北履,進入一切驚喜哀樂,豈知醒後全歸一無所有!人生如夢,是古今中外很多人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嘆。童年是天真時代,似流水般的過去,成了今天的夢話。當前的生活何嘗不是幻事,這些事情,將來也會成為夢話,我們生存之時,從虛幻所認識到的我及我所有的一切,死後皆無,父母親屬,功名富貴,房屋田園等,一一變成前塵往事,所以說做人其實是在做夢。夢的本質就是糊塗顛倒,是由無明,即是不明理,把狂妄的我,執為實有,顛倒成事。

六道眾生有分段生死夢,三乘人亦有變易生死夢,然二乘證偏真涅槃,仍未究竟,自以為已到寶所,後法華時,方知要恥小向大,這不也是夢!分證菩薩雖勝於二乘境界,但無明未盡其源,所證的境未純實,如偈云:「眼中猶有翳,空見花紅。」尚未究竟。九界眾生都迷醉於無明生死之夢,圓覺經云:「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六道輪迴,道出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就算成佛、涅槃也是夢。真知夢者,唯有佛陀,覺悟萬法唯心,明白如夢幻泡影這個事實。唯獨一真法界,如來藏心,聖凡不二,常住不減,才非是夢啊。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懷珠行乞
原文

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裡與之而去。其人醉臥,都不覺知。起已,遊行,到於他國。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艱難。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

於後親友會遇見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自恣,於某年月日,以無價寶珠繫汝衣裡。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癡也!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如意,無所乏短。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卸執著、無所求,回到本來面目

《六祖壇經》中的無住、無念、無相,談的是「本來面目」;禪宗所講的本來面目,是指放下自我中心的執著。 

然而,放下人人會說;但到底要放下什麼?什麼才是真放下?又如何做到放下?果醒法師在「智慧之劍永嘉證道歌」四堂課程中,以波浪與海水的關係以及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一一為我們開示。 

「有位法師問菩薩:怎樣叫做放下執著,執著執的是什麼?菩薩回答:這個人很執著,他都不聽我的…”」大眾聽了莞爾一笑,果醒法師接著說:「放掉、忘掉、不管,就叫做放下嗎?也許這樣遇到小境界可以如如不動,但大境界來時卻很難做到。」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普門的意義
智者大師《妙法蓮華經文句.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提出十普門:「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斷惑普、入法門普、神通普、方便普、說法普、成就眾生普、供養諸佛普。」
賢頓法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解釋這十種普門:
一、慈悲普門:慈悲是佛法中的重要法門,菩薩以一念慈悲心,濟度一切眾生,不分人我彼此、智愚賢不肖,以眾生之苦為苦,眾生之樂為樂,絕沒有怨親之分,此種慈悲就是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陀給我們的四種生活指導

在佛陀向阿難及與會大眾宣講偏重慧學的如來密因後,又請了廿五位修行者報告自己如何因定生慧修習證得圓通,其後佛陀因阿難啟請而宣講戒律,也就是四清淨明誨。
「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欲攝其心,入三摩地,雲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這是阿難代眾生啟請的緣由。佛陀的回答中,點出了
三無漏學的修學:「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所謂「攝心」,是將心從貪瞋癡中,收攝回來,然後在生活中,自然表現出合宜的舉止。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