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歸真
有關見地與功夫,以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即 “還我本來面目”。這六個字要做到,可不是簡單哦!本來面目就是“實際”兩個字。一個人切實際就是解脫,所以要“返璞歸真”談何容易!
因為凡夫總是喜歡作假,只顧膚淺的表面,文過飾非。修道人要有赤子之心。那麼,難道就可以為所欲為,不知分寸嗎?不然,這與赤子之心是有天壤之別的。
雖說“直心是道場,可也不是“ 以打報打,以嗔報嗔”的。所謂“極高明而道中庸”,才是“返璞歸真”、“還我本來面目”,那是非有大智慧的人做不到的。
何謂“智慧”?簡言之,即是“實相”——實際展現出來的,凡夫之所以無明,就是太衝動,嗔恨心作祟,凡事不經過大腦。故往往最高明與最愚鈍的境界,乍看之下,似乎沒有什麼分野,而事實上,卻是相隔何止八萬四千里?
譬如愈低等的動物愈單純,甚至單純到只知道吃喝拉睡。難道這些動物與大道相應嗎?差遠了。故所謂智慧必須具備相當的內涵與生命的歷練。換言之,無始劫來,要不斷六度萬行,從一切有為法中熏修得很純熟,這時候才堪稱為“返璞歸真”。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