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菩薩教我們如何導歸極樂 ― 淨空老法師開示
一、表法含義 道證位次
諸佛菩薩的名號皆是顯我自心,普賢菩薩是顯示我們的自心大願。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普賢菩薩有三種:當位普賢,就是等覺菩薩;道後普賢,成佛後,倒駕慈航再退到菩薩位上;道前普賢,就是從初發心一直到法雲地。我們只要修十大願王,依照十大願王去做,就是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教我們如何導歸極樂 ― 淨空老法師開示
一、表法含義 道證位次
諸佛菩薩的名號皆是顯我自心,普賢菩薩是顯示我們的自心大願。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普賢菩薩有三種:當位普賢,就是等覺菩薩;道後普賢,成佛後,倒駕慈航再退到菩薩位上;道前普賢,就是從初發心一直到法雲地。我們只要修十大願王,依照十大願王去做,就是普賢菩薩。
每個人都有常寂光
佛在大經上說我們,我們六道凡夫,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一不覺,就在常寂光自性裡面出現了一個阿賴耶。阿賴耶裡面有相了,這就是惠能大師講的最後的一句,「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什麼?宇宙出現了,我出現了,我是正報,宇宙是依報,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同時出現的,宇宙誕生了。多少時間?一剎那。這一剎那是形容極短,時間的短,短到什麼程度我們無法想像。現代的尖端科學,量子力學裡面講的,叫小光子,它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現象是什麼?就是那一個小光子裡面有物質現象、有精神現象;雖有物質、精神現象,我們看不出來。我們要怎樣才能看出來?一定要這種現象,那個念頭、意念的現象,要很多念頭累積起來我們才看見,才看到物質現象,從物質現象裡面我們就看到精神現象。這個物質是什麼?這個物質能看、能聽、能懂得人的意思。它自己也有意思,它也懂得一切萬事萬物的意思,它通的,它沒有障礙,它通的。它沒有空間,它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它跟任何物質沒有距離;沒有時間,它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完全在當下,這是常寂光裡面的狀況。可是念頭一動,常寂光沒有了。常寂光沒有了,叫無明。你看我們現在,我們現在有無明。無明從哪裡看?你看看我們居住的環境,如果把太陽拿掉,把月亮拿掉,把燈拿掉,是什麼樣的環境?一片漆黑,這就叫無明。諸位要知道,如果你明心見性,不是這個現象,統統都拿掉,一片光明。這是自性的性光,自性的光明是永恆的,是不生不滅的。我們現在是無明障礙了光明,不是我們的光明沒有了,我們每個人都有常寂光,只要我們寂,光就現了。寂是什麼?寂是心裡面一個念頭都沒有,這個寂的意思,就是說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都放下,都沒有了,這個寂光才現前。如果我們只是說執著放下了,那了不起,執著放下,六道就沒有了,六道從執著來的。分別放下,分別放下了,四聖法界沒有了,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沒有了,就是十法界都沒有了。出現什麼?出現實報莊嚴土,那是法身菩薩、諸佛如來他們所居住活動的環境。如果起心動念都沒有了,連習氣都沒有了,那就完全回歸到常寂光,回歸了,實報土也沒有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六十二集)2010/6/19 檔名:02-039-0062
這一天過去了,你能得到什麼?― 聽上淨下空老和尚開示
今天我們下課,黃昏、晚上了,這一天過去了。這一天你能得到什麼?過去,再也不回來了,什麼都得不到。一天一天都過去,到最後一刻死亡。來,什麼沒有帶來;走,一樣帶不去。
以為人一生幾十年,那個看錯了,要看一天,你睡到床上不等於死了嗎?第二天早上又活過來了,一天一個生死,什麼都是假的,什麼都是空的。你要從這個地方覺悟過來,那你就幸運了,覺悟過來什麼?我要幹真的,我不要這個假的。真的有沒有?佛告訴我們有,有真的,真常永恆不失。
每天睡前練習臨終一念的功夫 ― 淨空老法師
這經上講得很清楚,能不能往生最關鍵的就是你臨命終的那個時候,你斷氣的那個時候,那時候最後的一念是不是阿彌陀佛?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心裡最後一個念頭想阿彌陀佛,就往生了。所以四十八願第十八願講,臨終一念十念,必定得生淨土,這就是念佛往生的根據。
為什麼我們天天要念? 天天念在練習,跟打仗一樣,天天在練兵,天天在練。什麼時候就作用? 臨終最後那時候管用。怕的是臨終最後那一念忘掉,那就麻煩,我們天天念就為臨終一念。臨終一念真有把握的時候,我就不要念了,那就可以了。但是恐怕沒有把握,所以平常天天要養成習慣。特別是晚上睡覺,晚課那是另外的,晚上睡覺躺在床上念佛,睡眠前,就是躺在床上就想到,這就跟死沒有兩樣!所以人這一生死一次,每天晚上睡覺,每天死一次。常常作如是觀,到臨命終時候不害怕,養成這個習慣了,到臨命終時候生死自在,沒有恐懼,自己真做得了主。睡覺的時候一切放下,哪一樣是你的? 哪一樣你能帶去? 睡著了,人家把你抬走都不知道,這是真的。所以要常常想到,要放下、要隨緣,不要執著,沒有一樣不好,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這些都是平素修養的功夫。
沒有忍辱,就沒有功德|淨空老法師開示
《金剛經》講:「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論語》也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大小成就就看你忍耐功夫的淺深,不能忍的人,什麼事都不能成就。忍一定建立在捨的基礎上,捨就是放下,放不下就不能忍;真的都能放下,就能忍。一切都要忍,惡人、惡境就是我們修忍辱的善知識,沒有他們,我們忍辱不能成功。
《涅槃經》記載,歌利王割截身體的公案。忍辱仙人修了五百世忍辱,忍辱的功夫究竟有沒有成功,有沒有圓滿?必須經過考試。歌利王,翻成中國意思叫暴君,他把忍辱仙人淩遲處死。用刀把肉一塊一塊的割,先是把耳朵割下來,問能不能忍?能忍。再把鼻子割掉,能不能忍?還能忍。再把手腳剁掉,還能不能忍?能忍,一直都能忍。生不生氣?不生氣,沒有瞋恚心。不但沒有瞋恚心,而且有感激心,因為知道自己忍辱功夫圓滿了。所以碰不到逆境,碰不到惡人,到哪裡去修忍辱?忍辱不圓滿,六度就缺一度。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應化身所現。若佛報身,則不止此數。所謂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 ― 淨空老和尚開示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應化身所現。若佛報身,則不止此數。所謂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
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在《觀無量壽佛經》上看到,看到佛的報身,佛的報身的確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好從哪來的?自自然然變現的,報身之相是性德圓滿的顯現,他就是這麼好;不是我要想這樣作法,不是從意識裡頭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