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學 (103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四攝法增進人際關係的方法

佛教有四種度化眾生的方法,稱為「四攝法」,也就是以四種方法來攝受眾生。四攝法是增進人際關係的方法,是為人立身處事的準則,《華嚴經》云:「若能成就四攝法,則與眾生無限利」,菩薩隨化度生,須善解種種方便,故先以四攝法攝受眾生,比方說我佈施給你,讓你產生好感;我對你讚美,讓你歡喜和我相處;我給你種種利行,給你方便;我以同理心與你相處,得到你的信任,如此就容易讓你得度了。關於「四攝法」,說明如下:

第一、佈施,法施重於財施:佈施,不光是指錢財、物質、醫藥的財施,還有法施,也就是知識道理的教導、方法技術的傳授,或是講說佛法勉勵怯弱者,讓他們身心健全,能憑自己的能力自給自足、自立自強,甚至有能力幫助他人。財施,只能解決一時的困難,因為物質錢財會有用完的一天,如果是傳授技術、講述佛法的佈施,才是用之不盡的寶藏,才是根治貧困、救濟殘弱最徹底的方法,所以法施重於財施。

第二、愛語,法語重於軟語:「愛語」並不是說一些諂媚、奉承、虛偽、言不及義的語言,而是要講說佛法讓他人受用。例如,讓你瞭解慈悲、向你解說戒行、告訴你如何忍辱,使眾生心安而明義理,讓你生生世世受用不盡。《禮記》說:「安定辭,安民哉。」「安定辭」就是離妄語、兩舌、綺語、惡口,而說真實的語言、安慰曉喻的語言、歡喜慶祝的語言、善巧柔順的語言,使對方充滿信心與歡喜。藉由愛語與眾生結善緣,再進一步使其歡喜接受佛法,信受奉行,成就普度眾生的目的。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煩惱的方法

如何面對問題?即是告訴自己:任何事物、現象的發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我們不須追究原因,也無暇追究原因,唯有面對它、改善它,才是最直接、最要緊的。

很多人都說,我是好人,為什麼我還要遭受這麼多的苦難?我們要知道,有物質之身就有果報、就有障礙,如同有山川大地,就有風雨雲霧。大修行者也要受果報的,佛陀曾遭大石塊擊傷,也曾罹患重病。但是果報和障礙未必會招來煩惱,大修行者跟凡夫的差異就在於此。

凡夫被自身的遭遇所苦,信心就會退轉;大修行者可以放下自我,不被煩惱所障。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佛的智慧,清楚辨知煩惱的緣起,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業障重者,應修懺悔之法,為治病改命最易之法門

拜懺的意義

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空是超越一切的佛學智慧

佛法一說到"五蘊皆空",世人便以為玄妙不可解.其實,通俗來說,空的意義是多層的, 關鍵在運用!

  當我們講"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這個心和宇宙就是""的本體,這裡空包含了有和無,是包容萬物的大智慧!

  弘一法師更有一段關於"""不空"的高論,他講:空者是無我,不空者是救世的事業,雖知無我,卻能努力作救世之事業,故空而不空;雖努力作救世之事業,而不執著有我,故不空而空.如是真實瞭解,乃能以無我之偉大精神,而作種種事業無有障礙也.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啟示人類最適宜的生活之道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唐朝詩人賈島的《尋隱者不遇》一詩所描述的意境,一直是最讓我心馳神往的生命境界。我總是喜歡想像那位仙風道骨的隱者結廬山中,悟道修行,而他的行蹤,如同他那了無痕跡的心念,悄然遁世,沉入靜謐,若微風一縷,如白雲一片,逍遙自在,來去一如。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夢,我輩世俗之人都是日日在做夢,不覺夢黃粱的夢遊者,而隱士卻是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的清醒者。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照無言的大美

大美無言,大音希聲。

我們閱讀《心經》,一開始就很絕妙: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觀照自性,我空法空。落花無言,人淡如菊。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放下後,再放下

抱負其實就是包袱
看今天,有多少背著包袱前行的人們,生生世世盡在心急如焚的欲望中行進,沒有一刻心靜,沒有一會心安,而是日復一日地去承擔各種各樣的包袱,有名有利有權,有酒有色有玩,樣樣都要,樣樣都放不下,這樣的人生,哪裡還有清靜,哪裡還有幸福

空無一物心自在,一潭秋水月分明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02 Sun 2013 18:29
  • 禪悟

禪悟

有一位女施主,家境非常富裕,不論其財富、地位、能力、權力及漂亮的外表,都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但她卻鬱鬱寡歡,連個談心的人也沒有。 

於是她就去請教無德禪師,如何才能具有魅力,以贏得別人的歡喜。 

無德禪師告訴她道:「你能隨時隨地和各種人合作,並具有和佛一樣的慈悲胸懷,講些禪話,聽些禪音,做些禪事,用些禪心,那你就能成為有魅力的人。」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佛的過程

學佛,一般是由初信而求解,由求解而實踐,因實踐而獲證,所謂的實踐、修持,就是降伏煩惱迷惑、斷除習氣。我們的煩惑習氣,有多生累劫與生俱來者,有今生環境薰習者,這些煩惑習氣,不外乎身見、邊見、邪見、戒取見、見取見;及貪、瞋、癡、慢、疑等煩惱。由煩惑習氣,導致這顆妄心,貪染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法,造諸惡業。學佛者的修持,就是斷除煩惑、降伏妄心。但要斷除多生累劫俱來的習氣,談何容易?聲聞四果,修到阿羅漢的地位,才能斷盡見、思二惑,而尚有塵沙惑和根本無明存在,所以「斷惑」實不是一蹴而成的事。

不過,「理可頓悟,事須漸修。」經過長久的修習磨練,可以真心漸顯,習氣漸消。修習磨練,從在家學佛立場來說,並不全需要以遁入深山古寺,與社會隔絕的修行方式,才可使五欲六塵之念泯滅。煩惑習氣往往是隨人事接觸而引發,藉由一切順逆的人事境遇而砥礪磨練,也是降伏煩惑的方法之一。

大乘佛法的真精神,並不以解脫一己之苦而滿足。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不但度人,也可度己。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謙虛受益,滿盈招損。」人生難得糊塗,只因想要生活自在一些;我雖然沒有像六祖慧能大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樣高的境界,可是少一點牽掛總是好的。自己所擁有的,不論是權勢、名利、眷屬等等,雖有而不要患得患失;這樣就能活得愉快一些、自在一些。

過去,我常為「為什麼好人總是被欺侮?」、「為什麼好心總是沒好報?」等等修行與生活衝突的迷思而內心感慨不已。還有在種種教義衝突的時代中,如何找到生命的平衡點呢?怎樣修行最自在?

後來,我漸漸了解什麼是「多情卻似總無情」、「情到濃時情轉薄」,也漸漸感悟到世人心險,好機巧之事。雖然,經驗告訴我們,熟諳人情世故一直高居做人做事排行榜的冠軍,然而我們仍能嘗試從不同角度,詮釋屬於自己的那份成熟與優雅。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眾生皆有佛性

眾生皆有佛性,每個人都有成佛的能力,只是這是在道理上所說的話。事實上眾生還是眾生,因為本來清靜的心起了無明,染著貪、嗔、痴,才會輪迴在六道中,做了欲望煩惱的奴隸而不自知。把眾生本自具足的佛性開發出來,破除無明障礙,證得清淨本心,才能回到本來的地方,所以眾生需要學佛,才能超凡入聖,邁向解脫大道。

可是問題在於,末法眾生其性剛強,習氣結重,想要單靠一己之力完成,似乎不是那麼簡單。需要仰仗佛菩薩的幫忙,一路提攜、指引才得以成就。阿彌陀佛大慈悲、大願力,開啟念佛法門,方便接引眾生回歸西方。願大家一起努力,早日回到故鄉 極樂世界。

自性是  阿彌陀佛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愛感動你的心

有一句成語叫「風行草偃」,意思是風一吹草就倒下, 比喻在上位者以德化民。佛陀的教法亦如是,讓眾生信受奉行,並不是單指依靠言教或身教,而是以無私的愛,將自己毫無保留的奉獻給眾生。用愛感動你的心,讓對方打從心底接受你、相信你,而且願意親自奉行,佛法自然就這樣傳遞出去,這是佛陀大智慧的教化方式,大家應該如是學習。

常可以看到有些初發心的菩薩,知道因緣果報的重要,已能清楚分辨善惡,也有了利益他人的熱心。看到別人的缺點,便急著想指正,可是方法、態度不夠婉轉,於是往往造成對方不悅,引起反效果。初地菩薩又名「乾慧地」,意思就是指雖然有智慧,可是乾巴巴的,缺乏法性理水的滋潤,事理仍無法圓融。所以愛是需要學習的,尤其是要達到感動他人的愛,沒有磨到一定程度是沒辦法的祝福大家,精益求精,好還要更好!

心中沒有恨,是最美的心。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慈悲心面對一切的報應

「菩薩無死畏者、無惡道畏者、無有大眾畏者、無惡名畏、喝罵畏者。」

大意是說,菩薩不能怕死、不能怕墮入三惡道、不能怕在大眾中說法、不能怕被說壞話或被罵。可是,誰不害怕死亡?誰不害怕墮入三惡道受苦?可菩薩為了度化眾生,卻要想辦法去克服、去戰勝它,無所畏懼,這是需要練習的。一方面是為了眾生,而承擔這一切痛苦憂惱,另一方面其實是為了修習一切法無我 「樂觀一切法無我,是故無一切佈畏。」因為「一切佈畏從我見生,我見皆是諸衰憂苦之根本。是菩薩利智慧故,如實深入諸法實像故則無有我,我無故何從有佈畏。

由此可知,以大無畏的心,利樂一切眾生,是慈悲的一種體現。眾生因為大無畏的犧牲奉獻而得度,自己也因為大無畏的付出而證悟一切法無我的實像,正所謂自利利他是也。菩薩的慈悲,不簡單啊!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佛同「心」

冬夜嚴寒,一個乞丐顫抖著敲響容西禪師的屋門,哭著向他訴說自己的妻子兒女既缺冬衣,又少糧食。如果這樣下去,不凍死也會餓死。 

禪師頗為同情,但是他自己身邊既無錢財,有無糧食,如何幫他? 

想著想著,他拿出準備替佛像塗金用的金箔對乞丐說:「快把這些金箔拿去換錢應急吧!」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生命珍寶相逢

生命若是永無止盡的追求,都是受這一念心所驅使,所謂「珠不自珠,寶不自寶」,世間最珍貴的,正是這一念能知能覺的心。 

昧昧昏昏白了頭 
明朝羅狀元「醒世詩」有云:「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是是非非何時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見護法師進一步說,人生這一條路往往是無限地追求,學位、工作、名望、財富、家庭,是一條沒有終點的追求之路,一個階段接著下一個階段,滿足了嗎?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e30865bhd016dc291cd6%26;690.jpg
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錯路。

修行道上要深信因果,依止正通道場,才不會墮入迷信,以致「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修行道上要慎選明師依止大善知識,才不會迷失方向,以致走錯路或走遠路。

此諺語見於《虛雲老和尚年譜法彙》:「好好的兒女,離家學道,志願非凡,結果空勞一場,殊可悲憫!古人云:『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錯路。』修行悟道,易亦難,難亦易,如開電燈一樣,會則彈指之間,大放光明,萬年之黑暗頓除;不會則機壞燈毀,煩惱轉增。」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懺悔的重要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懺悔。」懺悔法門很重要、也很殊勝,是我們隨時要努力的功課。懺者,懺其前愆;悔者,悔其後過。「懺」,從心、非、戈、雙人,戈就是割,也就是從心裡面割捨去種種「非」──不對的行為,並向對方至誠道歉,請求原諒。「悔」,從心、每;每時每刻每事觀照這念心,小心謹慎不犯同樣的錯誤。

  但由於無始無明與習氣,我們可能曾犯下不少錯誤,過去生乃至現在世所做所為,總有許多沒做對或沒做好的行為。當我們遇到挫折或不如意的境界,這是過去所為,如今苦果現前,自己應該起懺悔心,想想自己所言所行,必有許多的不圓滿,應當反省檢討、慚愧懺悔,並及時改過!如此,才能於諸逆境不起怨懟煩惱,才有機會隨緣了舊業、解冤結。

  古德說:「凡夫無過,聖人過多。」一般人覺性不夠,心粗身也粗,總以為自己這輩子沒做過什麼錯事,哪裡需要慚愧懺悔?殊不知凡夫身口意三業未清淨,內心中的貪、瞋、癡、慢、疑、邪見,種種無明煩惱尚未盡除,經常在無意間或無知中造作許多罪業而不自知,如懈怠心、分別心、貢高我慢心……無一不是病,無一不需要懺悔。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性自度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提倡學佛人「各須自性自度」,度自性眾生。他說:「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邪正迷悟,愚智惡善,怎樣來衡量判斷呢?佛教認為:貪、瞋、癡三毒為邪,戒、定、慧三無漏學者為正;迷心迷色,悟無所得;愚人自縛,智者解脫;惡事害人害己,善事自利利他。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與諸佛,本來平等,不假造作,本無所度。所謂度者,就是要明白心性動態,處理好身與心、心與境的關係,達到恢復自己本有覺性的目的。談到明白心性這個問題,確實不易,心猿意馬,不易調伏。《金剛經》一開始,須菩提便問佛陀:「雲何降伏其心?」《楞嚴經》說,狂心若歇即是菩提,「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古德把調心喻如牧牛。牛在未穿鼻之前,亂碰亂撞,為害莊稼;穿鼻以後,聽牧童牽引,去東則東,去西則西,由不習慣到習慣。經過長時期訓練,終於馴服。離了繩索,也不亂動。牛喻妄心,牧童也是妄心,為了約束妄心,以妄除妄,若執著牧童為真心便錯了。真不立,妄本空,有心做到無心處,無心還隔一重山。牽鼻之繩,法則也,想在正軌道上行走,無法便無準則,有出軌遇險之虞。牛是很有力量的,不會使用它,為害不少,破壞力強;會使用它,利益同樣大。心性亦爾,損益由人運用,轉識成智,換名不換體,佛陀是降心的成功者、過來人、到彼岸的哲學家,所以稱讚佛陀為調禦丈夫。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做善事會有好的結果,做惡事會有壞的報應,因緣果報是絲毫不爽的,果報的來臨,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參閱元代劉君錫的元曲雜劇《龐居士誤放來生債第一折》︰「小聖恰才見此人積功累行,施仁布德,俺神靈如何無一個報應。便好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此諺語取材於《龍藏011131冊;涅槃經後分卷上遺教品第一》︰「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近代印光大師指出:每見無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謂作善獲殃,無有因果,從茲退悔初心,反謗佛法。豈知報通三世,轉變由心之奧旨乎?報通三世者,現生作善作惡,現生獲福獲殃,謂之現報;今生作善作惡,來生獲福獲殃,謂之生報;今生作善作惡,第三生、或第四生、或十百千萬生、或至無量無邊劫後,方受福受殃者,謂之後報,後報則遲早不定。凡所作業,決無不報者。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念佛求生西方
佛法法門無量,無論大小權實一切法門,均須以戒定慧斷貪嗔癡,令其盡淨無餘,方可了生脫死,此則難於登天,非吾輩具縛凡夫所能希冀。
若以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則無論功夫深淺,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此如坐火輪船過海,但肯上船,即可到於彼岸。乃屬船力,非自己本事。
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