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學 (99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全經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第一卷為序分。講述此經說法因緣:文殊師利神咒保護阿難免受摩登伽女誘惑破戒,並為其說明眾生流轉生死,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在此即可明顯見到,此經為本體論之思想,並以常樂我淨的見解加以闡述,非 世尊因緣法之教授。

第二卷至第九卷為正宗分。主要闡述「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眾生不明自心「性淨妙體」,所以產生了生死輪迴的現象,修行人應避開行婬、貪求、我慢、瞋恚、奸偽、欺誑、怨恨、惡見、誣謗、覆藏,以免感召惡報,修習禪定前應當先斷淫殺盜妄語,以免落入魔道,略說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等由低至高的種種修行階次,達到方盡妙覺,「成無上道」,並禪那中可能會出現的種種魔境界,與後末世出現於人間的惡魔,詳細描述其各種特徵與型態。

佛告知阿難。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覺。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婬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

第十卷為流通分。講述此經應永流後世、利益眾生等。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快撒點草種子吧!好難看哪!」 小和尚說。「等天涼了。」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秋風起,草籽邊撒、邊飄。「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著。「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03 Tue 2012 19:41
  • 問佛

6161eb25g796ddce06bb3&690.jpg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顔?

佛曰:那只是曇花的一現,用來矇蔽世俗的眼

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淨、仁愛的心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覺,和覺他的德行。

佛性,最講一個字;禪境,最講一個字。

用佛待人,自己即佛;用佛性悟人,人可兼佛。

善心,點亮心燈;慧心;使心燈長明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有一個朋友最近都會聽到鬼在耳邊跟他講話,晚上都睡不著,他很害怕會被鬼神附身,請問這種情形怎麼辦才好

佛子 您好 阿彌陀佛

被鬼神附身這種情形我有遇見過好多次,比較簡單的情況是因為附身的鬼神肚子餓,或是或是業障導致生病身體疼痛,藉著附身的方式來向有緣的人求救,希望藉此得到一些幫助,這種比較善良的鬼神,只要為他作個施食,灑大悲咒水,再為他皈依佛法僧三寶,這樣子有的鬼神就願意離開了!有的業障重的鬼神,只有這樣子作還不能令他離苦得樂,那就還要答應為他誦多少經,或是拜懺,或是印經典,或是供養佛法僧三寶,或是參加寺廟的超度法會,只能說,每一個鬼神的情形都不同,所以會有許多不同情況,無法一概而論。而且,真正的鬼神是比人更不講道理的,有時候說好,有時候說不好,所以,除了我們本身要儘力保持耐心,慈悲心,同理心與鬼神溝通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多誦經持咒唸佛,請佛菩薩慈悲降臨,慈悲幫忙解決這個難題,這樣子才能圓滿的解決被鬼神附身的問題!

被鬼神附身這種情形,有的一開始可能只是覺得哪裡不舒服,後來嚴重的會聽到鬼神的聲音,或是身體會氣動,氣動久了身體就會容易被控制,或是覺得氣虛體冷,心神無法集中,這也是容易被鬼神附身的好機會。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8268150_m  

果報的成熟有三種情況:現世現報、來世再報、生生世世以後再報。

 

好比我們種莊稼一樣,有些莊稼一個月左右就可以收穫,有些莊稼幾個月後才可以收穫,有些莊稼甚至要一年後才能收穫,在哪些田裡種莊稼收穫快呢?佛講在福田、恩田、悲田裡播種收穫快!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3mTa5TEOCyMtKt9H0RLGg  
萬緣智在放下

有一次,佛陀來到一個小鎮說法,有位富翁也和鎮上的許多人一樣,虔誠地聆聽佛陀宣說人生的真理;聽完之後,他便向佛陀請示:「聽了您的教誨,知道心要時時保持平靜,最近我正為了家產而煩惱,使我一刻也不得安寧;我知道心不平靜的根源是因為有煩惱,但是要如何去除煩惱呢?」 

佛陀問:「為什麼家產會讓你如此煩惱?」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代有一個和尚,聽到其居住的村莊遭強盜洗劫,和尚有感平日村民們的照顧,決定要救渡村民,便獨自前往強盜的巢穴,結果被強盜捉的了起來。 

當強盜要砍他的頭時,和尚說道:「你們要殺我可以,但總要讓我吃飽啊!和尚死了沒人祭拜,會變成孤魂野鬼的。」 

強盜們心想:反正活不成了。還故意拿了許多雞鴨魚肉給和尚吃,和尚也不在意,將所有食物統統吃光了。 

強盜們看了很高興,打從心底歡喜,心想:「我們這些強盜是壞人,沒想到你這個和尚也是壞和尚!」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忍辱的真義

佛法裡面講忍辱波羅蜜,忍辱是要用清淨心,是要用真誠心,還要用感恩的心,你才能修這個功課,這是菩薩道六門功課裡面的一門(六門功課就是六度波羅蜜:佈施度貪慳,持戒度淫邪,忍辱度嗔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痴。)。忍辱不是一昧順從,一昧順從是錯誤的,要用智慧,該順從的要順從,該回避的應該回避,但是決定是修清淨心。忍耐是不生瞋恚,開始是修忍,勉強的忍,叫忍讓;功夫成熟之後,就不是忍讓,禮讓,那就進步了。忍跟讓決定是連在一起,不與人爭,衝突、矛盾就很容易化解。如果說不能讓,這個忍是很難受的,忍是有極限的,到忍無可忍時就爆發了,那麻煩就大了。所以要懂得,忍有限度,一定要把它化解,這就對了。

真正的含義,忍是修的方便前功(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你看六度裡頭的順序,佈施、持戒、忍辱,不忍你就不能精進,也就是說你的功力就不能提升。功夫提升你才能得三昧,禪定是三昧,定功達到一定的程度,你就開智慧了。

在中國有一本書,叫《孫子兵法》,其中指出,最上乘的戰爭謀略,是不必打仗就能使得敵軍投降(不戰而屈人之兵)。事實上,高明的武術家,通常是不跟敵人比拳頭、比功夫,而是在受攻擊時,能毫不費力地用四兩撥千斤的方法,使得雙方都不會因此而傷亡而佛教的忍辱也是如此,面對問題處理時,不是用暴力,而是用智慧來處理,以慈悲來化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永嘉證道歌
君不:.........................................................
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陰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04_849115.jpg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有一年輕人想體悟人生,所以決定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走到鄰村剛好遇見朋友,和已懷孕的友妻。在他們夫妻盛情難卻的邀請之下,便暫住其家中。 那知,隔天友人因外出工作而意外身亡,其妻痛不欲生,哀哀欲絕!由於友妻太過哀傷,而動到胎氣,使未滿十月的嬰兒早產來到人間。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佛慈善根力的無作妙用?

一般我們把慈悲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眾生緣慈,這是凡夫眾生都能夠做得到,叫小悲。
第二種是法緣慈,是聲聞緣覺證到人我空的聖者,能夠做得到。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的無我,與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矛盾嗎?

佛陀說無我,既然無我,那我們修行做什麼?降生時又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怎麼說無我又說我?是否矛盾?

一點都不矛盾。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有它的道理;說無我也是有它的道理。你未明白,看了經典就產生好多矛盾。經典還有矛盾嗎?如果矛盾還能在中國流傳三千多年嗎?佛法在現在二十世紀是真理,再過二百個世紀還是真理,真理就是真理,永遠都是如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471014327225_c8s1IqDvgmvz.jpg  

徒弟擦一面鏡子,邊擦邊說:“這鏡子可真是賤貨,幾十元買了這麼一大面! 

師父笑著說:“你可別小看了這鏡子啊它可以當你的老師呢。” 

“哦?”徒弟也逗趣說,“不知這鏡子老師將何以教我啊?”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福報往生

昨天飛機上巧遇兩位精舍的師父,剛從台南帶完共修回花蓮,提起在台南時有順道去看了一位剛往生的資深環保菩薩,是在睡夢中無病無痛很安詳的往生的。

那麼有福報的往生方式在現代人已經很少見了。多數人是在醫院往生,或在最後一口氣才能被送回家裡往生。往生前受盡痛苦、掙扎、折磨、插很多的管子、氣切、化療、電療等等的比比皆是。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善業,積累往生的福德資糧。

同時可以防止辛苦修積來的一點福報從說話之中流失掉,也可避免因口過而招來的麻煩和災禍,在較大的程度上斷絕了菩提道上的業因業緣。

二、能夠避免犯破六和敬,破壞正法道場的重罪。

諺語有謂“人平不語,水平不流”,易經上也說“吉人寡語”。凡夫喜歡雜心閒話,其實是由於內心裡貪嗔癡慢的煩惱習氣太重,不說話就難受,總要找話題來消遣消遣,太喜歡說話的人確實是心不在道。而且可以說明他幾乎還沒有覺悟,還沒有真正生起了生死出三界之心。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善知識?惡知識?
什麼樣的人是善知識?
什麼樣的人是惡知識?
佛陀以「觀月」作譬喻 :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用佛法來補福報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說明佛的智慧和福德深淺大小,「無知即全知,無能即全能」。無知並不等於愚疑,無能並不等於無力。

 

有和無是一體的兩面,有存於無,無含容有;唯「無」能涵蓋全體,「有」則不論是多麼深廣、遠大,都是有限的,不能涵蓋一切。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