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地(現前地),現見緣起的真實性,般若智慧現前,圓滿般若波羅密

小乘三果與大乘六地,可入滅盡定,六地之前,沒有廣大的悲心與高度的智慧,不能入此定。

滅盡定滅盡一切心識的活動,是聖者所修之定,不共外道。對此,小乘認為是滅除前六識的心心所法,大乘認為是滅除前七識的心心所法。另外,唯識認為滅盡定是有為法,而中觀認為是無為法

有部認為滅盡定有實體,而經部、唯識、中觀都認為無實體。要入滅盡定,必須以世俗諦為下手處

七地(遠行地),快到彼岸的世界,離凡夫生死已經很遠。

對滅盡定,六地菩薩雖常能具足,還需要加行來引發,而七地菩薩則能上一剎那入定下一剎那出定。七地圓滿方便波羅密,方便為般若所攝,是從般若所起的大用。

六地的般若為根本智,重在證悟空性方面七地以上的,為后得智,重在教化眾生方面

八地(不動地)一登此地,煩惱斷盡,不為煩惱所動。

關於斷煩惱,大小乘說法不一。小乘認為,煩惱有見思兩種,見惑在見道位上同時斷,思惑在修道位上各別斷。唯識認為,煩惱有煩惱障所知障,小乘只斷煩惱障,不斷所知障,大乘則可斷二障,分別二障于初地頓斷,俱生二障地地分斷,煩惱障于八地斷盡所知障于佛地斷盡中觀認為,從初地到八地,煩惱就可斷盡,八地以上所斷的,只是煩惱的習氣,而這習氣卻是二乘所不能斷的。八地圓滿願波羅密,得十自在,為救度眾生,可于三界之中隨意現身。八地又名不退轉地,由於修證的不同,不退也有深淺的不同。十信位時,成就信不退,深信自己不退轉小乘或凡夫。十住位時,成就住不退,對佛法真理生起不退的勝解。

初地位時,成就證不退,證悟諸法空性。八地位時,成就念不退,得無生忍,唸唸流入薩婆若海。

九地(善慧地),得法、義、辭、辯四無礙解,于諸地菩薩中說法第一

九地菩薩圓滿力波羅密,力有兩種,一是思擇力,屬於理解方面的,一是修習力,屬於實踐方面的

二者合一,則解行相應。 

十地(法雲地)圓滿智波羅密,以佛法之雨滋潤眾生,以慈悲之雲隱蔽萬物。

一登此地,十方諸佛都為其灌頂,預祝即將入于佛位,所以又名灌頂位。十地的最后心,就成佛了。

十地菩薩的修行,諸經論中都分為三個階段。

從初地到六地,是有相有功用行的階段。

從六地到八地,是無相有功用行的階段。

從八地到十地,是無相無功用行的階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勤學佛堂  的頭像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