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心、菩提心、無二慧是菩薩修行所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

菩薩修行的位次,地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分,地上有十地之分。

十信之前,為外凡菩薩,十信之后,為內凡菩薩,十住至十回向,為賢位菩薩,十地之上,為聖位菩薩。

十地菩薩所證,就其本體來說,是無二無別的,就其層次來說,十地各各不同。

初地(歡喜地)

佈施波羅密

二地(離垢地)

持戒波羅密

三地(發光地)

忍辱波羅密

四地(焰慧地)

精進波羅密

五地(難勝地)

靜慮波羅密

六地(現前地)

般若波羅密

七地(遠行地)

方便波羅密

八地(不動地)

願波羅密

九地(善慧地)

力波羅密

十地(法雲地)

智波羅密


初地(歡喜地),一登此地,現證法性,得未曾得,生大歡喜

此時,世俗菩提心轉為勝義菩提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菩薩。此地菩薩斷除身見結、疑結、戒禁取見結,遠離不活畏、死畏、惡名畏、惡趨畏、大眾畏圓滿佈施波羅密,開始示現八相成道

初地菩薩,不再受生惡趣

其實,從四加行的忍位開始,就決定不入惡趣,俱舍頌中忍不墮惡趣即是此意。與小乘比較,小乘第八聖預流向與初地一樣,斷三種結,滅惡趣道,除異生性。不過,初地菩薩比二乘殊勝,依唯識說,二乘只證人空不證法空,而菩薩則雙證我法二空,智慧超過二乘聖者,依中觀說,初地菩薩只在福德方面超過二乘

在智慧方面,中觀認為二乘也證法空,只有七地以后,菩薩的智慧才會超過二乘。

二地(離垢地),一登此地,夢中都不犯戒圓滿持戒波羅密

由於戒行清凈,二地菩薩能積極修行使"善業道"。業與業道不同,業指身、語、意三業

而業道是業所經之道,指意業。

三地(發光地)一登此地,就會發出赤金色的智慧之光。

究其原因,一是三地菩薩定力深厚,引發修慧,一是三地菩薩得聞持陀羅尼,引發聞慧與思慧。

此地圓滿忍辱波羅密斷除嗔心與貪心

嗔,為欲界特有,上界不行嗔。貪,為三界通有。另外,三地菩薩定力深厚,有大神通

神通中的前五通,是共外道的,而漏盡通,是佛教獨有的。

三地多為『在家菩薩』而說,為 『福德資糧』之因,為佛色身之因。

四地(焰慧地),智慧之光比三地更為殊勝,能火焰般燒燬煩惱

此地圓滿精進波羅密,由於勤修菩提分法,能斷除一分俱生我執與俱生法執

菩提分法,簡單地說,是指七菩提分法,詳細地說,是指三十七菩提分法

五地(難勝地),無論是天魔、陰魔、死魔,還是煩惱魔,如與此地菩薩相鬥,都不能獲得勝利

一般說來,在資糧位與加行位就能降魔,但此時不是單憑自己的力量,尚需佛力加持

初地菩薩雖可與魔王對抗,但定力不深,一旦出定,就被魔王所擾,不能說是難勝。

五地菩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