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看受蘊的魔相,受蘊即指情緒的變化。而變化的原因,乃與禪坐中調身、調心的過程有關。

一、悲魔:觀見呅虻,猶如赤子;見人則悲,啼泣無限。
首先是悲魔,因悲憫過度,故見到一切眾生,甚至蚊虻之類,都覺得他們很可憐。於是便不斷地掉淚、啼泣。

二、狂魔:勝相現前,感激過分;見人則誇,我慢無比,乃至上不見佛。
第二是狂魔,所謂『勝相現前』,即是於禪坐時,有比較殊勝的覺受;於是為太興奮了,以至於錯以為自己已得道了。所以便非常傲慢,乃至覺得佛也不過爾爾!

三、沉憶魔:心中生大枯渴,沈澺不散 ;旦夕撮心,懸在一處。
或於禪坐時,心中一片空白;很多事想都想不起來,很多事若不刻意去記的話,便馬上忘得光光的。記憶力特別差,心都不知道跑到那兒去了?

四、易知足魔:慧心過定,溺於己見,得少為足。見人自言:我得無上第一義諦。
第四得少為足。所謂『慧心過定』,即雖能從聞思中建立知見,但為定力不足故,而不能證果。但若以知見而自我肯定,便會得少為足;而自以為已悟得第一義諦。
有時候於禪坐的過程中,雖未刻意去想什麼道理,但對某些道理卻一下子清楚了。這清楚,其實還屬於解門的知見,跟證門的體驗還是不一樣的。可是若錯以為:這即已證得了。便會有「未得謂得,未證言證」的魔障。

五、常憂愁魔:所證未獲,故心已亡;自生艱險,生無盡憂,心不欲活。
在修行的過程中,或許會碰上青黃不接的狀態:就是過去的期許,都已放下了;而新的體驗卻不曾到來。於是在此青黃不接的空隙中,乃覺得無安身立命之處。故曰『自生艱險,生無盡憂』。情況嚴重的話,甚至會覺得不想活了。

六、好喜樂魔:心中歡悅,不能自止;見人則笑,自歌自舞。自謂已得無礙解脫。
這是喜樂過度而成的魔。也許為禪坐中,有些較好的覺受;然以正知見不足故,自以為已得無礙解脫。

七、大我慢魔:心中尚輕如來,何況聲聞緣覺。不禮塔廟,摧毀經像。
這大我慢魔,也多是從得少為足而產生的。

八、好輕清魔:於精明中,圓悟精理,得大隨順。自謂滿足,更不求進。
若於修行中,理解了一個道理:比如「一切安於當下,便了事」。於是他便誤為:既一切安於當下,也就不用再刻意修行了。

九、空魔:得虛明性,乃至長斷滅解。乃謗持戒,名為小乘;飲酒噉肉,廣行淫穢。
在修行的過程中,似體會到「諸法皆空」。然正見的空,乃建立在因緣果報中;如撥無因果的空,便是「斷滅見」也。於是以撥無因果故,無所忌諱。故謗持戒,名為小乘;飲酒噉肉,廣行淫穢,而自以為得道。

十、欲魔:昧其虛明,無限愛生,愛極發狂,便為貪欲。說欲,為菩提道;化諸白衣,平等行欲。
這欲,乃指淫欲也。前已再三說過:如於禪坐時,氣積在下部,便比較會有淫欲的衝動。故如不能從正知見中,去安忍平撫;甚至為習所轉,卻將之合理化,即變成欲魔也。
狂態:狂魔、易知足魔、好喜樂魔、大我慢魔、欲魔。
狷態:悲魔、沉憶魔、常憂愁魔、好輕清魔、空魔。
以上十種魔,大致成兩種對應:一是狂態,一是狷態。狂態的,如:狂魔、易知足魔、好喜樂魔、大我慢魔、欲魔,乃屬於誇張向外的典型。而悲魔、沉憶魔、常憂愁魔、好輕清魔、空魔,則剛好相反,是屬於閉塞內斂的典型。

其實一般人於禪修的過程中,情緒也會有兩端的變化:有時候偏於狂態,有時候偏於狷態。這就修行的過程而言,還是正常的;只要不過於極端就可以了。像有時候道心很強,整天想打坐;有時候卻垂頭喪氣般地,你請他坐,他都坐不穩哩!

受有五受:苦、樂、憂、喜、捨。內攝時多憂苦,尤其於脈障現行時。不只禪坐時焦燥不安,甚至還覺禪修沒有意義,生命全無樂趣。外延時多喜樂,尤其於脈障乍通時。不只對自己信心十足,對弘法也興緻勃勃。
對治:以平常心,繼續用功。
在經典上,謂受蘊有:苦、樂、憂、喜、捨的五受。捨受,我們暫且不談;至於苦、樂、憂、喜,乃分做兩端。其中憂苦,近於狷態;而喜樂者,偏於狂態。

我也再三提到,修行的過程大致可歸納成一個基本的模式:內攝與外延。而若處於內攝的階段,大致會比較憂苦。因為大部份眾生的生命,都是從外延去展現的;故愈外延,愈覺得生命有意義、有樂趣。反之,若處於不斷內攝的過程中,便覺得生命沒有意義、沒有樂趣。尤其於內攝間,又碰到身心的障礙而難以排解時,這種覺受便更強烈矣!
若其勉強禪坐,或覺得悶悶不樂,或覺得焦躁不安。平常禪坐,也許一小時便很快過去;而這時卻十分鐘、五分鐘,都很難捱!有時候並非身體的痠痛苦楚,但就是不想繼續用功。好像根本失去了禪修意義,甚至生命也沒什麼樂趣。這是從內攝階段,而有的憂苦。
如果內攝到極點,即能變成外延也。而外延的覺受,卻是喜樂也。因為這時,既脈障已消除了,故身體乃變為安樂;也心理已突破了一些關卡,故較之前更為落實。於是不只對自己信心十足,也對弘法興緻勃勃。這是從外延而有的喜樂。
然而不管是內攝憂苦所產生的狷態,或外延喜樂所產生的狂態,既知這是修行過程中難免的偏端,則當從正知中來安忍不要讓它太誇張了,而能繼續用功。大致這些偏端的情緒,都不會持續太久的。
所以有人曾問我:「你一個人獨自在山上修行,若碰到情緒低落時,你會怎麼辦呢?」你認為:我會怎麼辦?去拜佛消業呢?還是持咒加持呢?
其實我是什麼也不會辦的!通常我只冷冷地看著它,俗話說「且將冷眼看螃蟹,看你橫行至幾時?」既知它是不會持久的,則只要具足信心,安忍一段時間,它便過去了。反之,如將它當成問題;則可能愈攪愈迷亂哩!所以對我而言:很簡單,以平常心看待而已!

 

http://www.geo.twmail.org/guoyu/lyxc-08.html#ch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勤學佛堂  的頭像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