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學 (103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須菩提尊者

須菩提,在梵文裡面的意思是善現,意思是指他的出生是一種吉利的徵兆。

據說須菩提出生的時候,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家裡什麼都空空如也,他的父母親很驚訝也很奇怪,又有一點擔心,就去請教相師。在印度因為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崇尚修行,占卜相術都有它被尊重的地位,一般都能夠接受。父母親問相士的結果,占卜的相士說這是一種吉祥的徵兆,所以他的父母親就把他叫「善現」,梵文裡面的發音就是「須菩提」;另外以須菩提修行的境界來說,他對佛陀所說一切諸法皆空的道理,他能夠理解而且明瞭得非常透徹,所以呢?就叫他「解空」。這個「解空」,是以他修行境界來說,對他的名字另外的一個解釋。

在佛陀流傳於世的經典當中,凡是談到「空」的道理,大都是以須菩提來做請法的首座弟子,代表在場所有的弟子向佛陀請法,解釋「空性」、「空理」,由他提問而佛陀來回答。在佛陀所有經典當中,以至到今天普為人所傳誦,而且能契入如來真實理諦的發明空性、空理值得人去思考的,莫過於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了。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生法忍 作者高山杉 

「忍」有三種,第一是「生忍」,第二是「法忍」,第三是「無生法忍」。「忍」之一字,非獨是「忍受」之意,還含有「認識」、「接受」、「擔當」、「負責」、「化解」、「成就」的意思。

「生忍」就是「眾生忍」,即使這個眾生罵我、打我、嫉妒我,障礙我,我也能忍。我們初發菩提心,修行六度萬行的法門,其中第三度是「忍辱」。對於辱境現前,你便要修忍耐,就是有侮辱我的眾生現前了,那時你就要忍。我們在世間生活,需要有「忍」的力量與智慧,來認識、接受、擔當、負責、化解人間的榮辱毀譽、百般事端,進而以此成就修行功德。換句話說,成就了「生忍」的修行,我們才能在人間安然生活,「生忍」便是修行忍辱波羅蜜的初階功夫。

第二種叫「法忍」,「法」之一字,廣大無邊,世間上所有的一切,包括所有金銀財富、土地房屋、生離死別、憂悲苦惱、人情冷暖、是非善惡等,一切有形無形的,都稱之為「法」。吾人在世間的生命、吾人在世間的生活、吾人六道的生死流轉……對於世間上的許多萬事萬法,我們能以何力量來應對?只有是「法忍」的修養。如果我們能認識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認識了「緣起法」,並且接受、擔當、負責、化解世間的一切,那就算是成就「法忍」的智慧了。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善財童子 

孟加拉灣沿岸的福城之中,有一位首富福德長者,晚年得了愛子。孩子出生之時,家裡種種珍寶自然湧現,因此占卜的婆羅門說:恭喜長者!這嬰兒的福德大,為你帶來了財寶,應該取名善財。”“善財之名,就這樣傳揚開了。

善財生來聰明活潑,善解人意,深得長者的歡心,疼愛有加,但唯有一事令長者擔憂,就是善財並不喜歡聽聞關於發財的事。他一心想做一位追求真理的人,採集種種善法的財寶,來供養所有愛好真理的人們。他在求學時期,常去聽聞哲學家演講,他到福城東,莊嚴幢娑羅林中的大塔廟處,參訪文殊菩薩,使他發現人生的真義。於是,他發願行菩薩道,直到成佛。

善財發起菩提心,並虛心請求文殊菩薩教導他奉行大乘普賢行的方法。文殊菩薩告訴他:你要學習普賢行,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參訪善知識。善財面有難色地說:聖者!我不知道那裡有真正的善知識可以參訪,我無能力分辨善惡。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精神

你看看《華嚴經》五十三參,善財童子是個求覺悟的人,就是他,善財童子怎麼成佛?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的是什麼?現實社會男女老幼各行各業,這些人在我們心目當中,都是佛、­都是善知識。

中國古人教導我們,「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個人是什麼?我自己一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這叫三人。善人、惡人都是佛,都是幫助我成佛,善人教我的,他所想的­、他所做的,我聽到、我看到,我有沒有?沒有,趕快跟他學;有,好好的保持不要失掉,­他是我的老師。惡人也是我的老師,他所想的、他所做的,我聽到、看到了想想自己有沒有­,有,要改過,把它改過來;沒有,記住千萬不要犯。這不都是我的老師嗎?我成佛了,是­他兩個教我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精神就在此地。五十三參在哪裡?我們早晨起來到晚上­睡覺,這一天當中你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接觸的就是五十三參。問題是什麼?你不會參­。善財會參,所以他成佛了;我們不會參,還在當凡夫。這就是宗門常說的「會麼」,會就­成功。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一0集) 2011/12/30 檔名:02-037-0110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要覺得自己在修行

  世間人就喜歡爭對錯,人一執著對錯,就有痛苦。比如說,有的人喜歡吃素,吃素是很好的,但有時候會成為一種執著。覺得我是在修行,我在修慈悲心。就看不慣吃肉的人。這樣子往往就很痛苦,我們常常處於對立面。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涅槃是甚麼?

涅槃這兩個字,很深奧,一般人不容易了解,以為涅槃就是死亡的意思,這是錯誤的。涅槃就是人不死亡,才叫做涅槃。涅槃是不生不滅,沒有生死,超越時間和空間,泯除人我的對待,不在生死中流轉。涅槃,是一種不生不死的境界,是圓滿、永恆的生命。我們每天修行、精進,就是為了證悟涅槃。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道,就是證悟涅槃的境界 不生不死的境界。涅槃的真正意義是:
一、是佛教追求本源的真理:涅槃是真理,是我們的本源,是我們的真心,是諸佛如來的佛性。
二、是人類探究永恆的價值:我們都希望生命不只是幾十寒暑,而是永恆的。色身有生老病死,可是我們的真心,我們的本性卻是永恆的,沒有生死的。涅槃,能讓我們探究永恆的價值。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兩句話是《金剛經》所說,也可以說是佛法的根本原則。意思是:凡是所有一切的相,都要將它當成是虛妄的,只要不去執著它,就會產生智慧。

  《六祖壇經》講的無相,是說一切相都是虛妄相,不是真實相。現象雖然有,但那只是幻境、幻象,是因緣有而自性空,只因為因緣的湊合而有了現象;如果另外的因緣產生,現在的現象就會改變,形成另一種現象,所以稱它為虛妄相。既然清楚的知道不是真實相,就不會被其困擾,而產生痛苦的煩惱心,此時智慧就出現了。法住法位是指當下現在的這一刻,每一法都有其特性與狀況,如果有新的因緣參與進去,原有的狀況就會改變;就好像化學變化,只要一個成分不同,所產生出來的便是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記得我小時候在上海時,有位居士是個很虔誠的佛教徒,也會講經說法,有一次他家裡失火,房子被燒掉。房子被燒之後,全家人都很懊惱、痛苦,另外一位聽過他講經的居士安慰他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房子本來就是虛妄的,燒掉就燒掉了吧,不必太難過了。房子被燒的居士說: 對,房子是虛妄的,我這個人也是虛妄的,但是虛妄的我,還是需要有虛妄的房子來住啊! 於是大家幫忙捐助了一些錢,讓他們暫時有地方可住。後來有一次他發表學佛心得說: 看到別人有事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旦事臨到自己,所有相都是真實的,房子燒掉是真的,馬上就是一個現實,不知道要住在哪裡。當時我的師父就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金剛經》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從佛的立場來看,所有的人與自己都是虛妄的;可是從眾生的立場來看,看到別人是虛妄,但卻不承認自己也是虛妄的。不過,我們要學佛,雖然自己發生問題是真實的,但是要將它當成虛妄的來觀想,能夠如此,痛苦與煩惱就會減少。必須要有勇氣面對所發生的問題,因為你還要繼續活下去。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佛是心裏有佛

1 佛法,不是叫你什麽事都不做;我們樣樣都做,樣樣清淨,樣樣不執著。

2 學佛,是修清淨心。我們一切工作,無論是你家庭,或者是你事業上,你要問,於你學佛有沒有妨礙?你問這個話就外行。

3 你應當問,於你自己的清淨心有沒有妨礙?假如於清淨心沒有妨礙,那就對了,就沒錯了。於自己清淨心有妨礙,我們就不做;於自己清淨心沒有妨礙,你就放心去做。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解題《三時繫念佛事》

《三時繫念佛事》旨在闡述「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勸導生者及亡者懺除罪業,對佛法信受奉行,時時繫念阿彌陀佛名號,與彌陀相應。發願往生極樂淨土,永離茫茫業海與生死輪迴之苦。

「三時」:據明本的《幻住庵清規》,就是經中所說的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即「早晨、日中、日沒」三時。也有認為是「詮一切有、詮一切空、詮一切中」等三時。淨空認為:「古時候的印度,把一晝夜分做晝三時、夜三時。由此可知,這個意思引申為晝夜不懈。」「繫念」一詞見於《觀無量壽經》:「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也就是通過念誦《阿彌陀經》、咒語、頌讚等修行,使身、口、意三者一心不亂地繫念西方彌陀淨土。

法會進行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因緣果報細說】
世間真正的公平是「因果」,無論達官貴人或販夫走卒,無一能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定律下獲得寬貸或殊遇。因此,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因果才是人間最公平的仲裁者。因果,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是宇宙萬有生滅變化的普遍法則。

佛教的因果觀源自「緣起性空」的道理,旨在闡明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是仗「因」托「緣」,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為「因」,待「緣」聚集又生他「果」,如是輾轉相攝,乃成森羅萬象。因此,宇宙間從自然界到眾生界,從天體到微塵,沒有一個現象能脫離得了因果的關系。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謂修行?
很多人以為吃素念經、禮佛拜懺、做慈善工作,甚至修神通、修到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或是把身上的氣脈打通了,就叫作修行。其實,所謂修行,簡單的說,就是修正自己身體、語言、行為的偏差,通過任何方法而達成這個目的,就是修行。所以,上述如誦經拜懺、吃素禮佛,這些作法的確可以讓我們得到身心的平靜安定,因此,它也是修行的方法之一,但不是修行的目的,這要弄清楚才行。至於修神通,佛教主張因緣果報,一切的一切皆緣於過去生中的業力牽引,而有現前的受報,未來的出路,也要靠著各自本身的努力才會慢慢好轉,單憑神通是無濟於事的。

很多人梵唄唱得很好,誦經持咒都很熟練,這樣固然很好,但這只是修行的入門工夫。所謂:「誦經不如解經,解經不如行經。」經典教導我們修行的方法,知道方法、熟悉方法,還要一步一步確實的去做,才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如果在日常生活、工作之間,還是跟以前一樣,動不動就怨天尤人、牢騷滿腹,那表示吃素誦經只做了表面工夫,對於修正自己的習氣、行為和觀念都沒有絲毫的益處。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習氣統統都報盡,才能離開三途 ----淨空法師開示

1 這個時代的人很可憐,不肯接受聖賢教育,他天天念三惡道。念三惡道將來的果報是地獄、餓鬼、畜生,苦不堪言!三途進去容易,出來可難,為什麼?你要把你多生多劫那些罪業、習氣統統都報盡,你才能離開三途。

2 一生造作惡業,處處總是想到損人利己,無惡不作,不擇手段取得名利,這種業報一定是在地獄。地獄裡面一天是人間兩千七百年,地獄的壽命,短壽的也一萬歲,你才曉得這個可怕!

3 從地獄出來後,你還得受餘報,在餓鬼道受罪;餓鬼道那個罪受完之後還要到畜生道,畜生道裡頭還有餘報,這個餘報受盡的時候才能得人身,再回到人間來。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惡道詳解

三惡道之一畜生道 

    畜生種類眾多,不下三十四億種。畜生類有空中飛的,有地上走的,有水裡遊的;有懷胎而生,有卵中孵化而生,有濕生的,有化生的。龍、蛇、鳳、鴉,魚、鱉、蝦、蟹,豺、狼、虎、豹,牛、馬、駝、驢,雞、鴨、鵝、狗,蚊、蠅、蛆、虱等,都屬畜生類。

    依《正法念處經》中說,若人在世愚昧不明事理,命終則入畜生道。由於為人時逆理背天,所以畜生不能直立行走。四肢朝地、背朝天。故畜生又稱為橫生類,或傍生類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境隨心轉,就得自在

1 佛法跟你講真實的事——外面的境界是境隨心轉,不是心隨境轉。佛給我們這個指點,實在來說,真正是莫大的恩惠。
2
心隨境轉,苦不堪言;境隨心轉,就得自在。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學什麼?要學會轉境界。
3
相隨心轉,境隨心轉。心轉境界的第一個明顯現象是:相貌、體質都變得更好。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蘊皆空是甚麼

照見「五蘊皆空」  慧廣法師 開示

《心經》中「觀」的目的,是要照見「五蘊皆空」。而要照見「五蘊皆空」,必須「行深般若」才行。如何行深「般若」呢?先來文字般若一下吧。 
「五蘊」為什麼「皆空」呢?我試著用比較簡略、易懂的文字來解釋。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載   

修行人最好的榜樣─海賢老和尚

 

http://mypaper.pchome.com.tw/david16800/post/1327025946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土五經一論

淨土宗修行原先按照的經典為三經一論:

淨土三經即為三部阿彌陀經的合稱:

佛說阿彌陀經——亦稱《小阿彌陀經》;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執著欲望帶來的痛苦

佛經稱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是欲界,欲界的最大特點就在一個「欲」字上,可以這麼說,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是生活在強烈的欲望中。欲是什麼?欲是生命內在的希求。有從生理上發出的,也有心理上發出的。因此,欲望有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這兩個方面。欲望非常複雜,其表現的形式千差萬別,在佛經中簡單的歸納為五種,稱曰五欲。即色欲,眼睛希望看到漂亮的顏色。聲欲,耳朵希望聽到動聽悅耳的音聲。香欲,鼻子希望聞到香味。味欲,舌頭希望嘗到可口的美味。觸欲,身體希望接觸到舒適的環境。五欲在佛經中有時另有所指,(1)財欲,是對財富的希求。(2)色欲,是對男女性交的希求。(3)名欲,是對名譽地位的希求。(4)食欲,是對飲食的希求。(5)睡欲,是對睡眠的希求財色名食睡有情生命就是在不停的追逐五欲境界中延續,通常人生所謂的幸福快樂,說穿了,那不過是欲望的滿足,當人們欲望滿足時,感到快樂,感到幸福。欲望又是沒有一定的東西,人類欲望雖然與物質條件有關係,但具備什麼條件才能滿足並無標準,它往往隨著物質環境的改善而水漲船高,古人生活條件簡單有吃、有住、有穿就能滿足;而現在物質條件豐富了,人的欲望也隨之膨脹。今天的人,並不因為豐富的物質環境而感到滿足,他們總是處在不斷向外的追求中。 

欲望的表現形式有三大特徵: 

一、是佔有:人生活在欲望中,總想佔有社會的一切。你看那些溫飽尚未解決的窮人,只要求有吃的、穿的、住的就行了;可生活基本需求一旦滿足,於是就希望過上方便舒適的日子:洗衣服太麻煩,最好有個洗衣機,代替手洗;走路覺得累,乘公共汽車又不方便,還是買個轎車,或者摩托車;工作之餘,閑了無聊,搞個電視消遣多好;出外遊玩名勝風景,走過就算了,真不過癮,買架錄像機,要不照相機也行。要添置這些就得擁有大量的財富,為了賺錢就得拼命的工作。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光大師的醒世恆言

見美女時,做狼虎看;見黃金時,做糞土看。此中享了多少清福。

讓他說話,我只閉口;讓他指點,我只袖手。此中省了多少閑氣。 

我施彼恩,不求他報;他結我怨,不與他較。此中寬了多少懷抱。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門哲學在企業運營中的應用

——覺者。佛門哲學——明白學。

我們研究佛門哲學,就是要明白人生真諦,知道了人生是怎麼回事,才能再說企業怎麼經營。

有些人的企業做起來了,可不知道是怎麼起來的,只是認為是自己創業出來的。等企業遇到瓶徑又四處求知無門,以為自己無能或命運不好。正是,掙錢不知怎麼掙的,賠錢不知怎麼賠的。不論你是有文化或是無文化,不論你是工人或農民,或碩士或博士,都不能知道其所以然、非所以然。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