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學 (10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2.jpg

何謂世間?何謂出世間?

佛陀說『世間』主要是指五蘊世間,也就是緣六根對六境(又名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因此六法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對之境,故名六境。生六識,緣根境識具足生受、想、思,緣受生愛、緣愛生取、緣取生有如是乃至純大苦聚集,這樣的人生過程。所以佛法並不否定現實因緣當中的一切,並未說世間一切都是假的,  佛陀教我們該捨棄的是『妄執』我們誤將因緣生的五蘊當成是我或是我的,緣生者必是無常敗壞之法,更不是自我,若明白因緣生的五蘊是敗壞法、苦法,該空、該捨棄的是我們對五蘊的妄見!佛陀只說妄想的『我』、『我所』是空、是妄見。並未說因緣所生的世間為『空』。因緣所生的眼不空、色不空、眼識不空,只是對誤會以為『眼是我、眼識是我』才說『空』

所以何謂出『世間』?簡單的來說,就是應該捨棄那個最大的妄執對五蘊的妄見。佛法真實義並不是否定現實世間而要逃離,以為另外有一個世間是清淨的,那只是逃避問題。出世間該由現實問題下手,知道如何解決現世問題,解決、出離「造成現實痛苦的緣由」,那才可稱為出『世間』,也就是出那個『妄想的世間』。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pq16p3-8o1s-493o-8871-p6595p200243.jpg

四空天,無色界天是說甚麼

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

『乃至』兩個字是省略。這是講「四空天,無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天人,實在是凡夫裡面很聰明、很有智慧。在中國古代的老子,他出現在周朝,春秋的時代,與孔子同時代,年齡比孔子大。這個人聰明,他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他說我有很大的憂患,什麼憂患?就是我有身體。身為苦本,如果沒有身體多好、多自在,高級凡夫,所以他知道身是苦本。如何把身捨掉,不要身?他厭棄色身,加強他的定功,確確實實他能夠把這個色身捨棄掉、離開了,往上再提升,我們一般人講靈界依佛法來講只有神識沒有色身,這一類我們就稱作「無色界」。色界天,色界天人慾離開了,這嚴重的煩惱五欲六塵捨掉了,出離欲界到了色界。色界還有色相、身體、居住的環境,這個東西還是麻煩,還不是究竟,把這個捨掉就到了四空天。四空天還是六道的範圍,並沒有出離六道。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載.jpg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之真諦

耶教的教義之中有提到「天堂」與「地獄」這兩個名詞,為什麼我們不說「天堂」與「地獄」是指兩個地方而要說是兩個名詞呢?因為如果將這兩個「名詞」當成是 「地方」來解讀的話,那麼恐怕我們世人永遠也找不到這兩個地方,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天堂」與「地獄」這兩個名詞都是隱喻字,如果我們將這兩個名詞解讀成地方,則很可能會導誤各宗教的修行人及一般眾生,所以我們暫時認定它是一種隱喻字的名詞之角度來剖析,如此的話可能比較容易理解地藏王菩薩所說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一句話之真諦,也比較清楚祂到底是不是在發什麼大願?

「地獄」這一個觀念同時出現在古代東方的印度和西方的西亞各國,一般而言地獄被一些人認為是人死亡後靈魂會去的地方,但是在後來傳至中國內地之後,漢族傳統的宗教觀念之中,都認為地獄是指幽冥界陰間地府的其中一部分,由東獄大帝、閻羅天子等負責掌管,各殿閻羅王與城隍等諸神職司萬靈蒼生死亡之後靈體所造罪孽之審判,目前地獄的觀念已廣泛的分布於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觀念之中,如道教、 佛教、印度教、猶太教和基督教中的一些派別裡面,還有伊斯蘭教等等宗教,其實一般人都認為「陰間」和「地獄」的性質是不盡相同的,陰間也稱為「冥界」或「幽冥界」,泛指亡魂所在的所有空間,而「地獄」則是特指囚禁和懲罰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處,也可以說地獄是陰間的監獄和刑場。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17204102211.png

四聖諦 —— 佛法的根本

佛法是真理,更是一個滅除痛苦的方法。佛陀在菩提樹下證得無上菩提後,為五比丘解說四聖諦,就是說出這個滅苦的方法。""有真實不虛的含義。"四聖諦"是聖者確知確見的四種真實道理,是佛法的根本,亦含攝一切佛法,因為這是唯一滅苦之道,如果離開滅苦之道便不是佛法。

佛陀指出滅除痛苦猶如治病,應該:善知病,善知病源,善知治病的方法和善知病已得醫治。佛陀是大醫王,善知四聖諦:善知"苦諦",知種種苦和苦的真實;善知"集諦",知苦集成的因緣;善知"滅諦",知苦已滅,再不復發;善知"道諦",知滅苦的種種法門。世間的醫生,只能醫治一般的病,不能治療眾生生死苦的病,更不能令痛苦不再復發。唯有佛陀能治療眾生生死苦的病,所以有大醫王的稱號。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eader.jpg

釋迦牟尼佛對末法時代的預言正在變為現實白話文與原文

《佛說法滅盡經》:佛教典籍,講述佛陀對佛法逐漸消亡的預見。

佛法要滅亡時,《首楞嚴經》、《般舟三昧經》會首先消失,之後十二部經緊接著也會滅掉,全部不現,沙門的袈裟忽然間就變成了俗家樣式。佛法滅亡時,就如同油燈一樣,在臨滅時光明會格外亮一點,隨即馬上熄滅。這樣之後,要過數千萬年,一直到彌勒菩薩下生世間修證成佛,天下太平,毒氣消除,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眾生長壽並得到救度。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載.jpg

明明白白的指引,一起走在佛道上。

印光祖師云:「淨土法門超勝一切法門者,在仗佛力。其餘諸法門,皆仗自力。自力何可與佛力並論乎!此修淨土法門之最要一關也。」又說:「大家要曉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種力?但是無始以來的『業力』,所以萬劫千生,難得解脫。仗阿彌陀佛的弘誓大願力,自然一生成辦。」又說:「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祖師有修有證,不論深講或淺說,一再明示淨土法門的殊勝。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96567109_x.jpg

淨業三福一共有三條,佛在結論上說得很清楚,這個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句話非常的重要。三世是講過去、現在、未來,換句話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從凡夫修成佛,要依靠什麼?就是要依靠這個三福,就好像我們蓋房子一樣,三福是建基礎,是打地基。不管你蓋什麼樣的房子,不管你蓋多少層的大樓,一定要先建立非常堅固的基礎。三福就是基礎,我們要從這個地方來下手。這佛雖然是在《觀經》上所講的,淨業三福是通一切法門,無論是哪個宗派、哪個法門,統統要以三福為基礎,因為它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我們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看到,韋提希夫人知道彌陀淨土的殊勝,向釋迦牟尼佛請教怎樣才能往生。佛沒有給她講往生的方法,先給她講「淨業三福」,你就曉得淨業三福重要!這三條十一句,佛在結論上說這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菩薩修行證果、成佛都以這個為基礎,正因!就好像蓋房子,不管你蓋多大,不管你蓋多高,這是打地基,地基都一樣!三福就是三層地基,你怎麼個打法?我們才曉得所有一切佛法,菩薩修行證果都是從這個地方奠定的。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b7564d9f833e3abd0c5095261286f24.jpg

印光法師嘉言錄精華摘要(學佛金鑰)

印光法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他的境界不是凡夫能夠想像得到的。

《印光法師嘉言錄》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陀教理03.jpg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陀教理02.jpg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64543a98226cffc02055d6fb4014a90f703eac4.jpg

行菩薩道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ic c1_guan jing 02_03.jpg

心法皆空故無心法可求

凡將心求法者為迷,不將心求法者為悟。不著文字名解脫;不染六塵名護法;出離生死名出家;不受後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槃;不處無明為大智慧;無煩惱處名般涅槃;無心相處名為彼岸。迷時有此岸,若悟時無此岸。

何以故?為凡夫一向往此。若覺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離於此彼岸也。若見彼岸異於此岸,此人之心,已得無禪定。煩惱名眾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異,只隔具迷悟耳。迷時有世間可出,悟時無世間可出。平等法中,不見凡夫異於聖人。經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聖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薩與諸佛如來行也。若見生異於死,動異於靜,皆名不平等。不見煩惱異於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煩惱與涅槃,同是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斷煩惱,妄入涅槃為涅槃所滯。菩薩知煩惱性空,即不離空,故常在涅槃。涅槃者: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離生死,出般涅槃。心無去來,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諸佛入涅槃者,為在無妄想處。菩薩入道場者,即是無煩惱處。空閑處者,即是無貪嗔癡也。貪為欲界、嗔為色界、癡為無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滅,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滅,萬法有無,皆由一心。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_14403282_1.png

非想非非想處天是甚麼

色界天人介紹完後,地藏經文往下一句是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這說的是無色界天了,乃至兩個字是省略,省略了什麼?省略的是無色界天的前三層。無色界天與欲界天、色界天共稱三界。無色界天的天人,已經超越了物質(色)層面的世界,沒有色法、場所的業感,因而也沒有空間高下的分別;但是由於修行果報之勝劣差別,仍分為四個階級,即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等四空處,也常常被稱為四無色天、四無色處、四空天、無色界諸天等。整個三界到了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就到頭了,這最高了,所以經文中用乃至來省略。

我們經常聽說三界九地、四禪八定,整個三界二十八層天,因修行功夫深淺的差別也分為九地。由下往上說,欲界天以及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類等五趣眾生所居之處被稱為五趣雜居地,這是最底層,五趣雜居,修行者若從禪坐進入,經粗住、細住,入欲界定,這個過程即所謂的舒服禪,繼續深入是未到地定,再上一層進入觸功,會有八觸十功德的現象發生,過後才進入置心一處,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分界點,由此直上才能進入四禪八定;色界初禪三天稱為離生喜樂地初禪天定,色界二禪三天稱為定生喜樂地二禪天定,色界三禪三天稱為離喜妙樂地三禪天定,色界四禪九天稱為捨念清淨地四禪天定,這是色界的四地、四禪、四定;再往上邊,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也分別被稱為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處地空無邊定、識無邊定、無所有定、非非想定,這是無色界的四地、四禪、四定。三界九地、四禪八定是指這些。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qdefault.jpg

佛教的三界竟然不是「天、地、人三界」?

今天的話題我們從道教說起:提到道家,腦子裡蹦出來的第一個詞就是仙風道骨。的確,以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為目標的道家,把擺脫三界五行的束縛,達到逍遙上境,作為修行的終極追求。

道家對三界五行的劃分,是其對世界宇宙的認知體系。這裡的「三界」一般就是指天、地、人三界。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xresdefault.jpg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是說甚麼?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不是因為真正的佛法不能說!也不是說真正的佛法不要說!更不是說真正的佛法都不必說,只因如實之佛法本具無量義.無法言說.釋迦牟尼佛能說的或所說的之佛法,其實只是應當時眾生之根器的方便之說而已,實在無法說到「真正的佛法」,因此若有人當求如是真諦的話,那麼釋迦牟尼佛即曰:「不可說」,這一句「不可說」除了指不可言說之外,其實也是在隱喻真理亦無言可說也。

有人認為佛曰:「不可說」這一句話不是指「佛法不能說」,而是因為真正的佛法太過於深奧了,因此又稱之為:「不可思議」,所以無法在一時之間讓眾生明白,縱然是對眾生說了也沒用,因為就算說到明白了,眾生也是無法體會,所以才稱之為「不可說」,因此簡單的解釋就是說「不可說」這三個字的意思是「不可能說的清楚之意」,但其實這種說法也是一種錯誤的解讀,因為如果這樣解釋的話,那麼眾生累世修行學佛根本就不可能有成佛的一天。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qdefault.jpg

出『三界』又去了那裡?

何謂「三界」?何謂「六道」?

    簡言之,「三界」包括了「欲界、色界及無色界」,而「六道」則為「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與地獄道」,「三界」與「六道」代表同一個範圍,然其歸類的性質不同。「天道」包含了「無色界、色界及欲界上層」的諸天;「阿修羅道」與「天道」屬於同一範圍,然而,「天道」屬「正」而「阿修羅道」為「邪」();「人道、畜生道、餓鬼道與地獄道」均屬欲界,依次排在「欲界天」之下。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疼癢悟孜息時+◎孜息時:『孜息』就是馬上停止。+○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緣無,妄緣無時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jpg

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如何解釋?

菩提(梵語bodhi)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

涅槃(梵語nirvana)意譯作滅、寂滅、無生、不生不滅之義。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