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啟發 (237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maxresdefault.jpg

如何跳脫六道輪迴?--非常重要

人身難得,跳脫慣性、習性就能不再六道輪迴。

貪愛、憤怒、嫉妒、愚癡、傲慢,痛苦無間,認識六道的眾生相, 不僅幫助我們清楚生命流轉的因緣果報,也讓人看見輪迴不是在未來與遠方,而是在當下的這一念,所以我們要練習學會從六道的習氣中出離,一念覺悟福德自在ㄧ念迷禍害纏身。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64n2q0s-pnr8-47n8-91p1-ppqnr38s5q00.jpg

「鳳凰涅槃」是什麼意思?

鳳凰涅槃是天方國的傳說,鳳凰涅槃中的鳳凰不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鳳凰而是指火鳳凰,神話中的不死火鳥,相傳鳳凰每500年自焚為灰燼,再從灰燼中浴火重生,循環不已,成為永生。引申的寓意:鳳凰是奉獻自己帶給人世間幸福的使者,它要背負著積累於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於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與幸福。同樣在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練後它們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軀體得以重生。

鳳凰涅槃這一詞最早出自於郭沫若先生的同名作品。但是郭沫若所做的詩歌中的鳳凰指的是西方傳說中的不死鳥「phoenix」(音譯菲尼克斯)。並非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鳳凰,因為西方神話中不死鳥的形象和古代神話中的鳳凰很像,就被中國最早的一批翻譯家翻譯成了鳳凰一詞。而涅槃則是佛教用語,因為是音譯,所以又翻譯為般涅槃、波利呢縛男、泥恆、涅槃那。意思大意為無為、自在、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而僅有一本住法圓滿而寂靜的狀態,所以涅盤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從此不再受痛苦。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載.jpg

生命如草,迎風飄搖。

每一抹時光的背後,常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辛酸與不堪,甚至有時遍體鱗傷。世間沒有絕對的公平,也沒有完美的人生。老天也許給了人美貌與智慧,卻拿走了人的理想和力量。每一個人都會在十字路口徘徊,就像每一棵小草在風中搖擺,風往哪個方向吹,草就要往哪個方向倒。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走得順利,沒有誰願意觸碰艱辛。但若遇上,只能堅強面對,勇敢走過。唯其如此,方能領悟生命的真諦。

我們踏著一路塵埃為什麼而來呢?擁有的,會失去;沒有的,卻常在。人生的幸與不幸,盡在其間。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載.jpg

「父母在 人生尚有來處」,下半句讓許多人流淚。

不知前世誰是我,此生過後又為何!生老病死痛折磨,更有相思無人說!從哇哇啼哭落地,到風雨飄搖的殘年,人生被殘酷輪迴!

」ㄧ個多麼平凡而又溫暖的稱呼。無論你身處何處,無論你腰纏萬貫還是不名一文,年關除夕之際,無論你是坐飛機還是騎摩托,在大山深處的籬笆牆內,燈光總在昐著遊子的歸來?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_23006098_1.png

談談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本文是老子智慧系列文章,作者全面解讀了為什麼說出來的道都不是真的道,解釋了知識和智慧的區別,還有老子思想中的對立性和整體性,作者也分享了明白這些對我們生活有什麼參考意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f_15328638_1.jpg

百技壓身不如積德在身

有句話叫「技多不壓身」,意思是多掌握一門手藝,生存的路就寬。這句話小時候也不斷的聽老人們講。但那時的長輩們只是掛在嘴上,生活中並不強迫孩子們學這學那,更多的是道德品質的培養與熏陶,如平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不合規範的會被家長制止,爺爺、奶奶也疼愛孫輩們,但是更多的是講善惡有報故事,講行為禮儀的重要性。

今天的家長不是這樣,好像特別明白「技多不壓身」的道理,誰家孩子長大沒有幾門技藝在身,好像就生存不下去了,逼迫著孩子們在學校學習之外,參加各種輔導班,如奧數班、英語提高班、美術班、舞蹈班、武術班、各種樂器班等。哪個家長做了,顯的家長英明,有遠見;誰不這樣做,誰就是對孩子的未來不負責任。重視了技藝的生成與提高,反倒是對孩子的品德教育視而不見,只要學習好,什麼都可以忽略不計。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jpg

眾生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學佛要度化眾生,上那裡度化呢?眾生在那裡?「眾生在世間」度眾生要到世間來度,離開世間那裡有眾生?所以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是一樁事情啊!佛法有五乘方便解脫——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然後成佛,成佛要從人道、天道入手。六祖壇經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尋兔角。」世間的人都是迷惑顛倒,你看這些人迷惑顛倒,你才能覺悟。離開世間空空洞洞的,要覺悟個什麼?離開世間覓菩提,就好比想找一隻頭上有角的兔子,兔子不長角,離開世法不能度眾生。成佛成羅漢都要在世間成就,故云:「不離世間覺」。佛到人間成就,所以人是根本,故云:人身難得。 

我們在臺中先提倡念孔子書,在人道上走。天道比人享福,享福的人不能做事情,修道難,所謂「富貴學道難」,人道有苦有樂才能修行。中國的聖人,你看他們是念書的人,他們就只是念書人,你尊他們為佛菩薩來的應身,他就是佛菩薩的應身,為什麼呢?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也變男的,也變女的,也變老的,也變少的,也變文的,也變武的,中國像孔子這些聖人,都是佛菩薩變化的應身,是來幫我們的忙。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23584252958351d732376.jpg

菩薩怕因,眾生怕果

有位朋友知道筆者是佛教徒,便問,既然佛菩薩具有神通力,能醫百病,為什麽不開一所醫院,用神通來醫治病人,幫助那些在病榻中呻吟的病人,他們在呼喚,在求助,可知他們多痛苦啊!是不是佛菩薩感受不到,不夠慈悲?

佛菩薩是真不慈悲?不然,是不究竟!(見註1)。菩蕯怕因,眾生怕果。視眾生如父母如親人的佛菩薩,恨不得把所有病人都醫好,背眾生的業。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3.gif

想入非非的非非是甚麼?

許多成語,我們即使從沒細究它的意思,時機一到,卻能用得出來。例如有人遇上某個情境,開始不切實際地非分之想,尤其是對異性出現不正當的情欲邪思,我們就會說他「想入非非」了。從「非非」的字面上,我們很難探究它的原意,卻因此更是莫名其妙地為它罩上一層薄紗,有了引人遐思的氛圍。其實,這「想入非非」,是從佛教的一個專有名詞「非想非非想處天」發展過來的。

不同於我們習知的物理世界,佛教的宇宙觀,說我們居住的世界叫娑婆世界。此娑婆世界的眾生,又依各自的業報,分別居住在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中,且在此三界間生生世世地不斷輪迴。人類與地獄、惡鬼、畜生,混居在欲界。較高層次的色界和無色界,也就是「天界」,是修福、修善而得禪定的眾生,死後成為天人所居住的地方,應該也就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神仙居住的天堂。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jpg

三世因果要認知

看任何事情不能只看到表面現象,更應該要明白過去又是怎麼樣?』

  任何事件都是許多業因成熟之後凝聚在一起的複雜集合體。通常,或許因為時間太久,在承受果報的時候,我們會忘記自己曾做了些什麼,無法將因與果聯繫在一起,因此斷定事情是偶然發生的;而當我們看到好人遭殃、惡人得福,就更容易對因果規律產生懷疑。這都是由於不明白因果貫通三世的道理。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00720962-2926240594_n.jpg

今生只作最後一世 (非常好文)

倚一扇小窗,看幾件尋常舊物,閒置於庭院。案几上,清風翻起了書頁,已辨認不出是哪個朝代的墨跡。時光就這樣過去了,過去了。如今才明白,外界的風雲只是一時,那些簡潔而靈透的事物流經歲月變更,始終沉靜,不受侵擾。

一切有情眾生皆有佛性。可見素日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小景小物,在無人問津的角落裡修行。只因少了世俗刀光劍影的磨礪,少了紅塵烈火烹油的熬煮,所以無有太多鋒芒,反而更見悲心。來世這些靈性之物,化生蓮花,必定為極品。而處身碌碌凡塵中的你我,卻要多修煉幾世,才可以功德圓滿。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d58630259ffc098d2899be220d65936.jpg

論「人情」

人情紙張張薄,事事如棋局局新。

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s.jpg

脾氣大於本事你就會輸慘

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了,即便給你整個世界,你也早晚毀掉一切。你成不了心態的主人,必然會淪為情緒的奴隸。請記住:脾氣永遠不要大於本事

出門在外,不論別人給你熱臉還是冷臉,都別太往心裡去。外面的世界,尊重的是背景、而非人本身。朋友之間,不論熱臉還是冷臉,也都沒關係。真正的交情,交得是內心、而非臉色。不必過於在意人與人之間一些表面的情緒。摯交之人不需要、泛交之人用不著。情緒這東西,你只要不在乎,它就傷不到你。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01-600x400.jpg

有這兩種行為的人,從窮到富很容易

幸福和財富其實我們很容易獲取,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從窮到富的方法。佛教講:財佈施得財富,法佈施得聰明智慧,無畏佈施得健康長壽。再有就是做慈善,慈善有三個層面,第一層的就是捐錢,第二層是出力,第三層就是把自己的智慧奉獻出去。

佛經裡面將佈施比喻為農夫耕田。只有肥沃的土地才能能獲得豐收。同樣的種子,播種在肥沃的土地,收穫自然多。另外,如果能夠將好的種子,給一位好的農夫去幫我們耕種,獲取的福果就自然不同,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所以佛在《四十二章經》講,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一個人肯做慈善,幸福和財富就會提高,其中有以下這兩種行為的人,從窮到富很容易。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541040856EE98AD6A0A4304451716AD.jpg

凡是有緣能夠看到《太上感應篇》者,就是有福之人

科技愈發達,人心愈迷失;物質愈文明,道德愈墮落;心靈愈染污,治安愈敗壞。如何才能挽救世道人心、減少犯罪、自求多福、消災免難,乃至如何才能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永息戰爭、天下太平呢?這些都是現代人最關心與憂心的問題。

然而,儘管有不少人關心與憂心,但對於世間亂象、天災人禍的解決,似乎還是束手無策,甚至每況愈下,問題愈趨嚴重。世人自求多福的結果,往往變成自求多禍。歸結其原因,是因為現代人過於迷信科學,對於善惡的標準、因果報應的道理,認識得不夠清楚,甚至於誤解得很深。這種反其道而行的結果,自然招致苦果,這是人心墮落、犯罪飆漲、世界大亂的根本原因。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8a68dc84d624db7a928ff698e91bba4.jpeg

什麼是大慈大悲?醫師、藥師、公務員更需要知道。

無分別的慈悲,才是大慈大悲

  在知恩、報恩的基礎上要修持大慈大悲心。為什麼說大慈大悲呢?雖然人都有慈悲之心,包括那些動物也有慈悲之心,但是這種慈悲不是佛講的慈悲。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60126212229.jpg

開卷有益多讀好書

上蒼賜人以三書,一曰有字之書,二曰無字之書,三曰心靈之書。此三者,同出而異名,殊途而同歸。讀書者可稱書生,而凡世間之人,或多或寡,必讀此三書,故世間之人皆為書生也。

有字之書,文章著述也。以一字概之,是為錄。往聖先賢著經典,而後人傳習之;詩仙詞聖書佳句,而後人吟詠之。有字之書,乃作文章者之見聞經歷、所思所想,付諸於文。孔夫子所著之《春秋》,太史公所著之《史記》,皆屬有字之書也。李太白狂歌之《將進酒》,杜子美哀嘆之《石壕吏》,亦屬有字之書也。以文章傳道義,以詩篇記良辰,此有字書之真諦也。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鼓舞,讓我超越了自己。 (You Raise Me Up)

『快樂比任何學問都難

人貧困的時候不快樂;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成就別人來成就自己,用捨得來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 !!
或許您早就知道聽過這句話,可是您真的曾用心去相信並老實的執行做到呢 ?
這就是您的問題與答案了 !!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道不行不至:+說道理、規劃,不行動那能成功+2+事不作不成:+藉境練心+毅力+勇氣+用心+力行的團體.jpg

人格為本、福慧雙修-雪廬老人 李炳南老師開示

人格為本重視人格教育——雪公亦以〈人格是學佛的初基〉為題開示,強調學佛的根本是「人格」。指出:守住人格,有人的特質與品格,才有了學佛的根本。因為佛以五乘說法,第一即是人乘,因此只要守住人格,要嚴持五戒,最低限度,即能保住人身於不墮,若能更加發廣度眾生之心,則可成佛。而守住人格的實際要領,提出四點:

內念:說話行事先為他想,省察念頭克制勿續。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