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取不捨,一切隨緣
很多人經常說空性,空就是虛,空就是無,是說 「空無」 ,實際上就是虛的,為什麼說學佛人要在人間把自己的心變得空無?因為人間本來就是虛幻的,你用真實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就把世界當成真的了。
這個人道,你把任何一件事情當成真,你最後的結果就是瞋,為什麼「瞋」字是目字偏旁一個「真」?用眼睛把所有的世界看成真的就會嗔怒,因為這是冤結、緣分的世界。
不取不捨,一切隨緣
很多人經常說空性,空就是虛,空就是無,是說 「空無」 ,實際上就是虛的,為什麼說學佛人要在人間把自己的心變得空無?因為人間本來就是虛幻的,你用真實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就把世界當成真的了。
這個人道,你把任何一件事情當成真,你最後的結果就是瞋,為什麼「瞋」字是目字偏旁一個「真」?用眼睛把所有的世界看成真的就會嗔怒,因為這是冤結、緣分的世界。
常說的「維度」是什麼?
維度,就是視野(Vision),就物理學來看,「零維」代表「點」,一維代表「線」,二維代表「面」,三維代表「立體」,我們目前生活的空間,就是三維空間(3D),講到這裡,應該都不難懂。
接下來,四維之後的維度,由於不容易用我們三維世界的感知工具(視覺)來測量,所以需要一些想像力的發揮。有一派的說法是繼續在物理幾何空間上去思索,因此用數學模型繼續「演化」出四維以上的「高維度」空間模型,一路可以模擬到「11維」的宇宙,不過這不是今天要討論的方向。
草悟道,草沒植卻自生,道可道,非常道。
『悟道』就是心的鍛煉或心法,也就是說對事物本質的領悟和理解是無法用語言文字來代替的心靈感應,正像一般人所說的只能會意,不能言傳。而能以文字相描述出來給世人用眼睛看的,或是能以語言相講經說法告訴給世人用耳朵聽的所有言說內容都不是真理,這正是「言語道斷」這一句話之真諦。
大自然隨時隨地都在以無言的方式向我們說法,但是我們眾生卻誤以為那些具有文字相的經典、教義、偈語或經師講經說法的內容才是法,其實那都是將假經當成真經,或將假理誤當成真理的世俗觀念,真理若是能說的話那麼哪一種宗教說的才是真理呢?正道如果能形之於語言文字的話那麼哪一本經典的內容才是正道呢?如此的話信教者便會墮入法義的爭執之中自心又豈能解脫呢?
念死無常
死亡分五階段:
其一、重病時,把他變成自己,身體狀況如何啊?表情如何啊?會發覺自己身體越來越消瘦,沒有光芒只感到暗淡,臉部憂愁,心情覺得生命無望。或者面對死亡心裡害怕,下輩子會去哪裡等等。所以,可以想想我們重病時的身體心理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