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啟發 (256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從心理學談懺與寬恕

懺悔不是羅織罪狀的自虐,而是放下面具、洗滌自己、觀照自己、看清楚自己,進而承坦自己。 這叫做「懺心」。,可以解構成「心靈的滌淨作用」,洗脫內心的愧疚與宿怨。從佛家語,它用來「消除業障」與「祈福保祐」的,使「一切苦具,轉為樂緣、善緣」。

懺,其實是一種由尋求「自我寬恕」,達到「他我寬恕」的歷程。丹麥哲學家索仁科克德曾經說過︰「完美的愛是為了愛一個人,而使自己快樂。」他問道︰「有誰是不能寬恕的?」心理學家發現,那個被普遍不能原諒的往往是自己。

人的心病回復到原點竟然是直指「憎恨自己」,覺得做錯一件事,滿腹懊惱,自己又不敢、不願面對承認錯誤的「罪惡感」。卻因「死不認錯」與「無法認錯」的心裡最苦!怪不得殺人者會在投案的一瞬間說︰「自首真好」,因為投案把殺人與償還建構成一條「抵消作用」。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是不公平的,但還是好得很。

作者:Regina Brett90歲,來自俄亥俄州克裡夫蘭,Plain Dealer 城。

 為了慶祝變得更老了,我曾經寫下人生教我的45個課程,這是我寫過最叫座的專欄,我這把老骨頭 8 月就要 90 歲了,所以,再一次在這裡呈現這一個專欄。

1•人生是不公平的,但還是好得很。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這是一個人應有的態度,

應有的覺悟,應有的境界。

知足,就是要知足常樂。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買賣之道

方丈下山遊說佛法。在一家店舖裡看到一尊釋迦牟尼像,青銅所鑄,形態逼真。方丈大悅,心想,若能請回寺裡,開啟其佛光,永世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鋪老闆要價5000,分文不能少,因見方丈如此鍾愛它,更咬定原價不放。

方丈回到寺裡對眾僧談起此事,眾僧很著急,問方丈打算以多少錢買下它。方丈說 : “500元足矣。 眾僧感嘆不已 : “那怎麼可能 ! ” 方丈說 : “天理猶存,當然有辦法。萬丈紅塵,芸芸眾生,欲壑難填,得不償失呀,我佛慈悲,普度眾生,當讓他僅僅賺到這500!” 
  怎樣度他呢?”眾僧不解地問。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照禪師是南方人,經常周遊名山大川。他很喜愛樹木花草,所住的山間道場邊總種有許多奇花異樹。

  一天,日照禪師在山中巡視,正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身邊的兩個侍者卻為了一棵大樹起了爭執。

  甲侍者說:這叫香樟,有三十年了吧!長得很快啊!”

  乙侍者說:不是!這叫牛樟,頂多只有三十年左右。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時候有一句諺語說:「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

這句話說明:一個人的相貌是會隨著他的心念善惡而改變的。縱使他現在已經有了兇惡的面相,可是他卻經常起慈悲心,那凶相不久便會轉化為吉相,人也會變得好看些。

女人為什麼有貧富貴賤和美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 我語句” 表達觀點。

美國社會學家、人際專家珍亞格強調,吵架時最好用第一人稱表達觀點,比如我覺得你傷害到我了我覺得你的意思是等,強調這只是你的個人感受。

、說話直截了當。

冷嘲熱諷、指桑罵槐,很難讓對方瞭解你到底哪裡不滿意、想要做什麼。要想解決爭議,最好直接切入重點,明確說出你的想法。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7132P54DT20111026102152.jpg

 

一個專做面具的人,他朋友拜訪他,一見面就覺得他的臉色不太和善,有種說不出的冷漠感,於是就問:「你近來怎麼了?是工作太忙還是身體不舒服?」

「沒有呀!」他說。

他的朋友半信半疑,沒再說什麼,就回家了。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寺院裡來了一個新的小沙 彌,他是個孤兒,因為主持方丈的收留,他從一個臟兮兮的孩子變成了一個乾淨的、清秀的孩子。因為身世可憐,方丈對他多有關愛。聰穎的孩子在方丈的教導下, 佛學與日精進,可是方丈發現天資聰穎的小沙彌卻喜歡炫耀,例如把自己剛剛學會的佛理和師弟師兄展示,如果稍加讚美的話,他就變得不可一世起來。

一天,方丈送來一盆含苞待放的花朵,交給小沙彌,叫他密切關注花朵的生長。

第二天,天還沒有亮小沙彌就歡鬧著奔向了主持的房間,當著眾僧的面說:老師送我的這盆花太奇妙了,晚上會靜靜的綻放,天一亮就會收起花蕊…” 方丈問他:花朵綻放的時候吵到你了嗎?小沙彌立刻搖頭說:靜靜的開放,毫無聲息。

方丈笑道:我還以為它綻放的時候也是一番炫耀呢。” 小沙彌立刻反悟,改去了自己的缺點。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一條泥濘的小路上,一個下肢殘疾的人正在艱難的駕駛著自己的小排量汽車,但是就在這風雨交加的晚上,本來一直都對生命充滿著美好嚮往的他漸漸失望了,他開始回憶自己半生動蕩的生活,年少時父母離異,中年時慘遭橫禍,剛剛振作起來的他堅持鍛鍊之後忽然間發現自己再也無法恢復到舊時的強壯了,於是他心灰意冷了!更糟糕的是他的車子在一家門前右後輪胎發生了故障,他無望的被困在了車裡,動彈不得,只能大聲的按響喇叭求救。

忽然間有兩個身影出現在他的面前,一個是小女孩,還有一個成年男子,小女孩在風雨中敲打他緊閉的車窗:先生,你需要幫助嗎?他趕忙回應,風雨中那一大一小兩個身影開始忙碌,但是進程出奇的緩慢,大約兩個小時之後在他不耐煩的嘮叨中,小女孩和男子的身影再次出現在車窗前,他輕蔑的甩出一百元美金:這是給你們的酬勞。小女孩微笑著回答:先生,我的爺爺是盲人,他看不到的。 他隨聲望去看到一張蒼老的臉。 

啟示:用更清晰的心情看世界。 每個人都會迷失自我,請抓住每一次自己覺醒的時間,給自己最大的勇氣去堅守生活。生活不會一帆風順,太過順意的人生必定缺乏諸多精彩,感謝磨練與糾葛,賜予我們更多的體會與成長。逆修上緣,感謝苦難的考驗,偉人亞里斯多德說:『用辛酸血淚凝聚出來的果實才是最甜美,真正會讓人回味無窮的。』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凡事感恩

傍晚,有一個中年人正像往常那樣散步。其實他的心情並不好,財務壓力常常讓他透不過氣來。這時一輛大卡車停在他身邊,中年人以為司機要問路,不料司機卻向他出示了一張照片,那是一個非常可愛的五歲男孩。

「這是我的小孫子傑克,」他說,「他正躺在兒童醫院裏,靠著人工心臟在支撐,命在旦夕。」中年人心想這名司機或許是要向他募款,就伸手去摸錢包。可是司機不要他的錢。司機說:「我請求每個我所遇見的人為傑克禱告。請你也為他禱告一次,好嗎?」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燈與吃素的計算題

三月三十一日是地球關燈日。今年有一三五國、五二○○個城市、二十二億人響應關燈一小時。為了減緩全球暖化,除了關燈一小時,也要少吃一塊肉!

看守世界研究中心(Worldwatch在二○○九年指出,超過五十一%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於畜牧業,遠遠超過運輸業與工廠排碳量的總和。

國民健康局官員也表示,一個吃肉騎單車的人,對地球的傷害,比吃素開車的人還要大。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證法師:

我當內科住院醫師的時候。有一天,在醫院爬樓梯看見一位氣質很高雅的中年女人,但是她整個人失魂落魄的,走路搖搖晃晃,好像隨時會昏倒的樣子。我就過去扶她,請問她說:你是不是不舒服呢?我扶你回去,你住哪一間呀?她忽然紅了眼眶告訴我,她的孩子患了血癌,住在四樓。我便和她一起上去,到病房去看她的孩子,那是一位剛剛當兵回來,本來是一表人材,英俊瀟灑的男孩子,身高大約一百八十公分 ,體重將近九十公斤,從小都很健康。他當兵以後,就在建設公司服務,收入很高,女朋友也和他很要好,真是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候。

那一天,他因為正好和院長做生意,所以到我們醫院來,剛好他覺得人有些發燒,既然到醫院,又有熟人在,就順便抽個血,檢查看看,檢驗出來以後,檢驗的人員嚇了一跳,竟然是急性發作非常嚴重的血癌。從此,他就住進醫院,過著痛苦的生活。他的正常血球降得很低,一直都需要輸血,全高雄的捐血中心,血用完了,還得調台南捐血中心的來用。他發燒,燒到用溫度計量裏的水銀全滿,超過刻度。他的頭發掉光了,瘦得變形,一下子好像老了四十歲,好像六七十歲的老人。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騾子的故事:

    從前有一頭騾子,它從小就在磨坊拉石磨工作,日復一日每天繞著石磨兜圈子……… 
   
有一天,它老得再也拉不動石磨……… 
    "
你工作了一輩子,現在老了也該退休不必再工作了。從今天起你每天就躺在這裡吃草、睡覺、呼吸新鮮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錄自天華出版公司 --- 禪定天眼通的實 ---馮馮居士

八三年夏天,大約是五月底,我在溫哥華家裡,會見一位 L 君,我能看見他在家的父親的健康很壞,我說:『令尊生平嗜酒,每日喝上整瓶的威士卡或白蘭地,現在肝臟已有癌症徵象。』

L君大驚,但是不信,而且說:『 家父不迷信,他不會信你的!』

我說:『我知他不會信我,我也無意叫他信我.但是,令尊曾經有一件大善陰德,我蒙佛菩薩令我看得見,知道他的善行.叫我救他!你們若不信我,何不送令尊去看醫生?診斷後,你們來找我好了。』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間諸事應看破   水過船影痕無著
紅塵名利皆放下 鼔腹山林且謳歌 

俗語說「無事天地寬」,這句話是說,如果心中無事,到處都可以自由自在;學佛修行就是教我們不論遇到多少事情,或遇到多麼困難的事情,永遠要做自己「心」的主宰。

有一寡婦,丈夫早逝,她以教書賺錢撫養小兒,不但教育兒子長大成人,而且送他到國外留學。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前有一個貧窮的女孩經過一座寺廟,剛好盛逢法會期間,她看到很多人到寺廟打齋、點燈,做種種的結緣佈施,心裡很羨慕。 

而自己靠乞討過日子,哪裡有錢可以佈施呢? 

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一個好心的人家,給了她幾文銅錢,她忍耐饑腸轆轆,拿著這幾文銅錢到寺廟,做虔誠的佈施。 

寺裡的住持大和尚為她的真心所感,親自為她誦經、祝福。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著名學者背地製造了許多流言,中傷一位具備非凡智慧的禪師。 

學者一日自悟,深感內疚,到禪師處負荊請罪,表示要盡力將流言予以澄清,還禪師一個清白。 

禪師聽後拿出一個鵝毛枕頭,說道:「別的你都不用做了,只請您將這枕頭在大街上打開,讓毛隨風飄散,然後將鵝毛一根不少地幫我撿回來。」 

學者面露難色:「這我可能做不到,因為鵝毛那麼輕,一陣風來,就不知飄到哪裡去了。」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VR5DJ50M02YTb4rYH9KZA  

一個老禪師遇到了一個失戀的女孩 ..........

禪師:孩子,為什麼悲傷?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Y57TJbfQkNMY2RVe5WvUwg  

文 / 慈惠法師

菩薩是什麼樣子的呢? 菩薩就供在廟裏,是不是就長這樣呢?

在《普門品》裏提到,觀世音菩薩為了普度眾生,於是「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讓自己化身成千百億,也就有了千百億種樣貌。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