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學 (102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504030736343_6300.jpg

佛的愛

清晨,霧靄還沒散去。寂靜的西天靈山有位女子獨自坐在大雄寶殿門口。一身紅裝,風吹欲燃。

我要見佛祖釋迦牟尼,請你們放我過去。 女子輕聲道。旁邊的是四大金剛護法。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剛經中提到則非』 『是名的開示

金剛經中凡是提到則非兩個字的時候,都是說明不可執有就是說不要當他是實有其物或實有其事,不可執有的意思是叫人會相歸性。因為性本來是沒有相的,不能以語言名字求,必須離開幻相返照心源,才能證入性體。

經中凡是提到是名兩個字的時候,都是說明不可執無,不可執無的意思是叫人雖然會歸性體,但是也不可破壞假有的名相。為什麼?性本來是無相無不相的,相是性體之用,有體必有用。佛說般若是如其自證之理智而說的, 使一切眾生開佛知見而後悟入佛之知見,叫人瞭解性中本沒有相,必須離相修持而後才可以見性。

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其差別不同之相,根據其外表差別不同之相,就為其安立種種名字。譬如桌子是由木工把木板木條敲敲打打拼湊起來的,現出來一個桌子的形相,這個形相本來就是幻相,把木板木條拆掉,桌子的形相就沒有了,所以桌子二字就是一個假名,表明有即非有,非有而有。無論任何事物皆是因緣所生的幻有之相,當體卽空,所以說它是名桌子,不過有個假名而已。這種觀察的方法稱為體空觀。若就性體而說,桌子並非實體,但並不是沒有幻相,本非實體,故曰則非,不無幻相,故曰是名。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6blm.JPG

念善,身就健康

佛門四眾同學,有很多確實很發心,佈施財物,做義工(內財佈施),可是沒有獲得像經上所講的那麼殊勝的果報,這是什麼原因?他佈施修福,疏忽了戒律。

疏忽了戒律,罪業常常犯,於是福就抵消了。許多人在佛門裡面,發心做了很多好事,並沒有得到好的果報,原因就在此地。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法的基本原則──「三法印」


佛法和佛教不同之處在於,佛法是釋迦牟尼佛說的言教,而佛教則是團體。佛所說的原則以及根本教義是不變的,可是佛教會因環境背景的不同,以及每個人根性的差異,而形成不一樣的佛教。佛法基本不變的原則為「三法印」,是相同的,從釋迦牟尼佛開始到現在,還沒有人能推翻。

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_6508264_1.jpg

學習《金剛經》的真正用途

金剛經教人修福修慧消業,是一部各方面都顧到的完善佛典,無怪乎佛在經中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又說:「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金剛經在中國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經典,是記錄釋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須菩提問答對話的一部經。讀誦這部經的人很多,可是我們往往念過就算了,正和念佛一樣,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又有幾個人心裡存著阿彌陀佛普度眾生不可思議的無邊功德?我想在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如果心中能念念不忘阿彌陀佛普度眾生的不可思議無邊功德,一定更能和阿彌陀佛相應,也更容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佛如此,念經也如此,所以如果我們念金剛經時,能心中念念不忘金剛經的功德,一定更能和佛在金剛經裡講的道理相應,更能得到好處。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0929091120755.jpg

自性本空  念念做主

惠能大師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xresdefault.jpg

千金難買的早知道

百千種計較 ,千萬不要跟眾生計較,
受了侮辱 ,要當做是培福;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45655480386335190.gif

學佛的智慧

不是為了保佑自己,而是為了捨棄自己;
不是讓佛保佑自己多發財,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網站在 facebook 開啟了社群 , 有緣者同結善緣 , 一起精進 .  網址 :

https://www.facebook.com/mjdpu/?ref=aymt_homepage_panel

jpeg.jpg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69396_671032769625522_2108202601_n.jpg

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惠能六祖大師,在《六祖壇經》說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尋菩提,猶如尋兔角」。這一偈名言說明了佛法最高的究竟。講真諦或第一義諦,都是聖人開悟的境界,從凡夫立場來說是高不可攀,且不能完全接受的。但是聖人的境界都是從真理一方面去說明的,必須要透過一切法的空性、一切法的平等無差別性去領悟的。然而相反的凡夫是從世間的相對法、有為法、世俗法來說明才能夠使人接受了解,世間法是講差別相、相對法、緣起的。但在緣起相對法裏面還有一個無為法的真理,這個真理也就是指空相、空性,所以從空性裏面跳出來再看緣起法,就能做到「從空出假,從體而起用」。這也就是天台宗所說即空、即假、即中。所謂是「三觀一心中得」,或者說「三智一心中得」。就是空、假、中的三諦,這個道理在《金剛經》裏也講到,所謂「眾生者、即非眾生、是名眾生」。天台智者大師在慧思禪師門下悟了「三智一心中得」而證悟到「一心三觀」的道理,這是他第一次的開悟。 

平常凡夫都把空、有分成兩段,空就是沒有了,有就是永恆不變的有。把空有分成對立的兩截,因此不是落於常見即是落於斷見。落於常見或者落於斷見卻不能見到中道思想。如一般人或者外道的執著,說人永遠都是做人而畜生永遠做畜生。或者說人死了還是做人,或者說死了就完了。這兩種的執著都不了解緣起的正見,或是說人死如燈滅,或說死了還要做人,這是落於二邊的。佛法最重要的正見是緣起法。但是佛法講緣起法,正如龍樹菩薩在《中觀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智者大師也是從此句話裏面悟到了「一心三智」的道理,這是天台宗所講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佛法的智慧是要觀察人間宇宙的真理,落於有的妄執是凡夫的情見,落於空就是二乘人的固執,菩薩要從空有兩邊的執著中跳出來,不受空、有的困擾,所以在《心經》裏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能這樣的做到才能照見五蘊皆空,也才能度一切苦厄。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毀謗別人

我們處事待人接物,決定要做到隱惡揚善。隱惡,是你自己積了大德,不批評別人,不毀謗別人,別人縱然有過失,不說他;他有善,讚歎他。他聽到會反省,我做錯事情,別人不說,包容我;我做一點好事,都來獎勵。能幫助這個人斷惡修善。這是懷著什麼心?救人的心。一點點小錯事情就批判,好事絕口不提,這是害人。為什麼?讓他起一個念頭,做好事有什麼用,誰讚歎我一句?我一點小毛病,批評的人那麼多,多幹壞事。起了負面的作用,幫助人學壞。幫助人學壞,這是地獄罪業,你能躲得過地獄嗎?所以惡行的過失,一般人天天有。

自己要深深去反省檢點,可能自己天天都有,這很可怕!念佛的人怎麼可以有惡行?念佛的人怎麼可以有過失?念佛的人怎麼可以有煩惱?怎麼可以有染污?這不應該的。尤其是這個法門,叫淨土法門,心淨則佛土淨。我們什麼時候注意到清淨心?我常常提我們的經題「清淨平等覺」,有清淨心,清淨心念佛跟淨土才有感應。煩惱心念佛,造作惡的這種心念佛,沒有感應,只是阿賴耶識種佛的種子,這一生當中不起作用。這個理跟事都要清楚、都要明瞭。

(節錄《2012淨土大經科 註》第149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88935824_o.jpg

什麼是緣起論?

緣起論佛法的根本。緣起論認為世間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為法),既非憑空而有,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靠種種因緣條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歸於烏有,「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的因果定律,稱之為「 緣起 」。

一、緣起的定義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什麼是三法印?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三法印是識別真佛法與假佛法的標準:一切法若與三法印相違的,即使是佛陀親口所說,也是不了義;若與三法印相契合的,縱然不是佛陀親口所說,也可視同說。因為三法印是「印」證佛法真偽的標準,如同世間的公文,憑藉印鑑可以確認公文的真假,因此稱為「三法印」。

三法印的概說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 (1).jpg
無生法忍

「忍」有三種,第一是「生忍」,第二是「法忍」,第三是「無生法忍」。「忍」之一字,非獨是「忍受」之意,還含有「認識」、「接受」、「擔當」、「負責」、「化解」、「成就」的意思。

「生忍」就是「眾生忍」,即使這個眾生罵我、打我、嫉妒我,障礙我,我也能忍。我們初發菩提心,修行六度萬行的法門,其中第三度是「忍辱」。對於辱境現前,你便要修忍耐,就是有侮辱我的眾生現前了,那時你就要忍。我們在世間生活,需要有「忍」的力量與智慧,來認識、接受、擔當、負責、化解人間的榮辱毀譽、百般事端,進而以此成就修行功德。換句話說,成就了「生忍」的修行,我們才能在人間安然生活,「生忍」便是修行忍辱波羅蜜的初階功夫。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65005079497584631.gif

          阿 彌 陀 佛 百 頌

           阿彌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為輯綴。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躲避臨終痛苦那一關

    一般如果我們細心冷靜觀察,在醫院裡面可以看到,一個人臨走的那個樣子,走的時候很安詳,必定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他才有這個相,心行不善的現的都是惡相。你看這個地方講人臨終,識神是第八識,第八識做不了主,阿賴耶識含藏的善惡種子都跑出來了。如果這個人平常是惡多善少,那惡的種子全跑出來了,善的種子沒看到,必墮惡道。如果善惡種子同時都現前,那就不知道最後是哪一個種子引導他,如果是善種子,人天福報;不善的種子,三惡道去了。

現在這個社會,這一切眾生,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我們現在在這個世間,從早到晚,我們反省一下,這一天當中從早到晚十幾個小時,是善念多還是不善的念頭多?這個不能不知道。如果不善的念頭多,現在一口氣不來,不善的念頭就帶我們到三惡道去了,很可怕,這不是小事。我們不想到三惡道,念念是善念,不善的念頭不生、不起,這個好,為什麼要起不善念頭?當然最好念頭統統歸到佛號,念頭才起就把它轉成阿彌陀佛,不讓念頭存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這是最好最安穩最有保障的!

    或起惡念,或起邪見,這都是墮三惡道的。或生繫戀,繫戀是什麼?對這個世間有貪戀愛戀這裡頭大概最多的是親情,捨不得離開。這是為什麼印祖常常開示,念佛人臨終,家親眷屬不要在身邊,在身邊照顧的最好都是蓮友、同參道友,他們懂得。家親眷屬很容易引起他貪戀愛戀,難捨難分,糟了,這就惡道去了,這很可怕。有猖狂,猖狂大概都是墮地獄,作惡太多了,惡習氣統統在這個時候起現行。惡相非一,不是一種,很多,都叫做顛倒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剛經最精華的40句

1.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南懷瑾:佛教化救度了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心裡並沒有說某一個眾生是我度的,絕沒有這個觀念。

2.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