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學 (99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2.jpg

如何進入佛法?

研究佛學應該帶著什麼樣的心情?

以下以四點說明研究佛學的方法: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020091118507792343966.jpg

甚麼是『十法界』六凡與四聖?

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曾感歎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由於這個無明的妄想,使眾生在過去、現在及未來的三世中,不斷在六道中流轉。六道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也就是十法界中的六法界,又稱六凡

另外,佛陀的聖弟子,依各人解脫方式和度眾願力的差異,分為聲聞、緣覺與菩薩。此三者與佛陀合為四法界,又稱四聖。六凡加四聖,合稱十法界,每一法界有各自的特色與因緣果報。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74291526_M.jpg

什麼是佛教說的『世間與出世間』?

出世間不是離開這個世界,跑到另外一個星球。

佛法說有世間出世間,可是很多人誤會了,以為世間就是我們住的這個世界,出世間就是到另外什麼地方去,這是錯了。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就是出了家也在這個世界。得道的阿羅漢、菩薩、佛都是出世間的聖人,但都是在這個世界救渡我們,可見出世間的意思,並不是跑到另外一個地方去。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294832417056.jpg

我們要從何處下手學佛法

我們學習佛法應抱著什麼樣的態度呢?
以下提供四點意見: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391556_899851706718345_1454734903155959011_n.jpg

何謂「教外別傳」?

為什麼稱禪宗是「教外別傳」?禪宗之法脈傳承,始自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百萬人天不解其意,唯獨摩訶迦葉,會佛旨意,破顏微笑。世尊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付囑摩訶迦葉。」從摩訶迦葉為西天初祖,一直傳至廿八祖達磨祖師;達磨祖師觀見東土有大乘氣象,因此遠來中國傳化,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禪宗心法。

禪宗諸祖相傳,只是以心印心;這念心人人本具,超越思惟、言語、分別;故無法可傳,無法可得。所以古德說:「佛說八萬四千法,人人各持一妙根,唯有祖師西來意,不在八萬四千門。」 佛性本具,人皆可頓,當下即是,個個成佛。因此禪宗是不假語言文字、不安立言句的;諸祖傳法,只是印證所契悟的本心而已,沒有什麼法可傳,沒有什麼法可得。故而禪宗一門不在八萬四千法門之內,稱為教外別傳。不過,教外別傳並不是否定、不要經教文字,因為經教也是從佛性當中所流露出的妙有。學人自語言文字中,可以藉教悟宗,因宗明教;藉語言文字為方便,明達本心;契悟吾人當前這念清淨心,無一法可得。所以是不執著文字相,而非排斥文字。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一次講經之前要念《心經》?都是祛魔的,《心經》是祛魔的。玄奘法師,他到印度去取經,在沙漠地帶,一個人,晚上住在那裏,就看到飛沙走石,好象千軍萬馬衝過來了,他馬上就念《心經》,唸了幾遍,什麼都息下去了。所以説《心經》力量很大,不要看輕了。

  四川有一個中學體育老師,他是氣功師,他跑到昭覺寺請上師加持,他什麼原因呢?他説還有一個氣功師跟他一起練的,他説他明確地知道他偷他的氣,但是他沒有辦法阻止他,後來上師叫他念《心經》,《心經》唸了之後,過年了,他又來了,來送禮感謝了。什麼?《心經》一念,他偷不了了。這個我們一般《心經》“哇……”念,好象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從這一點看,《心經》的力量大得不得了,但是要看你怎麼念,你如果馬馬虎虎地念,有口無心地念,當然功效不大。如果你誠心誠意地一心專唸的話,馬上功效就來。

  我們説唸經、唸咒,功效大不大,第一個我們早就説過了,為什麼要修四歸依呢?就是看你信心有沒有,信心沒有的,沒有根的,你這個樹再大,沒有根的,你栽在哪裏,兩天就蔫掉了,長不了果子的。那麼你有根,信根堅定的,那你念的經咒功效就大,第一個還是信心。

  第二個你菩提心有沒有,因為一切經咒都是度眾生,拔苦予樂的,如果你沒有菩提心,你雖然信心是有了,功效只是到這裏為止了,大的功效發不出來了。如果菩提心具足的,真正不為自己,把自己拋開,情願犧牲自己,為一切眾生的。那你念這個經咒,馬上見效。我們看古代了,他們念穢跡金剛什麼東西,力量大得不得了,馬上一些功能都出來了,經上也説的。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pps-13-728.jpg

二諦很深的短文要能深深了悟

聖人心中見到二諦,這個"",就是真理。見到諸法真實性不可得,無常、如幻的本質,就是見到"真諦",在有為法的境界中活動,能夠了了分明一切法的差別相,是男、是女、是美、是醜.....而心中不隨境轉,這就是見到"俗諦"

因此之故,凡夫眾生,不僅沒有見到"真諦",更是沒有真的見到"俗諦"。我們的心,往往遊走在世俗有為的境界,但是我們將一切的境界看得那麼真,因此我們不見二諦。而聖人的心 "如鳥遊虛空,蹤跡不可得",如 "雁過寒潭,雁去影不留"。這樣的境界固然令人嚮往, 但是我們在通往這條路上,放下多少,又付出了多少呢 ?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欲脫六道要知道停靠在何處 ?
佛陀臨終時告訴阿難四歸依,其中之一是自依止,莫他依止。
佛說:「我不攝受眾,亦無所教命。汝當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即應依四念處而行。」

7230002ee41d6615861.jpg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99827558-616332879_n.png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aticcasamuppada-grey.jpg

甚麼是『緣起』?
一切有為法都是因各種因緣和合而成,此理即為緣起。

佛法的緣起觀,非常深廣,佛說“此甚深處,所謂緣起佛法的根本原理是緣起法有人問佛說些什麼法?佛答:“我說緣起。開經偈的第一句話說:無上甚深微妙法。佛法的既無上甚深微妙在哪裡體現呢?就在緣起二字上體現。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0422-zb3.jpg

真理法寶實難遇難逢!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81832069_ab9236ad_34.jpg

「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是什麼意思?

萬法唯識這個萬法是指十法界依正莊嚴,十法界依正莊嚴確實是唯識所變的。識之體就是真如本性,即《華嚴經》講的唯心所現,那個是心性,也稱作佛性真性真如本性,名詞很多。為何佛說一樁事情,要說這麼多名相?這是佛陀教學的善巧,目的是教我們不要分別、執著,只要說的是一個意思,怎麼說都行,用意在破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

識是心起作用。由此可知,心不起作用的時候,稱它作,心起作用就稱它作心跟識是一不是二,我們把它分成兩樁事情就錯了,就不得其門而入。大乘佛法裡常說:入不二法門不二法門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這個境界就是一真法界。如果還有心,還有識,心不是識、識不是心,你還在二,這就入不了一真法界。何時真正懂得心跟識是一不是二,才能入不二法門。這裡的心性,在佛法裡面也叫佛性,也叫真性,也叫真如,也叫本性,名詞太多了。識是心起作用 。由此可知,不起作用的時候,我們稱它作,起作用我們稱它作心跟識是一不是二。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60G2215614.jpg

七處徵心徵無心 知錯認錯真心現

《楞嚴經》是一部說理詳細,修證方法明確的經典。

起因於阿難受摩登伽女的幻術誘惑,即將破戒時,幸而佛陀遙知,及時命文殊持「楞嚴咒」救護方得脫身,阿難回到佛陀座下,涕淚交流,悔責自己一向只求多聞,不務實修,以致定力不足,為魔咒所惑,因此懇求佛陀開示成佛的修持法門。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E4szg6FT6.jpg

解說: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
佛曰:「我不攝受眾,亦無所教命。汝當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即應依四念處而行。」

變,是世間唯一不變的真理。在變動中,我們該以什麼為依止(依靠)呢?佛陀入滅時殷殷叮嚀:「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經典中,佛陀也一再告訴弟子:以自己為島嶼,以自己為舟航。「自依止、法依止」,不是個人式的英雄主義,而是勉勵每個人作自己生命的主人,也就是「尊重己靈」。尊重己靈──觀照生命內在世界,關懷心靈的豐富,一個會尊重自我心靈的人,自然會有著敬重別人的適當行止,他不會因為自己的行為而傷害了眾生,而是遵守秩序法則,讓每個眾生獲得平等的自由。這正是目前我們的社會最缺少的一種生活態度。台灣,在解嚴後既求自由,卻缺法治,缺少共同的遊戲規則,才會亂象叢生,以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如此自私的損害了他人卻不知道!自尊是一切秩序重建的基礎,自尊要先從尊重別人開始,因應外在變局也要適當調整,讓自己生活得有價值、有意義,才能受到別人尊重。面對錯綜複雜的外境,自依止,法依止,是迎向多變未來的一劑良藥。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275537_737270973020479_4970047860070057030_o.jpg

星雲說偈──見法即見佛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金剛經》這是《金剛經》很有名的四句偈,一般佛教徒都能朗朗上口。
我們到寺廟禮佛,用身體禮拜佛像,口出音聲祈求佛的加被,都只是停留在表相的有為法上,並不算真正見到佛。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拜佛、求佛呢?這相當於黃檗禪師說的一段話:「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當作如是求。」當未證悟時,度船對他很重要;一旦到了彼岸,就可以把船放下了,如果還要繼續背著它,反而成為拖累。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h-hoa-sen-dep-nhat.jpg

壽命與慧命

凡夫常常只懂得照顧壽命,不懂得照顧慧命。在生命過程中不斷地與人鬥爭、計較,壽命長只是累積更多惡業罷了。

頻婆娑羅王去精舍拜見佛陀時,人民看到國王來了都起立歡迎,只有兩個人如如不動地坐著,原來他們是兩條龍化為人身。國王很恭敬地禮拜佛陀,但是,看到有兩個人沒有站起來,心裡很不舒服。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1031111756316.jpg

為什麼要念“南無阿彌陀佛”

天天念佛,您知道自己獲得了什麼嗎?您可知道當您的心量大到能包容太虛十方諸國眾生時,您已經沒有必要再擔心您自己跟親人了,您的福德已經恩澤到他們了,聽到您佛號的眾生都成了您的護法呀!所以您心量要大,因為心包的範圍越大,保護您的眾生就越多;要精進不輟,因為您付出的越多收獲就越大!

所以咱們吧念頭放出去“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吧,帶著大願力心、大慈悲心為他們念出“南無阿彌陀佛”吧,他們都在期待您的這“無量光、無量壽、無量覺”的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347861522.jpg
何為「發菩提心」,「菩提」是什麼意思?

要說明「發菩提心」當先明菩提是何義,菩提者梵文稱為bodhi,意譯為覺者,乃斷絕世間煩惱法而成就涅槃之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等,故菩提有三種有阿羅漢菩提、有辟支佛菩提、有佛菩提。何以無菩薩菩提?菩薩雖有大智慧,諸煩惱習氣未盡,故不名菩提,若菩薩能修至八地菩薩位即有等阿羅漢菩提。而佛菩提最高,是無上究竟,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即無上正等正覺。有菩提智者應能柔順忍,能得無生忍(對境心無住或言心不相應),因他們得無學位、智慧清淨無垢,故名為菩提、覺智。

在菩提道路上有五種不同體悟菩提道者,一者名發心菩提,於無量生死海中發心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菩提,此是因中說果。二者名伏心菩提,能折諸煩惱,降伏其心,行諸波羅蜜多(度到彼岸法門)。三者名明心菩提,能觀三世諸法,本末、總相、別相,能分別籌量,得諸法實相,畢竟清淨,是為得般若波羅蜜多行相。四者名出道菩提,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羅蜜,滅一切煩惱,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一切智)。五者名無上菩提,坐道場中斷煩惱習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2.jpg

最難的修行,在親密關係裡!

最難的修行,不是在深山獨處,與人世隔絕;不是在禪坐中,掉入某個境界。最難的修行,是在關係裡。

世間的關係,總是由親近而開始,以淡漠而結束。心和心的距離,在一個呼吸間變幻莫測。近和遠,都產生於一個念頭的力量。而人們並不知道,這個決定性的念頭何時出現!這個念頭出現的時刻,就是因果業力當下的顯現。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