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我的輪迴 ─ ─ 佛教的生死觀
從輪迴的觀點來看,生與死是不斷循環的歷程,正因為靈魂是永恆不滅的,所以在不完美的世界中,以同樣不完美的生命型態,接受永恆的輪迴,正表示眾生所遭逢的痛苦也是無限的。眾生的意欲大多是盲目的,以盲目的意欲指導行為,因此造成了眾生諸多苦難,這盲目的意欲,又可稱為無明,它就是生命之盲目衝動,也是輪迴的原因,因此想要擺脫輪迴無窮的生死之苦,那便只有去除無明一途。一切生命的共同特質,就是對於自我生命的執著與戀慕,這是生命的生之意志,是每一眾生與生所俱的。然而一切煩惱與痛苦也因此而來,因為生之意志是盲目的衝動,因此眾生依此盲目意志而行為造業時,通常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謀求個人的生存、利益與幸福,郤不知因而常常傷害了別的生命﹔眾生皆以自我為核心,於是彼此之間互相鬥爭、傷害,遂不知煩惱業越積越深,不但無益於自己,反使怨憎煩惱日益加多。所以業力輪迴觀的提出,旨在破除以「自我」為中心、為出發點的想法,而以一切眾生為著眼點,透過業力淨化的方式,令生命輪迴朝向善的方運轉。
「涅槃」是什麼?龍樹說涅槃是不可「得」,因為涅槃是不可獲取的對象。涅槃是無可「至」,因為它也不是一個有形體的目標。涅槃不是虛無斷滅的「斷」,也不是永恆不變的「常」,涅槃不像現象界的諸法有其生滅,涅槃是超越現象無生亦無滅的一種精神境界。涅槃不是一種現象「有」,因為凡是現象有,必有壞滅的老死相,從來沒有一個現象有,能夠免除壞滅的老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