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要有的認知

第一,佛菩薩不會給我們賜福,得福、福報是因為我們自己於每一起心動念間,都能秉持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積善行為所種下的善因,才造就了善果。佛菩薩只會以教育、教化、教導眾生脫離苦海,並不以神通力顯現。

第二,因為神通力抵不過業力,每個人所造的惡因、債務、恩怨,不管怎樣總是要償還,這是不滅定律,無法逃避!只不過是看怎樣去和冤親債主和善的調解,得到他的原諒與寬恕。雖然,神通力抵不過業力,但業力抵不過願力,只要肯真心懺悔,誠實發心發下補償大願,願意努力償債,並建立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恭請佛菩薩見證,這樣才能消災消業,去禍得福,身心靈才得以真正的解脫超生,否則苦難災禍絕對倍加累增,煩惱痛苦更是會沒完沒了!

第三,我們拜佛,其實是希望學佛的精神。家裡供佛像,只是為了以佛像提醒自己,矯正自己的行為,並不是讓你祈求願望來滿足自己的欲望。佛經上已很明白的告訴我們:莫犯貪嗔癡三毒,尤其貪毒害人最深,台語不是說:『小貪鑽雞欄』,小小的貪念貪得就足夠讓人變成雞禽獸,從人道人靈降為畜生道禽獸靈,這一劫又不知要受罪難過幾千百年來輪迴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是指這個意思啊!今生能為人是人身難得今已得,怎麼可以不特別小心謹慎呢。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不理解佛教中說的 誹謗佛法會下地獄 的說法,認為和其他的神教一樣是 神的懲罰 ,其實完全不是。關於 誹謗佛法會下地獄 涉及到最基本的佛學常識,如果不知道這個就亂評佛教,就跟瞎子指著太陽硬說是黑洞一樣,會被人嘲笑無知的。
你罵佛,佛會不高興嗎? 佛菩薩會在意你的毀罵嗎?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太小看佛菩薩的深廣智慧和悲願了。佛陀可是完全斷除貪欲、嗔恚、愚癡這些無明的聖者。你還沒張嘴,他早就看穿你的起心動念了!來龍去脈清清楚楚通通透透的瞭解到了。你罵他,他聽到的不是你的毀罵聲,而是看到了你毀罵的起因——無盡的煩惱燃燒,和你毀罵的後果——無盡的苦報輪償。看到你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的苦,佛菩薩都要悲痛的流淚了!還能計較你罵他的行為嗎?他可不像凡夫那樣目光短淺、心量狹窄的!

就因為佛菩薩知道眾生造惡的原因,更知道作惡的後果,所以看到那些因謗佛法的眾生最焦急!救他們出地獄還來不及呢!怎會去因你罵他而讓你下地獄?罵佛誹法損不了佛菩薩一絲一毫,損的是毀罵者自己的福德,折的是自己的命運。這叫——“仰天而唾,唾不汙天,還汙己身;逆風坋人,塵不汙彼,還坋於身。” 

誰也沒本事逼人去地獄,佛菩薩支配不了!上天堂下地獄的選擇權在自己,全憑今生的身、口、意的善惡行。那些下地獄的,是被自己所作的惡業牽引下去的,自作孽不可活啊!說得更深入一點——不管是天界、人道、畜牲道、鬼道、地獄等六道輪回,都是眾生心識業力的感召變現。眾生的惡業造就了適合自己的地獄!這叫: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果報成熟的情況

果報的成熟有三種情況:現世現報、來世再報、生生世世以後再報。 

好比我們種莊稼一樣,有些莊稼一個月左右就可以收穫,有些莊稼幾個月後才可以收穫,有些莊稼甚至要一年後才能收穫,在哪些田裡種莊稼收穫快呢?佛講在福田、恩田、悲田裡播種收穫快! 

福田是佛、菩薩、上師:他們是種福最好的良田,故稱為福田!以他們為對境,無論是修善業,還是造惡業,果報成熟得都非常快,基本上都是現世現報,若是恭敬他們、供養他們,果報非常殊勝;若是輕視他們、傷害他們,惡業非常嚴重。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心情

心情是受自身磁場和外界環境氣場相作用的結果,當你心情憋屈、鬱悶、煩躁的時間,總是抱怨、發脾氣,甚者衝動行為的時間,你的運氣就不好;當你心情特別開心、高興,待人特別和諧,人和人特別融洽,歡聲笑語的時間,這個時間基本可以判斷是你好運的徵兆,可以寬心前進,做事基本上是阻力很小或事事順利。

 

二、夢境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陷在充滿各種污染源的現代人,有著設備多樣與華美潔淨的醫院,卻包裝著一項可悲的事實,現代人百病叢生、病苦不斷。當華麗的現代醫學科技,不再令人眩惑之際,不妨讓我們重拾古老智慧的教導。

 

例如佛陀開示的素食原則,以及西方“醫師之父”希波克拉提斯的素食訓誨等等,二千多年前東西方不約而同的健康智慧,透露著素食與修行的奧秘,是每個追求身心健康者,不能忽略的重大課題。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寄件者 向日葵

日本科學家江本勝的研究,他是認為水透過振動的過程,可以使它內在的本質,也就是粒子,產生波動,因而造成不同的圖像。水不只是一個宇宙大自然的面貌,它也是能感覺的。我們如何能知道水能感覺呢?把水放在電視前面、放在CD旁邊,拿著寫著愛、感謝的中文、英文、德文字放在水杯旁一個小時,水能在低溫時結晶出美麗的圖案;相反的,將寫著討厭、抱怨、吵架的字句放在水杯旁,水結晶竟然奇醜無比。背後的原理是,波動、振動、與共鳴。意思是說,一個開心的情緒,是建立在傳達與接收兩個人的互動狀態中,不一定要說出口,當心有所感,這個波動的頻率自動會傳送出去,對方一定能接受到這個情緒。所以,不用開口,卻能知道對方是喜歡自己、還是討厭自己。這和我們說的第六感有相通之處嗎?或者和我們說的感知相近嗎?很有意思的是,若這道理可成立的話,微觀世界和具象世界之間是存在著緊密的連結,內心所感和外在環境之間也存在著不可分的關係。當我內心喜歡他,生活中相處的對方也會感受到我喜歡他;當我不喜歡某個環境,那個環境也會展現出我不喜歡的樣子讓我看到;因為起著關鍵變化的不是環境或對方,而是自己的心。至少當我發現這則水結晶的圖片時,覺得生命真是奧秘。世界之大,取決於心眼之大。而我們體內有70%都是水呢水分佔人體重量的60%-70%,地球表面積有70%被水覆蓋,這些水接收到我們人類給予他們的善念還是惡念的訊息呢?
人的身體和地球生態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和尚與小和尚結伴下山去鎮上購買寺院一周必需的糧食。

去鎮上的路有兩條:一條是遠路,需繞過一座大山,趟過一條小溪,來回近一天的路程。

一條是近路,只需沿山路下得山來,再過一條大河即可,不過河上只有一座年久失修的獨木橋,未知哪天會橋斷人翻。

大和尚和小和尚自然走的是近路。他們輕鬆下得山來,正準備過橋,突然細心的大和尚發現獨木橋的前端有一絲斷裂的痕跡。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得人身聞佛法,你的目的何在?---淨空法師

我們這一生,佛說得很多,得人身聞佛法,你的目的何在?佛在經上說得很清楚,不論宗派、不論法門,佛領導我們、帶我們走的路就是一條,一個方向、一個目標,離苦得樂。哪裡苦?三途苦、六道苦、十法界苦,離苦是離十法界,那真的是離苦得樂。

脫離六道輪迴,這是方便法,不是究竟,脫離六道輪迴,就是告訴你,你永遠不會墮三惡道。你在六道裡面,雖然能夠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到了還是要墮三途。所以佛講三界統苦。脫離六道,這是小果阿羅漢,不是大的果報,小果,就是告訴你說你不墮三途,你不再造貪瞋癡。貪瞋癡慢疑斷掉了,不是伏斷,是真斷。明白這個道理,就曉得,我們修什麼?就修這個。你還要爭名、還要爭利,這是跟佛教誨一百八十度的違背;佛叫你把它擺脫掉,擺脫掉你成就了。你還天天在爭,你爭這些東西就是增長貪瞋癡慢疑在其中,你對世出世法都懷疑,所以你才搞貪瞋癡慢,分別執著嚴重的在增長、在提升,這就錯了。你不是佛的眷屬,你是魔的眷屬,修得再好,積功累德做多少善事、善行,你是阿修羅的眷屬,你是羅剎的眷屬。簡單的來說,佛是以清淨心為宗旨;羅剎就以好勝、好強、競爭,以這個為宗旨。我們要學佛,就要把這些不善的習氣統統淘汰掉。

在今天的社會,你這樣的做法,一般人看到,你這個人沒出息,阿Q精神。我就是這個例子,初學佛的時候處處都讓,總是吃虧,出家之後也是如此。所以我的朋友、同學、認識我的人,出家之後包括悟字輩的這些同修,他們怎麼批評我?淨空法師只會講經,除了講經之外他一無所能。一生都受別人擺佈,都被別人控制,一點反抗能力都沒有,我是這麼一個人,他們批評得一文不值。到這麼多年來,慢慢的對我有了點信心,看出因果報應上的一樁事情,那就是什麼?吃虧有福。你們處處佔便宜,我處處吃虧,吃虧的人後福無窮,這些人他們看到了。難得,現在對我另眼相看,證明古人講的「吃虧是福」。你不肯吃虧,福報從哪來?有些人這福報是前生修的,我前生沒修福,我的福報是這一生修的,學佛之後修的,沒學佛之前不知道!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