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從何來,死從何去,人為什麼活著?

 

人活在世上,總是在充滿著迷惑的狀態下生活著:既不瞭解自己,也不能真正的認識世界。試問你們知道「我」是誰嗎?這個問題看來很簡單,有人可能會不加思索的回答,「我」就是我。其實這是一個很深奧的問題,你以為「我」是我,請問你究竟以身體為「我」,抑是以思維為「我」呢?倘以身體為「我」,身體乃四大假合,四大解散「我」在何處;如以思維為「我」,思維乃建立在經驗及概念上得以延續,並無獨立可言。足見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所以在西方哲學中的最高名言是:認識你自己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執著欲望帶來的痛苦

 

佛經稱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是欲界,欲界的最大特點就在一個「欲」字上,可以這麼說,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是生活在強烈的欲望中。欲是什麼?欲是生命內在的希求。有從生理上發出的,也有心理上發出的。因此,欲望有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這兩個方面。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昨夜得一夢,夢中一團空;
朝來擬說夢,舉頭又見空。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帝給我們容貌,但嘴臉要自己塑造  
 
曾經有一位愛情文藝作家在演講時,表示世界上有三種人:
 
第一種人:看起來不美,相處久了就覺得她()越來越美。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無罣礙故,無有恐怖,瀟灑自在。

 

在唐朝有位叫懶殘的禪者,由於他修行上的造詣遠近聞名,有一天,皇上派了使者來請他,此時禪師正在山洞中烤芋頭吃,使者宣讀了皇上的聖旨,禪師睬也不睬,時值冬天天氣很冷,禪師凍得流著鼻涕,使者見狀,勸禪師擦去鼻涕,禪師說:我沒有工夫給俗人揩鼻涕。禪師有首寫照自己生活的詩,可見他的瀟灑自在。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懺悔道場,從心建立

 

在平凡的人生中,自我約束行為、自我反省,把好的形態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就是「精進」。

人若無所事事,只想著:痛啊!苦啊!那麼時間只是平白地過去,痛苦反而更加嚴重。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十度修煉  

1 忍得住孤獨  

人生想要獲得成功,必須忍得住孤獨,尤其是在人生旅程,很多時候為了達成目標,可能別人在休息時,我們還一個人在默默無聞的付出,這種過程是非常孤獨的,但如果能挺得過去,我們將會比別人取得更大的成功。  

2 耐得住寂寞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憂鬱症的治療,鄧惠文醫師提出四點建議:

 

1. 藥物治療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