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代人的明心見性 (1/2)


讚嘆、嚮往「單純、謙虛、浪漫、主動、認真、由衷」 

    每個人都可以在心裡面問自己是不是一個很單純的人,如果答案「不是」的話,我相信我們還是很嚮往自己是一個很單純的人;也可以問自己是不是一個由衷的人、認真的人、主動的人、謙虛的人、浪漫的人,相信答案也都一樣。 

在心裡面常常為自己許下那一種願景:「做一個單純的人、認真的人、由衷的人、主動的人、謙虛的人、浪漫的人。」也在心裡面經常讚嘆:「單純最美、由衷最美、認真最美、主動最美、謙虛最美、浪漫最美。」 

常常讚嘆,常常嚮往,我們的人格就會越來越接近這六種面向,越來越具有這樣的氣質。我們不怕別人不單純,不怕別人不由衷、不認真、不主動、不謙虛、不浪漫,只怕自己不單純、不由衷、不認真、不主動、不浪漫、不謙虛。  

看到別人不由衷、不單純,自己唯有更單純、更由衷;

看到別人不認真,自己唯有更認真,

自己美麗不會因為別人的齷齪而受到任何的傷害。相信別人的齷齪、別人的不好看,並不是他的本意,而只是身不由己。當他們看到我們很單純的時候,當他看到我們願意幫助別人單純的時候,他很自然的會有一種感動,這就是人性。 

「明心見性」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是很遙遠的事情,但在實際生活上,明心見性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佛法並不遙遠,佛法就在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的單純裡面;就在我們每一個對話的由衷裡面;就在我們做每一件事情的認真裡面;就在我們所有人我對待的主動裡面。我們真的可以做一個很主動、很謙虛、很浪漫的人,這樣子就是相信了。相信我們的心真的就是這個樣子,相信了、明白了,就真情流露了。明白了我們的心都是佛陀的心,然後真情流露,就叫做明心見性。

「見性」就是真情流露,「明心」就是明白每個人的心都是佛陀的心。只有佛陀的心才是我的心。沒有佛陀的心,就叫做失念(失去了正知正念)。 

只有佛陀的心才是我的心,這樣就是莊嚴!
  認識到自己的心就是佛陀的心,就是認祖歸宗,就是莊嚴。

整個生命就因為這樣的認識而莊嚴起來,然後真的願意用佛陀的心來對待別人和自己。要實踐六度波羅密,就是只管單純由衷的一路走下去,不能想太多。一想,就不容易了。 

只管單純、只管由衷、只管認真就好了。單純需要想嗎?不用!由衷需要想嗎?不用!認真需要想嗎?不用!主動需要想嗎?不用!謙虛要想嗎?不用!浪漫要想嗎?不用!這些都是不需要想的。 

就是去做!做了就對了!越做就越有心得,就越有信心

【問答篇】

學生問:太太不贊成我參加聖脈的活動,所以像今天的禪修活動,我跟太太撒謊說是要去公司開會。因為我深怕太太的不高興,但是我很疑惑自己是不是不夠由衷?

導師答:你很由衷的為彼此設想啊!把聖脈當成公司的一部份,那就繼續開會啊。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們以前在你們公司有安排聖脈的聞思班,現在只是聖脈聞思班換個地點,聖脈聞思班仍是你們公司外包的的教育訓練部門,這樣就好了。

因為我們已經試過,有些事情我們又不能替你做。本來我們也是講過說要跟太太坦白,就是做一個很單純的人,真的很願意跟她坦白,真的很願意跟她說:「我只是去學習如何讓自己單純、如何讓自己由衷。」因為你太太第一個的反應是:「學說話不用去那裡學,在家裡學就可以了;學由衷不用去聖脈學,在家裡學就可以了;學認真不用去聖脈學,在家裡學就可以了。」曾經跟老婆這樣子告白,但是她的回應卻不接受。

真正的快樂來自六度

學生問:很嚮往同修之間培養出來的感覺,嚮往可以做很由衷、很單純的人,可是發現自己做不來時,就會退縮,也許就會離開。他們會離開是不是已經放棄了那種嚮往?如何再去呼喚他們對生命的嚮往?

導師答:缺少的是欣賞的心、缺少的是信心。因為不會欣賞,所以心情不好,因為心情不好,所以不會欣賞。要想辦法讓自己的心情好。

學生問:老師指的是對聖脈同修的展現不會欣賞,還是在生活周遭的部份不會欣賞?

導師答:都有!主要是他的心情沒辦法好起來。他的心情是依賴六度以外的東西,他的快樂不是因為他的單純、由衷、認真、浪漫、主動、謙虛來的,所以當他不快樂的時候,他就沒辦法繼續下去,因為他的快樂本來就不是來自這六度波羅密。如果他的快樂是因為他要到了他要的東西才能快樂,那他常常會有很多東西要不到的,他就不快樂了。這是一個生命的轉向,生命快樂的來源到底是什麼?!可以問他:「你想要做一個單純的人嗎?你覺得單純是美嗎?」就這樣子問!

學生問:不斷的呼喚他,你嚮不嚮往做個很單純的人、謙虛的人?

導師答:他有可能說我有生活上的壓力、經濟的壓力、分期付款的壓力這等等。但是六度對這些壓力會有紓減的助益啊!沒有妨礙生活上、物質上的更上一層樓!

「靜」與「淨」

學生問:我要如何判斷我是在趨樂避苦,還是我已經離苦?因為當見苦時,我不覺得有那麼苦。

導師答:打坐的時候靜得下來嗎?

學生問:有時候可以!

導師答:對啊!有時候不可以。那就知道了。

學生問:所以是看不同的事件嗎?

導師答:對!可不可以隨時隨地靜下來,就可以看得到自己是不是趨樂避苦。靜不下來,一定會趨樂避苦。

學生問:可是當事件發生或挫折發生的時候,我不覺得苦…

導師答:隨時要靜得下來檢查。靜不下來就是在趨樂避苦。「靜」是檢驗儀,先靜了,再進一步檢驗「淨」。「淨」就變成你的一舉一動真的是佛菩薩的動作,檢驗的難度稍高了。

第一個是「靜」,心靜得下來嗎?
第二個是「淨」,我們所有的行為都是佛菩薩的行為嗎?如果是基督徒的話,就要問他所有的行為都是主耶穌基督的行為嗎?

離境不是逃避,是為了讓能量轉正

學生問:有些境界,我們沒有辦法面對,所以就會離境,而離境是為了準備再去觸。會不會當我再去觸的時候,那個境已經不了?我會覺得有一點遺憾。

導師答:好像你被吵了半天,突然聲音不見了,你會一點遺憾。是這樣嗎?

學生問:就是我們再去觸它的時候,那個境界已經不在了,所以不知道我們有沒有那個能力再去面對它?

導師答:不用擔心!境界會來的,就一定會再來。一定會有機會,不用擔心,不用遺憾,輪迴就是一定會再來的意思。

學生問:只要這個問題我沒有去面對、跨越,它就會在我的人生反覆出現?

導師答:對!你不用遺憾不用遺憾上一次的離境。

學生問:重點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願意用法來鍛鍊我們的能量出來?

導師答:法是不用想的。就是知道,然後去做,就這樣而已!

學生問:我常常希望在工作當中能夠跨越,可是遇到工作上的壓力的時候,我就會想要退。我如果選擇離境的話,是不是就沒有在面對我自己?

導師答:我想離境要當作累了,要休息。休息就是離境,不要把離境看成要逃避。休息不是要逃避,離境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多、更正面的能量來面對。因為不離境,你可能會釋放出負面的能量,反而把事情弄糟了,離境是為了讓能量轉正,不是逃避。離境不是逃避。

離境,就像肚子餓了去吃個飯,口渴喝水,喝個水都是離境,不然的話,工作壓力一來,忙,又憋尿,又不吃飯,又不喝水,像個人嗎?有很多人是個這樣子,工作壓力一來,主管一直在催,要求這個、要求那個,真的忙得沒有空吃飯,連喝水都沒空。這樣當然要離境啊!

聖脈六度就是向解脫的橋樑

學生問:傳統佛教講的六度好像很有它的次第,或者有它的對治性。持戒、忍辱、智慧、慈悲、精進、禪定,如果勉強要去配,好像不容易。有沒有順序?彼此之間有沒有一個次第,我們聖脈的六度只是一個方便的比喻嗎?還是這是一種…

導師答:很認真的說,就是這六個~解脫到彼岸!

學生問:不是七個、五個,就是這六個?

導師答:對!就這六個,但你要加一個欣賞波羅密也可以。我們真的覺得這六個是度彼岸的,是解脫的橋樑、津梁,它真的是非常重要,甚至會比傳統佛教講的六度波羅密還要重要。傳統佛教也不是只講六度,六度只是流傳較廣的說法。

學生問:有時候也聽過天真。不是嗎?

導師答:對!你也可以加天真波羅密。基本上我們是用六度,事實上傳統也不是六度而已,它也有十度、十二度,都可以的。就像十二緣起在佛經裡面也不是只講十二緣起,它也有五緣起、九緣起,不一定是十二緣起,那是個習慣性的講法。真的懂了法以後,根本不在乎到底是幾個。重點是怎麼下手,下手就懂了,就融會貫通。十二也好、九也好、五也好,通通一樣。因為語言是一下子可以濃縮,一下子又可以開展,一下子一個可以分三個,三個又可以變一個。純粹是為了不讓人家混淆,才通通講六度。

六度的順序,第一個是單純,第二個是由衷,第三個是認真,第四個是主動,第五個是浪漫,第六個是謙虛,也就是首先我們要做一個單純的人,單純就是有信,相信有心就有情,有情就有義。很單純的人才能夠這樣相信的。因為我們常常擔心對方無情無義,擔心怎麼辦,想要不斷確定對方是不是真的有心。

說話的藝術

學生問:剛提到的六度波羅密,是不是每天佈達一個或兩個就好?如果今天整個六度都要做到,焦點是不是會模糊?

導師答:我們的焦點是這兩天可以改進,可以改過的。日記是改過遷善,遷善是導向好的方向。

日記要寫這兩天有什麼過失可以馬上改掉的,不要寫一個月後才能改的,也不要寫一年後才能改的過失,寫這兩天就可以改善的。

懺悔的意思是「不二過」,日記就在寫我如何能夠不二過。這個「過」,不管多小,就是把它改掉。改掉以後才有喜樂,並寫下你的喜樂,分享你的喜樂。改掉過失有一種好像傷口結痂脫落的舒服感,不用再去擔心那裡還會化膿,還會流血。

學生問:如我現在要從六度波羅密來加強,第一個是不是從單純下手?

導師答:對!那只是一個檢定。所謂過失,就是你超過了界線。該做而沒做叫「不及」,「過」就是不知量,做過頭了。練習說話,有沒有辦法講一分鐘的話都非常的精簡,從頭到尾,都非常由衷。

譬如我打電話給一位朋友,給自己三分鐘練習講話,從頭到尾都很由衷、都很柔軟,這是種訓練方式。給自己三分鐘,時間到,找個理由把電話掛掉,然後靜下來看這三分鐘,有沒有從頭到尾都很柔軟。有辦法一分鐘柔軟就只講一分鐘的話,有辦法兩分鐘柔軟就講兩分鐘的話。我今天要訓練三分鐘,表示兩分鐘內也沒問題,每次跟人家講話就是三分鐘。

都在練習三分鐘的講話,很精簡、很有力的表達,這裡面又通通有六度波羅密。三分鐘內講話都具足六度波羅密!如果不具足就是「過」,就是「失」,就是「不及」,就是過猶不及。就這樣訓練自己。

有位同修說來聖脈就是學習三分鐘講話,不一定要三分鐘,你也可以訓練四分鐘、五分鐘講話,就是要有一個量度、時間來做標準。這三分鐘從頭到尾我的語氣都非常柔軟、篤定、謙虛,用這幾個六度來檢定,這樣子來檢定,就知道有沒有進度!

學生問:從我們現在看自己過猶不及的練習,這裡面就已經涵蓋了六度波羅密?

導師答:只要你做到。比如你今天跟人家講了三次三分鐘,這三分鐘你都做到六度,你會很喜樂。日記就分享這種喜樂,以後你講話會很厲害的。

學生問:如果對方講話很冗長,那我們就是要拿出由衷的決心,主動來引導他?

導師答:不妨說我們現在都在推廣三分鐘講話的練習,把這三分鐘講話介紹出去。幫助對方說:「以後你會發現你三分鐘講話會很多人注意聽,講話只要超過幾分鐘,對方的注意力就開始渙散了。」就分享這種經驗,我想他也會樂意聽的。



台北如來禪‧大卿導師主講 
 http://www.dharmalineage.org/Docs/%E6%98%8E%E5%BF%83%E8%A6%8B%E6%80%A7.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