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經的本文雖只有二百六十個字,但此中包括很多重要的佛教教理與修行方法,例如五蘊歸空就是一種悟入本心的方法。又例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三者分別與佛教的假、空及中觀有關。又此中所說的十二因緣及四聖諦都是佛教的重要教理。其中講到「空」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更是佛教的名言。此外,心經中也講到六塵、六根、十二處及十八界等佛學中常見的名詞。因此,二百多個字的心經,其中所含的義理非常深奧,不是一般以意識心解經就能說清楚講明白的。

本師佛對十二因緣之開示:(雜阿含298 經):「佛告諸比丘,我當說緣起法……,彼云何無明?……不知三世、內外、因果、四諦、不知三寶,不知根塵……痴闇即無明。云何行?身口意行。行而有識,即六識身。識而名色,即四大與四陰。名色而有六入,即六入處,即眼入處以至意入處。六入而有觸,即六觸身,即眼觸乃至意觸身。觸而有受,即苦、樂、不苦不樂受。受後有愛,即欲、色、無色三愛。愛而取,即欲、見、戒取與我取(四取)。取而有,即欲、色、無色三有。有後有生。生異類眾生,於中得陰、得界、得入與得命根。生而有生死,老而白髮……,死而命終,暖離色身。」(以上為大略,有興趣者請看原文。)說明:
(一)無明:即無始無明,由此如幻生出各種業障,使人不知三世、三寶等,真如因此無明幻生第八識。
(二)行:起心動念而幻生第七識,由此而有身口意諸行進而反熏生諸識相。
(三)識:即六識(眼、耳、鼻、舌、身、意)。
(四)名色:第六識記錄六根與六塵之相互作用而累積各種名相符號即成名色。此包括五陰諸相(四大為色陰,名為其他四陰)。
(五)六入:是六種入世間之處,約在細膩身或中陰身階段,是六種「精神器官」。
(六)觸:六入接觸六塵(經六觸身)。
(七)受:三受,即苦受、樂受與不苦不樂受。
(八)愛:第六識與意根之作用。愛即對三界之愛,即貪愛三界之某一界,也就是喜愛六道之某一道。
(九)取:四取,中陰身對三界塵境之貪著而生,即:貪著投生道之五塵境界而生欲取。
見取是妄見該道之境界而生執取。
戒取是妄求能投生於該道。
我取是妄認我已在該道。

(十)有:妄以投生道(即三界六道)為實有。

(十一)生:投生該道而得有五蘊身(陰),得依報(塵)與正報(得界得入)及得命根(肉身)。

(十二)老死:肉身由老化而終至死亡,死亡是體溫消失。(暖是指人的體溫。)
由無明而有行,…而有老死。稱「正觀」或「順觀」,順觀稱「流轉門」,因為發生輪迴之理。
由有老死因有生,…,因有無明,稱「逆觀」,逆觀稱「還滅門」,由反省可解脫:即無明滅則行滅,…則老死滅(盡之義)。

釋尊在菩提樹下觀十二因緣而開悟成佛,在雜阿含293經有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在「過去、現在因果經」有敘述佛陀開悟之經過。「爾時菩薩(即當時尚未成佛的釋尊)觀眾生性,以何因緣而有老死,即知老死以生為本,若離於生即無老死。又復此生不從天生,不從自生,非無緣生,從因緣生,因於色有、欲有、無色有業生,又觀三有業從何而生,即知三有業從四取而生,又觀四取從何而生,即知四取從愛而生。又復觀愛從何而生,即知愛從受而生,又觀受從何而生,即知受從觸而生。又觀觸從何而生,即知觸從六入而生。又觀六入從何而生,即知六入從名色生。又觀名色從何生,即知名色由識而生。又觀識從何而生,即知識從行生。又復觀行從何而生,即知行從無明生。若滅無明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生滅則老死悲憂苦滅。如是逆觀順觀十二因緣,第三夜分破於無明,明星出時得智慧光,斷於習障成一切種智」。

肆、緣起論:探討有情眾生的起源,大多以十二因緣為主,包括:真如緣起、業感緣起、無明緣起及法界緣起等。

伍、十二因緣顯示眾生由空如幻而起之順序:
空→無色界→色界→欲界(見末頁表)

陸、十二因緣表出各界眾生「心的狀況」,例如無色界眾生的識心是在第七識與第八識,其前六識大多不起作用。
輪迴的狀況由發生當時心的狀況而定。一般凡夫大多在老死與六入之間,也就是死亡後就到六入(即中陰身)的狀態,然後再「生」。若破無明則可解脫。

此外,十二因緣也顯示修行的狀況,在修行中(如經由五蘊歸空或耳根圓通):若空六入則進入色界天(四禪定),若空六識則進入無色界天(四空定),若空第八識後才有機會入「空」。


藥師山 紫虛居士
http://city.udn.com/50655/325654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勤學佛堂  的頭像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