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淨界法師開示 (32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華-002-b-a.jpg

學習《法華經》,主要要掌握兩個重點

第一個,什麼是佛陀真實的智慧;

第二個,什麼是佛陀圓滿的功德。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把「空假中」三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如何把「空假中」三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大乘佛法把所有的智慧,尤其天台宗把所有的智慧分成空、假、中三觀。在日常生活的操作當中,我們遇到一件事情要抉擇、要判斷的時候,它是先修空觀的,就是離相清淨

按照天台的思想就是說,遇到事情,你的心不能去在乎那個相狀。因為你一旦執著相狀,相狀會生滅,會變化,會牽動你的情緒,你就會愛憎取捨,你就很難處理了。因為你動了情緒,就會牽動業力,這個問題就很複雜了,就沒法子處理了。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 拷貝.jpg

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輪迴頓息。

第六意識為眾惑之門:一念迷生死浩然。

第六意識亦為眾妙之門:一念悟輪迴頓息。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觀宜廣,事修宜專。― 上淨下界法師

理觀宜廣,事修宜專。 上淨下界法師

大乘佛教,有很多的法門可以來修學。古德把整個大乘佛教的修學分成兩個重點:一個叫作理觀;一個叫作事修。不管你是什麼法門,就理觀跟事修兩個重點。理觀是屬於對真理的觀察,事修是法門的實際操作。

理觀跟事修的關係,古人有一句話講得很貼切,說是理觀宜廣,事修宜專,這是一個操作原則。我們剛開始觀察人生的道理,要廣泛地學習,因為你對人生的解讀、對人生的瞭解,影響到你內心的一種覺悟的力量,這個我們前面講了很多。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為什麼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我們平常當然理觀不礙事修,理事圓融,你該拜懺還拜懺,該調伏粗重煩惱還調伏,但是你永遠要知道,你心是住在一個無相的真如,是無所得的。你不是想要得到什麼東西,你不是透過拜懺去得人天福報,去得到什麼東西,你只是透過這個拜懺來開顯自性的功德,人生只是自我完善。

可能你平常事修的成分會多一點,但是到臨終的時候,其實臨終的開示,嚴格來說臨終不是到了躺在床上才叫臨終,不是這個意思。你應該在死亡前一兩個月,你就叫臨終了。你自己也知道,差不多了,這個時候你就要收心了,慢慢慢慢調整心態,把心慢慢慢慢地調到真如的因緣裡面來,就是要慢慢回家了。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事情會後悔,就是因為反應太快。

很多事情會後悔,就是因為反應太快。

當我們正念真如:

第一個「安住力」,把心帶回家佛家,不迷不取不動。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