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理觀宜廣,事修宜專。― 上淨下界法師

理觀宜廣,事修宜專。 上淨下界法師

大乘佛教,有很多的法門可以來修學。古德把整個大乘佛教的修學分成兩個重點:一個叫作理觀;一個叫作事修。不管你是什麼法門,就理觀跟事修兩個重點。理觀是屬於對真理的觀察,事修是法門的實際操作。

理觀跟事修的關係,古人有一句話講得很貼切,說是理觀宜廣,事修宜專,這是一個操作原則。我們剛開始觀察人生的道理,要廣泛地學習,因為你對人生的解讀、對人生的瞭解,影響到你內心的一種覺悟的力量,這個我們前面講了很多。

就是說,雖然我們現在業障深重,雖然我們現在一個人能夠利用的時間非常短,而我們要處理的問題相當的複雜,因為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們長時間在三界裏面流轉,已經把我們的內心世界搞得非常的複雜,然後才來學佛。

所以我們必須要去處理過去生所留下的問題,這是我們不能避免的。我們必須對過去生所做的每一件事、所留下的痕跡來負責,你跑不掉的。所以我們利用短短的幾十年,要處理無量劫留下的問題,你就知道時間很緊迫了。

我們現在能夠做的就是,在內心當中產生一種覺悟的力量,就是我們前面說過的安住力、調伏力、引導力。這三種力量從淨土宗的角度來說,更加重要。因為臨命終的時候,你沒有太多時間思考了。

合理地推論,臨命終的時候你一定是內憂外患。臨命終的時候,很少有人是心平氣和走的,大部分都是內有妄想的干擾。你真的是不想離開你這麼熟悉的人事的世界,這個世界你好歹活了八十年、一百年,不管你滿不滿意,至少你結了很多的緣,突然間離開,難免不捨。

所以你內心的妄想愛取的妄想不斷地衝擊你;外患你無量的生死業力要跟你算帳了。臨命終算總帳的時候它不跟你客氣的。我們平常叫作創造業力,累積業力,臨終的時候它是全部起現行。欸,我什麼時候造了這個業?已經不知道了,但臨終它絕對不會放過你。

所以在臨命終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合理地推論,都是內憂外患。那麼這個關鍵的時刻,誰能夠在內憂外患當中走出一條光明的道路,誰能夠產生一種反轉的力量,誰就成功了!

https://www.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photos/a.1602539563313910/1786180911616440/?type=3&locale=zh_CN&paipv=0&eav=AfbkN9MpoR1NMcH0_zEvgiJOfZHYHyo0JnLWSyO0uw7eJEYi6D7tHDgoEftd52-AdVk&_rd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勤學佛堂  的頭像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