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
學佛的人要自覺,什麼叫自覺?離心意識,這就叫自覺。離心意識是怎麼離法?假如我們在生活當中,處世待人接物,我們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這就叫離心意識,這叫自覺。
所謂離心意識,這個意是分別,識是執著,心是落印象,這是真正的功夫!諸位想想,你能不能做得到?不容易。你每天敲著木魚念經、拜佛、磕頭,那個都是裝樣子,裝模作樣的,樣子裝得再像,心裡面不作功夫,沒用處!
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
學佛的人要自覺,什麼叫自覺?離心意識,這就叫自覺。離心意識是怎麼離法?假如我們在生活當中,處世待人接物,我們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這就叫離心意識,這叫自覺。
所謂離心意識,這個意是分別,識是執著,心是落印象,這是真正的功夫!諸位想想,你能不能做得到?不容易。你每天敲著木魚念經、拜佛、磕頭,那個都是裝樣子,裝模作樣的,樣子裝得再像,心裡面不作功夫,沒用處!
淨空法師:因果是幻相,十法界夢醒,就能隨類現身。
《涅槃經》曰: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滅諸煩惱,就是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是滅的意思,涅槃的意思。離,就是度的意思,諸有,就是三界,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有什麼?有因有果。 你有欲界的因,就有欲界的果報,有色界的因,就有色界的果報,有無色界的因,就有無色界的果報。從果上下手,解決不了問題,一定要從因上解決,因心沒有了,果報就不現,果就滅掉。 因為三界六道是幻相,不是真的,比喻夢幻泡影。《永嘉證道歌》就說得很好,夢裡明明有六趣,六趣就是六道輪迴。覺後空空無大千,覺悟就好像醒過來,醒來之後夢境沒有了。 如果真覺悟,把見思煩惱放下,六道就不見了。六道不見,出現什麼境界?四聖法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淨土。還不是究竟,為什麼?沒有脫離十法界。脫離六道,十法界上面四種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你沒離開,還得放下。 再把分別放下,才能從聲聞、緣覺提升到菩薩,從菩薩提升到佛。到佛,一定要把無明煩惱放下,放下才能脫離十法界,(四聖)法界也不是真的,六道是夢中之夢。 脫離十法界,一真法界現前,回歸一真。可是《華嚴經》說,還有四十一個位次,位次從哪裡來?無明煩惱斷了,也就是對世出世間一切法,再也不會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叫無明煩惱。不起心動念,哪來等級? 不起心不動念,是真平等境界現前,起心動念就不平等。真平等,為什麼佛還說四十一個階級?清涼大師在《疏鈔》,也就是註解裡告訴我們,這些說佛也可以,說法身菩薩也可以,他們無始無明雖然斷了,習氣還在。 於是我們明白,四十一個階級,是無始無明習氣厚薄不一樣。剛剛破無明煩惱,當然習氣比較重一點,(無功用道純熟),習氣就薄一點。習氣厚薄,與自己修行或度他毫無障礙。 所以《華嚴經》初住菩薩的智慧、德相,跟究竟果位的諸佛如來沒有兩樣,初住就成佛了。就像〈普門品〉描繪的觀世音菩薩,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以佛身得度,他就現佛身,應以菩薩身得度,他就現菩薩身,他能夠隨類現身。
本文節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120集
「自性本空」是甚麼?
「正道」,《三藏法數》裡頭說,「謂佛所說之經,旨意深奧,無作無為,無行無得,自然合道,是為正道。」這個意思簡單的說,佛與法身菩薩他們證得自性,佛家常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們所說的是自性裡頭自然流出來的言語,這是正道。
我們凡夫,思想、言論不是從自性流出來的,是從阿賴耶流出來的。阿賴耶是妄心,自性是真心,真心流出來的言語是正道,妄心流出來的言語就有很多錯誤在裡頭,不能講正道,有偏有邪,偏離正道,違背正道。所以從心性流出來,旨意深奧,旨是宗旨,重要的教導,意思很深很廣。無作無為,無行無得,為什麼?
「阿賴耶識」是甚麼?
佛法講是八識,八識是妄心。八識是怎麼回事情?要說起來就很費事,相宗的典籍最富,說得很清楚,那真正是世間最究竟、最圓滿的心理學,我們略略的了解它的性質就得受用。阿賴耶含藏習氣種子,你經歷的事情會記住,那什麼原因?你所經歷的事情,阿賴耶是個倉庫,是個資料室,全部都在資料室列成檔案,無量劫來你起心動念都有檔案,在你阿賴耶識裡頭含藏著,有的時候年代久了,自己都不記得,可是檔案在那裡是清清楚楚。
起心動念,阿賴耶識裡頭都已經做成檔案,比電腦可靠,電腦電源斷了它就沒有,阿賴耶識永遠不斷,這是我們要曉得。你知道之後你會寒毛直豎,真嚴重!以為自己動一個惡念別人不知道,你錯了,你那個檔案實在是清清楚楚,怎麼抹都抹不掉。你知道,知道的人很多,為什麼?明心見性的人都看到。
「自性本空」是甚麼?
「正道」,《三藏法數》裡頭說,「謂佛所說之經,旨意深奧,無作無為,無行無得,自然合道,是為正道。」這個意思簡單的說,佛與法身菩薩他們證得自性,佛家常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們所說的是自性裡頭自然流出來的言語,這是正道。
我們凡夫,思想、言論不是從自性流出來的,是從阿賴耶流出來的。阿賴耶是妄心,自性是真心,真心流出來的言語是正道,妄心流出來的言語就有很多錯誤在裡頭,不能講正道,有偏有邪,偏離正道,違背正道。所以從心性流出來,旨意深奧,旨是宗旨,重要的教導,意思很深很廣。無作無為,無行無得,為什麼?
念阿彌陀佛的利益
佛教導我們念這一句佛號,就將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都唸到了,一句也沒漏掉,在佛法裡可說是大總持法門。 總持就是現在所講的總綱領、總原則,「南無阿彌陀佛」是整個佛法的總綱領、總原則。 我們受持這一個總綱領、總原則,發願求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決定成就,決定得生。這是佛的名號簡單的解釋。
蓮池大師曰: 專持阿彌陀佛名號,優勝持往生咒;亦勝持余咒,亦勝一切諸余功德。勝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萬遍,則見阿彌陀佛;持名則一日一夜,即佛現前。咒云:晝夜六時,各誦三七遍,能滅五逆等罪;持名則至心念佛一聲,即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勝持其他諸咒:專持名號,即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以十念得生,生即不退,威靈不測,大神咒也。一心不亂,斷無明,見自性,大明咒也。往生極樂,究竟成佛,無上咒也。證無生忍,回入娑婆,普度眾生,無等等咒也。 念佛勝余功德者:六度萬行,法門無量;專持名號,攝無不盡;以不出一心故。願淨業弟子,專其信願,不二其心。古德多有原修余門者,尚當改修念佛。況原修念佛人,豈敢變其所守,而復他尚乎! 南無阿彌陀佛。
淨空法師學佛答問摘要 — 災難頻繁自救救人很重要!用心看!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最重要的還是行為,你所學的一定要做到,要給社會大眾做個好樣子。範是模範。如果每個做老師的人、每個從事教育工作的人,都能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這個社會許多的弊病都能改正過來。如果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也把教育當作一個商品來看待,那就難了,只追求自己的利益。今天社會就是貪婪過分的嚴重,在佛法講貪瞋痴,就是三毒,幾乎已經達到飽和點,沒有一個不貪,什麼都貪,貪財、貪名、貪色、貪權位,甚至於學佛還貪,貪佛法,那有什麼法子!
貪婪發展到極處,結果是什麼?整個人類會從這個地球上消失。這個事實科學家告訴我們,在地球上過去已經發生過很多次,現在看看這個樣子,好像又接近了,所以才有世界末日的說法。這個道理諸位要想想,你從江本勝水實驗細心去思惟、去觀察,有道理。每個人這個念頭都是惡念,把整個地球環境破壞,破壞之後這個地球必須要重新改組;重新改組就是我們講地殼變化,陸地可能沉到海底,海底裡面又會變成高山。諸位要曉得,這不是自然災害,人為的,是一切眾生居住在那個地區的業力所感。這個道理深!現在一般人不知道,佛法裡講得很清楚,所以這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