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要先有的認知
內觀 ― 何其自性本自清浄,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自我習性 ― 緣起(阿賴耶識)― 十二因緣 ― 三界 ― 生滅 ― 輪迴
我(阿賴耶識)― 八識田 ― 七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生滅,八識(阿賴耶識)不生不滅(無我) ― 我空法有(「我」為空無而「法」為實有)
眾生之肉體乃五蘊假合而成,故無常一性,亦無支配之能力,是為「我空」。然對於其他存在之一切法,認為並非空無,而實有其獨立之本質及實體,故說「法有」。反之,若將其他存在之一切法亦視為空,則稱為「我法二空」、「人法二空」;我法二空係大乘佛教之主張。
末那,為梵語 manas 之音譯,意譯為意,思量之義。唯識宗將有情之心識立為八種,末那識即為八識中之第七識。為恆執第八阿賴耶識為「我」之染污識。為與第六意識(梵 mano-vijñāna,意之識,乃依末那之識)區別,而特用梵語音譯稱為「末那識」。此識恆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等四煩惱相應,恆審第八阿賴耶識之見分為「我、我所」而執著,故其特質為恆審思量。又此識為我執之根本,若執著迷妄則造諸惡業,反之,則斷滅煩惱惡業,徹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稱染淨識,又稱思量識、思量能變識。且其自無始以來,微細相續,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質為「有覆無記」;乃不引生異熟果,卻能覆聖道、蔽心性。
世俗的感官快樂?
世俗中的人們,通常所謂的快樂,主要來自於感官上的活動,由六根對六境所產生的聲光味刺激,而非佛教經由反觀寂靜而安住的喜樂。
以向外追求的 型態,對於所謂當事者,由於欠缺因緣業報的觀念,不顧後果而只是即時享樂,往往造下許多不善的業,成為未來世的障礙。
《華嚴經》說:「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維摩詰經》云:「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
念佛修行就是法樂,讓心安住於念佛的清淨裡,當下就能遠離煩惱。
我們面對世間的五欲之樂,應做到少欲知足,方能為修行帶來法喜。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一點一滴被家庭、社會、文化中一點一滴的形塑各式認知、價值觀、甚至情緒。可以說,我們幾乎不記得自己出廠的「空機狀態」了。
「內觀」是一個試圖回到空機狀態,去理解自己原本體身與心是如何交互運作的。但要消除無始以來被灌進來的各式作業系統、程式、甚至病毒、木馬程式,又談何容易?經過混亂、痛苦、狂喜大悲、幾場大哭最後終歸平靜,最後才能慢慢體會如何「歸零」好好跟自己相處。
內觀是「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簡單來說,練習的是「覺察力」與「平等心」。透過提升「覺察力」來觀察自己身和心不斷在變化;以平常心看待每一個觀察的結果,理解到痛苦、喜樂的無常特質本來就是宇宙運行的真實樣貌,那就是智慧的所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