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印度的經典說神是單獨的。只要去想一想,只要去將它視覺化:神單獨、單獨、永恆地單獨,她對她的單獨將會變得很膩,那是單調的,她會想要有一些遊戲,因此他創造出別人,然後開始玩捉迷藏遊戲。

  當你厭倦於那個遊戲,當你對那個遊戲覺得膩,你就再度變成一個佛,你就再度拋掉你的玩具。它們是由你創造出來的,那個價值是由你想像出來的,你將那個價值加在它們上面,你一撤回你的價值,它們就消失了,你就再度成為單獨的。

  印度的觀念是非常有價值的、非常重要的,它說神是單獨的,它變得很單調,然後他就創造出世界——別人,只是為了要跟別人聊一聊,要有一些對話,然後一個人跟別人在一起會一再一再地覺得厭倦和無聊,會想要消失而進入自己,會想要再度進入自己的空無,而變成一個神。

  你們都是在欺騙自己的神。那是你的選擇,等到你選擇不再欺騙自己的那一天,你就自由了,它是你的夢。因為單獨是你存在的主要品質,所以別人必須被創造出來。

  你只要試試看:到山上去住幾個星期,單獨一個人坐著,你將會覺得非常好。每一個人都已經厭倦關係,都已經對關係覺得膩,而且無聊。去到山上靜靜地坐著,你將會覺得非常美,但是在三、四天之後,五天之後,七天之後,三個星期之後,你將會開始想到別人。你的女人會再度變得對你有吸引力,你會忘掉所有不愉快的經驗和所有的嘮叨,你會忘掉一切她所對你做的,你會完全忘掉一切。她再度變得很美,她再度變得很可愛,她再度變得很棒,你再度賦予她價值。

  然後你必須從山上下到平原來,有兩、三天的時間跟女人在一起,事情會進行得很美—— 一個新的蜜月—— 兩、三天之後,事情就再度變得困難,然後你就再度想要如何靜心,如何保持寧靜,你就是這樣在繼續。只要注意看你的意識以及它的變動,透過它你就會知道存在的整個過程,因為你就是一個小的存在(小宇宙)。

  意識的鐘擺繼續在靜心和愛之間、在單獨和一起之間擺動,而因為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不是屬於愛就是屬於靜心,它們都只是片斷的,不是全然的。我給你們全然的宗教,我不選擇。

  比方說,佛陀選擇靜心,他給你對靜心的愛,而不是其他的愛,他只教你要單獨,完全單獨,其他沒有,那是好的,那對於已經厭倦世界的人來講是非常好的。

  他已經厭倦世界,已經對世界感到膩,他是一個國王,他不是一個乞丐,他已經對女人厭倦,他的父親為他選了很多全國最漂亮的女孩子,他有一群最漂亮的女眷。如果你能夠集所有世界上漂亮的女孩在你家,那麼你能夠住在那裏多久呢?只要想想看,一個就太夠了。

  現在,所有全國最漂亮的女人都在那裏,它一定令人瘋狂,如果他逃棹,那是不足為奇的。他父親為他安排了所有的賞心悅事,為他安排了每一種會使他高興的事,如果他對那些事情變得很膩,那是不足為奇的。他移到了另一個極端,因為另外一極已經太多了,他逃進叢林裏,他變成單獨一個人。

佛陀的故事:http://www.youtube.com/watch?v=bK98FxhLXT8&feature=related

  有一些宗教是屬於靜心的宗教——佛教、耆那教,有一些宗教是屬於愛的宗教——基督教、回教。這一點必須被瞭解。耶穌是一個貧窮的人,穆罕默德也是,這不可能是偶然的。馬哈維亞是一個國王,佛陀也是。兩個國王都給予世界靜心的宗教,而兩個窮人都給予愛的宗教。

  窮人不可能對「別人」(the other)感到膩,窮人並沒有那麼足夠的「別人」,窮人渴望「別人」,那個「別人」或許是女人、或許是金錢、或許是權力、或許是聲望,也或許是神,那都沒有差別,「別人」或「他物」是需要的。

  基督教和回教兩者都是祈禱和愛的宗教——對神的愛,對神祈禱。在佛教或耆那教裏面根本就沒有容納神的地方,因為沒有容納別人或他物的地方。單獨就足夠了。在耆那教或佛教裏並沒有任何像祈禱這樣的東西,那個字沒有被聽到過,他們只知道靜心。基督教對靜心一無所知,這些事並不是偶然的,它們表現出創始者的某些心境。

  我給你們一個完全的宗教,一個兩者都容許的宗教。當你對別人感到厭倦,你就進入靜心,你就擺動到另一極而進入靜心,當你對單獨感到厭倦,你就擺動到它的另一極而進入愛,兩者都很好,這兩者是互相矛盾對立的,但是透過矛盾會產生出很大的喜悅。

  如果你只有一個,你將不會有那種豐富,那一個可以給你寧靜,或者給你很大的喜悅,但是兩者可以給你某種無限寶貴的東西,那是無與倫比的。兩者在一起能夠給你一種寧靜的狂喜、一種和平的喜悅。在最內在的核心,你保持完全寧靜,而在周圍是那個舞蹈。當寧靜在跳舞,或者是當寧靜在歌唱,那是最豐富的,那是高峰中的高峰,因此我堅持兩者。

  簫伯納有一次在一個晚會中單獨一個人坐在房間的角落,他的女主人來到他身旁很關心地問他:「你不覺得很愉快、很享受嗎?」

  簫伯納回答:「我正在享受這一切。

  他碰到了一個偉大的真理,有一個偉大的洞見:一個人自己就是任何人可以享受的一切。生命開始進入寧靜的品質。但是如果你只能夠享受你自己,而從來不能夠享受別人,那麼你將會錯過其他的層面。一個人必須能夠享受他自己,也能夠享受別人,那就是我所說的完整的人、神聖的人。

http://www.osho.tw/ebook/book19_10.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