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啟發 (237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1EU-fxyxute3558157.jpg

捨身餵虎的故事

久遠劫以前,有一位婆羅門,住在深山峻嶺中用功,精進修道,不犯諸惡,心中慈仁護念一切。有一天,婆羅門在尋找食物時發現一隻剛剛生產完的老虎,骨瘦如柴,既沒有力氣去覓食;也沒有辦法產生乳汁來餵育幼虎,只好吃牠剛生下的一隻幼虎充饑,才能哺育其他幼虎。

婆羅門看到這種情形,感到非常哀傷,思忖道:「眾生的苦,無量無邊,母子相互吞食,這種痛苦,難以形容。」便流著眼淚,想尋找食物來餵母虎,以保全幼虎的性命。婆羅門心想:「我精進修道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解除眾生的煩惱,使眾生能夠離苦得樂;我以後也會老、會死,身體也會爛壞,不如現在布施給這隻老虎,救護老虎母子。」思量已定,便將自己的頭靠近老虎的嘴邊,把自己布施給老虎食用,因為這樣,老虎母子都得以生存下來。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89c33d6f3745.jpg

我是誰?從哪裡來?將到哪裡去?

我是誰?從哪裡來?將到哪裡去?這個千古哲學終極疑問,第一次被帕拉圖提出以後就沒人給出過合理的答案,竟然被我無意間找到了。仰望星空淚流滿面,頓感天蒼蒼野茫茫。

真理不過是多數人的認知正確而已。人類的發展每個階段的真理都不一樣,之前的真理隨著社會的發展一直被後面的真理推翻,比如之前的真理地球是平的,後來被人發現地球是圓的給推翻,隨著科技的發展發現地球在宇宙中不過是一個肉眼都難以找到的塵埃,哪有什麼平的圓的?所謂真理也不過如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00px-singwang-600x450.jpg

為了一次地震,冥界準備了整整五十年!

在清朝道光,咸豐年間,牛樹梅先生擔任寧遠府知府,為官清廉勤慎,政績顯赫,民眾一致稱頌。忽然有一天發生了大地震,全城房屋倒塌,死傷人數無算,府衙也損毀多處。先生的兒子不幸遇難,他自己的足跟也受傷了,行走很不方便。

據史料記載,牛樹梅感到很憤懣,就寫了一篇疏文來質問地府城隍神,大意是指責城隍神享受萬民香火,卻不加以保護。全城這麼大,難道都是惡人嗎?就連自身為官,也是問心無愧,而兒子竟然死了,自己也受了傷。難道真的是天道不足憑信,神明鑒察也有差錯嗎?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8-ec7bb8385cae44129ac6cadd65240cf0.jpg

一個人開始走運 往往有這兩個徵兆!

時代的變化比我們想像中要快得多。

人生總是起起落落,難免會有時運不濟的時候。運氣不好的時候,喝涼水都塞牙,但是不要緊,正如道德經所言: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91.jpg

不曾少過的米屏東 莊聰吉醫師

買些米放在診間,送給低收入或需要的患者,我行之有年。當初只是看到很多老農民一年的辛苦耕耘,種了水果、蔬菜或稻米,常因颱風豪雨摧殘而心血付之東流,兒女又多赴都會工作,送幾袋米或可濟急。一段時間後,碾米廠黃老闆知悉米的去路後,主動打對折降價,通常一星期叫個二十餘袋米,就足以應付所需。沒想到最近庫存不減,反而增多,納悶之餘,問了掛號護士,始知有幾位面目慈善的婦人,每隔一段時間,會默默地拿些米混置其中,然後靜靜離去。這種不求名利、只求付出的關愛,令人感動。

前幾天,好友陳兄提及日治時代,其伯父在枋寮偏鄉行醫,病人很多,其中一位罹患慢性病的老人家,好幾個月都沒依約回診,突然有天出現在診間,問其原因,患者面有難色,幾經催問,才吞吞吐吐地答:「先生,老實說您開的藥,吃了好幾次,對我的病情沒有多大的改善,所以我轉換別間診所看病,效果不錯。」「沒關係,那你就去那間看啊!」醫生溫和的語氣,反而讓那位病人更難為情,「雖然有效,但那位先生收費很貴,長期下來,我負擔不起。」患者的頭垂了下來,「喔!原來如此,那位先生醫術顯然比我高明,你應該繼續讓他看,至於藥費不用煩惱,我替你出,不要讓病情惡化。」從此,每當病人需要,陳醫師二話不說,隨即伸出援手,難怪他往生時,全鄉村民湧入告別式場。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named.jpg

念佛治病的心得

有病當然得先看醫生對於被醫師宣告不治的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若世壽未盡,則能速癒。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業,業消則病癒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則決定無由往生,以不願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汝母之病,宜切勸放下求往生,如壽未盡,求往生,反能速癒,以心至誠故,得蒙佛慈加被也。」又曰:「若肯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若世壽未盡,就會速好。若世壽已盡,即往生西方。然不可求病速癒,只可求速往生。求病癒,若壽盡,便不得往生。求往生,若壽未盡,則速得痊癒。」

千年以來,念佛治病的例子不勝枚舉,當然也是令人半信半疑,因為一個人的生病,生病之後疾病的痊癒,背後有著太多太多原因了,條件錯綜複雜,醫治吃藥、調養、運動、念經、打坐、念佛...等等,很難確定是因為念佛的關係。而且很多人念佛唸了老半天,並也沒有好,所以念佛治病的效果很難讓人信服。就我自己,也是半信半疑。 但感恩阿彌陀佛,由於近來業障漸淺,信根漸深。藉著往生人的瑞相種種,尤其是通過念佛,將黑臉念成白臉,將面色猙獰念成安詳甜美,將堅硬身體念成柔放軟綿,如此多般神蹟,我就確定了阿彌陀佛之佛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連死人都能有如此神奇不可思議的效果,比較起那麼多念佛人,通過念佛而瞎眼的竟然能看見,生病的得到痊癒,絕症得到存活,那就沒有什麼神奇了。因為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在死人身上都能發揮作用了,那對活人來說,有什麼做不到的呢?一思至此,不禁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對阿彌陀佛的慈悲大願大力,真是完全的感恩戴德五體投地。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anchenchi-1.jpg

佛教講的「五毒」是什麼?

佛教講的五毒,不是世間的五種毒藥,而是指貪、嗔、痴、慢、疑五種習性,這五種習性會像五種毒藥一樣,障礙我們的本性,使我們產生無邊無盡的煩惱,讓我們承受種種的痛苦。修行,就是為了對治這五種習性,剷除我們的煩惱根源。下面我們就具體說明一下,究竟什麼是五毒?

一,貪。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named.jpg

我虧人是禍,人虧我是福。--好命壞命自己就可以算。

輕信「宿命論」,任憑命運的擺佈是十分錯誤的,盲目聽從江湖術士的信口開河或「花錢改運」的技倆更是一種愚昧的行為,因此卜易學家邵康節曾言:「有人來問卜,如何是禍福,我虧人是禍,人虧我是福。」「算什麼命,問什麼卜,欺人是禍,饒人是福,天網恢恢,報應甚速。」同樣的道理,一個人如果不知道心善行善,違背良心天理,只是一味自私自利的想使用不正當的手段來祈求福報,這是癡心妄想試問不種善因而只想討好公正無私的上蒼神佛上帝聖賢,這怎能獲得善報呢?事實上這些舉動不僅是白費甚至無形中更造下更多的罪孽及業障。此外,還有人認為虔誠的,長時間的祈禱或念咒,有時也能產生某種的奇蹟,或實現某一種願望這些祈求如果不以實際的行善作功德來配合,或事先許下一個有益社會人群或眾生的願望確實付諸執行,並堅強承諾要懺悔改過摯誠行善,結果也大都未能收到顯著的效果,而且一旦祈求的願望得到實現,事後如不遵守諾言,則將來還是都要遭受種種的惡報。由此可知,歸根究底,還是用良心行善事積善因,才是求得善報的根本有效之道。因此,相信合理的因果現象,以培養「人善可以感動天」「行善足以改變命運」「行善越多福報越多」的觀念,結果不僅可以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改進許多「積非成是」的習俗,而且足以鼓舞人們產生無窮的希望,也足以激起努力奮發開拓未來的勇氣和信心,這不是迷信,更不是所謂「這是弱者消極的自我安慰而已。」的錯誤觀念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曾經表示:「如果真有一個上帝,而我們不知道或不承認,則將來死後不知道要吃多大的虧。」同樣的,如果有人堅持不承認因果現象的經驗性、合理性、道德性和必要性,那麼不僅自己將來要吃大虧,甚至自己的家庭、事業和家人與後代也會吃虧,而且我們的社會和安定也不知道要繼續吃多大的虧遭受多大的禍害這就是不好的共業。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23185073-1471043595_wn.jpg

印光大師的慈悲喝斥!

  台語俗話說:「寵豬拿灶、寵子不肖」,英文諺語:「Spare the rod and spoil the child.」,三字經云:「教不嚴、師之惰」,這些都是在說明「勇於管教」的重要性,正所謂「文王一怒定天下」。淺近的說,父母的庭訓管教,可以幫助我們止惡防非,止住啼鬧,更進一步幫助我們思考,或改變行為方式,實在是慈悲的展現。當然,這樣的喝斥,必須以慈悲與智慧做後盾,否則就是自誤誤人了!

  讀 印光大師的開示,常令人感動莫名! 弘一大師讚曰:「三百年來第一人」,實至名歸也。 人來問道,印光大師如大圓鏡般,物來則應,一絲不掛,啟迪我們真實智慧;時常是當頭棒喝,說到我們每個人的病處;又苦口婆心勸人念佛,實在是哀憐末法眾生,開示如來度生第一大法,所謂:「我佛弘開八萬門,唯此念佛最為尊」,現今當世,這樣的善知識已不多見,我們應努力弘揚 大師的精神及開示才是。要知道 大師的謙卑實在是到了極處,他常自稱是「常慚愧僧」、只會吃飯的「粥飯僧」,所以他的開示,實在是對來問道者,不得不然的真實語。當然,我們沒有能力學 大師作獅子吼,摧邪撥正,喝斥糾正他人,可是如果我們不珍惜大師的慈悲開示,反過說懷疑 大師未能徹悟,起瞋恨心,或是說 大師知見未圓,故偏讚淨土,則無邊罪過,當自親得,實令有識者哀憫!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19061501.jpg

想要美好人生就要先擁有一顆慈悲的心

美好的人生來自於擁有一顆慈悲利他的心,慈悲心是必須培養的,無始以來我們愛自己勝於他人,所以常常為自己的利益而造下惡業,但自己的良心卻被愧疚與不安煩惱牽著走!

觀世音菩薩是慈悲的化身,若能知道經常修持觀世音菩薩法門,就能培養我們具有智慧的悲心,漸漸能將悲心融入生活中,自然會感受到一種真實的快樂,這是再多財富也換不到的境界。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s.jpg

天理昭昭,報應不爽,這則事實會讓我們相信因果報應是真的!

作人做事要用良心做到讓上天感動,絕對不能使壞心做到讓上天看不順!太上感應篇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報應,如影隨形。」我們在生活當中,存心很重要,心是因,外境是緣;心好、因好,縱然遇到惡緣,結果還是好的。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必定有惡報,這就是「天理」。

很多人不願意相信因果,是因為看到惡人在享福,看到他們怎麼就那麼的順;但是因緣成熟時有個過程的。有的是現世報,有的是報給子孫,有的是來時報。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