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為什麼願意跟你相處?
第一:你有德
對人真誠,為人厚道,心地善良,有規矩,有方圓,有禮貌,有愛心,別人與你相處感到溫暖、放心。
第二:你有用
目前分類:啟發 (2561)
- Mar 24 Mon 2014 17:50
別人為什麼願意跟你相處?
- Mar 22 Sat 2014 15:29
不住相佈施
不住相佈施
臺灣早年純樸的社會,也有很多這樣的故事。在農村,稻田收割、打穀後,會有很多稻穗掉在田裡,很多農人都故意不撿,好留給窮人家來撿。在漁村,漁船入港把漁獲搬到岸上後,會有一些小魚小蝦掉到地上,很多漁民也故意不撿,好留給窮人家來撿。
多年前,基隆廟口有一個賣鹵肉飯、肉的攤子,頭家只要看到辛苦的碼頭工人來吃,就會把白飯裝多一點、鹵汁澆多一點,還一直免費加肉的湯。
- Feb 19 Wed 2014 21:11
河流為什麼不走直路?
- Feb 18 Tue 2014 17:31
半個西瓜的故事
半個西瓜的故事
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家,熱得滿頭大汗。打開冰箱一看,裡面竟然冰著半個西瓜。我喜出望外,拿出來沒兩下就啃了個乾淨。
正在這時,妻子也回家了,一進門就嚷嚷:“渴死了!熱死了!”打開冰箱一看,她愣住了。我告訴她那西瓜我吃了。
她的臉上掠過一絲不快,連忙拿杯子去倒水。
- Dec 19 Thu 2013 15:02
一切唯心造
一切唯心造
一個年輕的戲子跟著師傅學藝,並到處演出,也參與演了很多角色,有時演學生、商人、農夫、乞丐,有時演文人、官差、帝王、將相,由於演得入戲,經常沉浸在角色中不能自拔,在演戲過程時常隨著角色的人生起伏而悲歡,為道具的使用而爭搶,為和自己有關角色的人而牽掛擔憂,為此他生活的痛苦不堪。
師傅告訴他第一個忠告: “要看得破,放得下,不要跟人搶道具。”
從此他便能理智對待自己所演的角色,並時時提醒自己在演戲,這只是舞臺,不是真實的。心理壓力沒有了,但卻從此溶不進角色,不能很好的和其他戲子配戲,劇團准備不再用他了,生活陷入了困頓。
- Oct 30 Wed 2013 16:51
富和貴是怎樣來的
- Oct 28 Mon 2013 18:14
三個真心的笑容
三個真心的笑容
有一位家財萬貫的富翁快死了,死神來接他走;他問死神「我死後會上天堂、還是地獄?」
死神跟他說:「地獄。」
富翁很不服氣地說:「怎麼會是地獄呢?我捐錢蓋了好幾座教堂,還捐很多錢給教會,怎麼會是下地獄,我不服氣!」
- Oct 16 Wed 2013 17:44
近廟欺神
近廟欺神
有一個青年,聽說喜馬拉雅山的山腰上居住了一位有德行的聖人,這位聖人有著超凡的智慧,靈性上已達到了完美境界。青年便想去追隨這位聖人,他跋山涉水,費盡千辛萬苦才抵達喜馬拉雅山腰,傳說中聖人居住的地方。
聖人的居處果然不同凡俗,被茂密的樹林所圍繞,顯得那麼樸素、雅淨而安寧。青年恭敬的敲門,沒想到來應門的是一個蓬首垢面的老太太,滿臉的怨氣。
青年非常禮貌的問:「請問大慧先生在嗎?」
- Oct 13 Sun 2013 18:15
國王與九色鹿
山林中有一隻鹿王,牠的體態很美,身披九色光彩。有一天,鹿王在河邊聽到求救的聲音,循聲而去,發現有一個人在水中漂浮。當時水流十分湍急,四周又沒有其他人影,鹿王心生不忍;然而,牠的體力是否足夠將這個人解救上岸呢?
眼看那人即將溺斃,鹿王無法顧慮太多便迅速跳下水、游到那人身邊,輕聲安慰他:「你不用怕!快拉住我的角,坐到我的背上來。」眼前的這隻九色鹿竟然會講話!溺水的人顧不得內心的驚訝,立刻抓住鹿角,爬上鹿的背。好不容易用盡全身力氣將那人救上岸後,鹿王已經累得躺在地上,動彈不得。
「你拚著命來救我,我很感恩,願意在你身邊作僕奴,每日取水、割草來供養你一輩子。」獲救的人說。鹿王沒有接受,牠說:「你的好意我心領了,請你離開吧!我只要求你千萬別向其他人吐露我的行蹤,否則,人們一定會來獵捕我,剝取我的九色皮。」那人當場立誓絕不會洩露鹿王的行蹤。
有一天,這個國家的皇后做了一個夢,夢見山裏有一隻鹿,全身長滿九色光彩的毛皮。皇后對於夢中的九色鹿念念不忘,她想:「若能將鹿皮拿來做衣服,將鹿角磨成耳環,不知有多好。」因此向國王請求:「您一定要派人取得這隻九色鹿,否則,我會心碎而死。」
- Oct 06 Sun 2013 14:55
口業如是說
口業如是說
談到我們修行,口業能夠修到清淨莊嚴,這已差不多是人生圓滿的一個境界了。日常生活中你我講話要能得體,很不容易。講話得體,講得適當恰恰好,可讓大家不陷於意氣之爭,中肯行事,皆大歡喜。當然這要有般若智慧來觀照,所謂般若智慧就是心不固執的開通的正知正見,這樣這心不固執的開通的正知正見,也是一種慈悲心,有慈悲、有智慧,就在悲智雙運中不斷地自我培育,我們的口業才能夠慢慢地清淨。
如果我們的正知正見不夠,講話要講得得體就難,因為你沒不衝動,沒看得准、拿得穩,那些一知半解的見地,只會講出一知半解的話,那一定會傷人的,同時也壞了自己原本還不錯的立場,等於是傷人傷自己。
所以口業清淨,這要盡未際的學習,不是說你想要口業清淨就馬上清淨了。有時候真的是想得到做不來的,明明告訴自己少惡口,柔和地說話,但是嘴巴不聽使喚,習氣一來,衝口而出,自己下意識的埋怨不滿,種種、種種的牢騷話就來了。牢騷話一出來,口氣粗劣,面目嫌惡,這會有好的口業嗎?牢騷一來,論事有偏,前塵往事糾葛不清地析解不開,人我是非不免,這還能談什麼慈悲的佛法呢?慈悲的佛法,慈者予樂,他樂己亦樂,這就是福德所生之處;悲是拔苦,拔苦要有智慧,沒有智慧,不但幫不上忙,有時愈幫愈忙。
- Sep 04 Wed 2013 14:00
大自然本有的定律
大自然本有的定律
自然法則的三大本質:
一切的本質都是能量Everything is about energy
一切的本質都是振動Everything is about vibration
- Aug 13 Tue 2013 18:33
為何遺失了真實的自己
為何遺失了真實的自己
穿梭在各種復雜的關系中,面對來自不同地域的人,現代人的生活不再那麼愜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再那麼單純。大多數時候,面具成為了人與人溝通的橋梁。或許連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戴著多少張面具,哪一張才是真正的自己。於是,夜深人靜的時候,迷茫無措的我們對著鏡子,無言地控訴為何遺失了最真實的自己。
我們生活在一個忙碌的資訊化時代,每天過著日復一日地單調生活,戴著連自己都看不清的面具與人相處,此時的我們是否認真思考過,自己喜不喜歡這樣的生活?
- Aug 13 Tue 2013 17:59
命不能爭,運可以造
命不能爭,運可以造
人生沒有彩排,每個細節都是現場直播;大愛之心做事,感恩之心做人;珍惜今天的擁有,明天才會富有;人生是一個舞台,沒有精彩的彩排,言行一致是成功的開始。
人生要有沉澱,要有定力,一個人定力不夠會浮躁,人生要策劃,要洗滌心靈,灑掃心靈,時間讓我們沉澱,空間讓我們成長。人生不可能拉長,但可以拓寬;向別人學習的人是聰明的,向自己學習的人是快樂的,既不向別人學習,也不向自己學習的人是愚蠢的;心平則氣和,氣和則人順,人順則事成;快樂的人不是他得到的多,而是他計較的少。
無論我是否同意的觀點,我都將尊重你,給予你說出它的權利,並且以你的觀點去理解它。不論是狂風暴雨,還是晴萬里,對我都不重要,因為我有自己的晴雨表,我不會因為陽光明媚就情緒高漲,天空陰沉就心情黟淡。
- Aug 08 Thu 2013 14:41
有教養者的十大特徵
有教養者的十大特徵
一、守時:無論是開會、赴約,有教養的人從不遲到。他們懂得,即使是無意遲到,對其他準時到場的人來說,也是不尊重的表現。
二、談吐:有節、注意從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談話,總是先聽完對方的發言,然後再去反駁或者補充對方的看法和意見。
三、態度和藹:在同別人談話的時候,總是望著對方的眼睛,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不是翻東西,看書報,心不在焉,顯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 Aug 07 Wed 2013 21:38
盡力而為還不夠 ! !
盡力而為還不夠
在美國西雅圖的一所著名教堂裏,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師――戴爾.泰勒。有一天,他向教會學校一個班的學生們先講了下面這個故事。
那年冬天,獵人帶著獵狗去打獵。獵人一槍擊中了一隻兔子的後腿,受傷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獵狗在其後窮追不捨。可是追了一陣子,兔子跑得越來越遠了。獵狗知道實在是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獵人身邊。獵人氣急敗壞地說:“你真沒用,連一隻受傷的兔子都追不到!”
獵狗聽了很不服氣地辯解道:“我已經盡力而為了呀!”
- Aug 07 Wed 2013 21:25
很有品味的 十段話
很有品味的 十段話
1. “我愛你” 三個字, 講出來只要 三秒鐘, 解釋要 三小時,
證明卻要 一輩子!
2. 你做了一件錯事----- 就很難再讓人記起你曾經的好。
- Aug 06 Tue 2013 18:31
寬容的心
寬容的心
《老子》有言道: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論語》有言道: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晉書》有言道:人有不及,可以情恕。《文中子》有言道:君子不責人所不及。薛瑄說道: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博馬舍說道:愈是自己有罪的人,愈不肯寬恕別人。拉封丹說道:愛挑剔的人總是得不到滿足,永遠也不會幸福。寬容之心是人的一大美德,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養生保健,還是管理用人等許多方面,擁有一顆寬容的心都是很有必要的。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擁有它呢?現談幾點感悟與看法。
【用顯微鏡看玻璃,也是坑坑窪窪;用顯微鏡看手掌,也是溝溝壑壑】
任何物體的表面,都不是絕對的平整。在人們的眼裡,玻璃是很平整的,假如用顯微鏡去看,在顯微鏡下,它也是坑坑窪窪;在人們的眼裡,手掌也是平整的,假如用顯微鏡去看,在顯微鏡下,它也是溝溝壑壑。同理,任何人都不是完人,都有缺點與短處。既使很優秀的人,若我們 “戴著顯微鏡” 用苛求的眼光去看他,也會發現他有許多缺點。這是因為:一,缺點存在的必然性。二,某一方面過於優秀,必然使某些方面過於缺失。三,優缺點是相對的,人的某表現,站在此角度看是優點,站在彼角度看可能就是缺點,反之則反是。因此,我們不要用挑剔苛求的眼光看人,而要用欣賞寬容的眼光看人。要知道——苛求美人美人醜,苛求智者智者愚。只看人優人皆美,只看人缺人皆醜。只看人優人皆天才,只看人缺人皆蠢才。
- Aug 04 Sun 2013 17:59
生活,就是體諒和理解
生活,就是體諒和理解
生活,就是一種體諒,一種理解。懂得體諒,懂得理解,懂得寬容,日子就會溫馨,也會安寧。人生的路上,如果缺少體諒,不能理解,沒有謙讓,日子就難安寧。生活的好多煩惱,源於我們不能體諒,過分在意了自己的主張,互不理解,互不相讓,傷了彼此的心靈。人生體諒很難,理解不易,生活最好懂得體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管是筆直的坦途,還是阡陌的小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不論是開心的事,還是悲傷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要遇,不管是攜手的人,還是擦肩的客。所以,不要羨慕別人的生活,不要評價別人對錯,不要計較付出與收獲。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只要快樂,你就什麼都不缺。
上天是公平的,一邊給你苦難,一邊給你快樂。生活的苦與樂總在更迭,沒有誰的命運是完美的,殘缺才是一種大美。快樂是精華,能讓我們信心十足,痛苦是良藥,能讓我們頑強支撐。別為難自己,別苛求自己,拓寬自己的心,讓它包容傷害和痛苦。心寬了,煩惱自然就少了,日子自然就順了,人生自然就自在了。
- Aug 04 Sun 2013 17:32
知返一步之法,加讓三分之功
知返一步之法,加讓三分之功
人的心不是簡單的,而是複雜無比的。
所以,人心變化也奧妙無窮;今日所看見美的物品,明天就覺其醜,今日認為可愛的,明日也許認為可恨,故實在不可依賴。
王維詩云:「人情翻覆似波瀾。」故人情世故不可不知。俗話有云:「紙薄,人情更薄。」依賴別人,看人家的臉色過活,那就太難了。
- Aug 03 Sat 2013 17:48
原諒失敗者之初心,注意成功者之末路
原諒失敗者之初心,注意成功者之末路
在社會上籌謀大事業時,沒有人開始就預期失敗,但實際上看起來,成功的人很少,失敗的人反而太多。失敗的人,遂窮勢蹙,雖有手足,雖有才華,亦徒增悲觀,徒嘆奈何了。這時候,最妥當的辦法要一心清靜,想想原來謀事的居心是否善良正直,是否合乎天理人意,有無缺點落後之處?如最初的出發點錯了,其事失敗是一定的。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有當初出發的正心,必定成就光輝燦爛的事業。一失敗就陷於悲觀、自暴自棄的人是沒有前途,沒有希望的,這種人無論如何總歸失敗。
人在成功之時,絕想不到日後會否有遭失敗之處,那顧首不顧尾、思一而忘十的人,其後果不堪想像。「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人生在世,最要緊的是在功成時急流勇退。在得意的時侯,當思末路的來臨,最好是退讓給更賢明的人繼其事業,自己則善治其身,靜心修養。
如能知返靜修,他日明心見性,直證菩提,實是極佳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