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火宅
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眾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色界是無淫、食二欲,但還有色相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四禪十八天皆屬之;無色界是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屬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為目的。
三界火宅
《法華經》「譬喻品」: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速出火宅。」
又《阿彌陀經》:
「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
「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娑婆人間,是五濁惡世。人間眾苦充滿,熾然不息。故釋迦牟尼佛早已指出,欲脫離「人間火宅」要有急欲「出離之心」。 真正修行的行者必須有出離心,出離心即是離五欲。有出離心才能出三界,才能在生死之中自在,才能不被五欲勾引、不受塵境動搖。
出三界火宅,有橫豎兩途:以自力斷惑超生死者,名豎出三界,事難功漸;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橫超三界,事易功頓。
三界是不安穩,充滿恐懼,充滿痛苦的。
人生的苦就是眾生都具有貪瞋癡,瞋就像火,貪就像海。所以釋迦牟尼佛說,三界是火宅,六道是苦海。從地獄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天,都是苦海,都充滿了大火。
娑婆世界眾苦充滿,而極樂世界如何呢?《阿彌陀經》說:
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可見,娑婆充滿眾苦,極樂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而《法華經》則在說明娑婆的實相──就像火在燃燒的房子;《阿彌陀經》則在說明極樂世界的實相──往生淨土就離開種種苦。
由此亦可知《法華經》的目的,是在指向極樂世界。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法華經卷二。譬喻品》)意思就是說,我們所處的、所賴以生存的環境,就像住在被烈火吞噬的火它中,充滿各種難以忍受的苦楚,情狀十分恐怖,令人畏懼。其中常有生、老、病、死等種種憂患,像燒得熾熱、旺盛的火焰一般,沒有片刻止息的時候。實在非常恐怖可怕。但是由於眾生沒有智慧,所以毫無警覺,每天生活在其中,醉生夢死,以苦為樂。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何謂「三界」?「三界」,是迷妄的有情眾生,在生滅變化中流轉,依其體驗、感受和認識所分的三個階級或範疇,分別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五欲或俗語所謂七情六慾的層次;色界是禪定的層次,無色界則是只有自我執著,而沒有意識活動的深定層次。欲界耽戀於官能的享受和追求;色界執著於生命的貪戀及對自我價值的追求;無色界已沒有對於身心的貪戀和愛惜,心理活動已止息,但仍有潛在的自我中心意識,維繫著對於「我」的執著。
以佛法來說,三界都是水深火熱的環境。三界的果報雖然各有優劣、苦樂等差別,但是都屬於「迷界」,難脫生死輪迴之苦,因此為聖者所厭棄。若以一般人的認知,所謂眼不見為淨,耳不聞為淨;若到了色界、無色界的程度,已經是安樂的境界了,為什麼還說是火宅?因為住在「定」中的人,人間的種種煩惱、社會的困擾,自然的災害等等,都不會影響到他,好像已得到了解脫。但事實上,如果「我」執仍在,出定之後,仍在欲界,仍然還會受到人間種種惡劣環境的干擾,仍然有著水深火熱似的煩惱。故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火宅」就是失火的房子,充滿了危險恐怖,但有幼兒、愚人及盲人,身陷火宅中,不知自己很快即將有喪失寶貴生命的危險。
《法華經》卷二〈譬喻品〉中所說的「火宅喻」裡面說到:
從前有一個大長者,財富無量,一日,他的宅舍起了大火,長者忙著救火,但兒子們卻在火宅內玩耍嬉戲,既不知也不覺;長者為救諸子出離火宅,於是便用種種的方便,在火宅外大聲疾呼,叫喚孩子們速離險地。可是他們依舊充耳不聞、視若無睹,毫無警覺之心。為了勸誘這些無知的孩子們,出離火宅,就告訴他們說屋外有他們最歡喜坐的車子,有羊車、鹿車及牛車;等他們奔離火宅之後,長者會各賜一輛大白牛車。貪玩的孩子聽說有更新鮮、有趣的玩意,這才衝出火宅,免於被大火吞沒。
此譬喻中,「火」,比喻五濁、八苦等;「宅」,比喻三界;指出三界的眾生為五濁、八苦所逼迫而不自知,不得安穩,猶如大宅被火所燒,而不能安居。羊車、鹿車、牛車,是藉以譬喻聲聞乘、緣覺乘、佛乘這三乘解脫之法。兒子比喻眾生,長者比喻佛。
出離五濁 勤求解脫
因此,三界即是「五濁惡世」;「五濁」又稱「五滓」。據《悲華經》卷五、《法苑珠林》卷九十八的說法,五濁即指:
(一)劫濁,減劫中,人壽減至三十歲時饑饉災起,減至二十歲時疾疫災起,減至十歲時刀兵災起,世界眾生無不被害。因此,世界即是成住、壞、空,裡面並不究竟,人在其中也不究竟。
(二)見濁,正法已滅,像法漸起,邪法轉生,邪見增盛,使人不修善道。
(三)煩惱濁,眾生多諸愛慾,慳貪鬥諍,諂曲虛誑,攝受邪法而惱亂心神,心不能安定。
(四)眾生濁,又作有情濁。眾生多諸弊惡,有非常多的煩惱、慾望,不孝敬父母尊長,不畏惡業果報,不作功德,不修慧施、齋法,不持禁戒等。如是帶來諸多的煩惱。
(五)命濁,又作壽濁。往古之世,人壽八萬歲,今時以惡業增加,人壽轉減,故壽命短促,百歲者稀。人的壽命減短,煩惱增多,所以世界稱為「五濁惡世」;五濁之中,以劫濁為總,以其餘四濁為別。四濁中又以見濁、煩惱濁二者為濁之自體,而成眾生濁與命濁二者。
所以說,「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因為三界迷苦的領域有如大海的無邊無際,因此三界又稱苦界、苦海。一般常說的「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便是勸人出離三界,勤求解脫涅槃之樂。是故同經〈化城喻品〉中又說:「能於三界獄,勉出諸眾生。」意思是勸導三界的有情眾生,切莫以三界為安,當勤求解脫,早日出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