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住當下 開創未來
當你「把心帶回家」之後,怎麼看人生呢?(把真如的心帶回佛的家 ― 回家)
「空、假、中三觀」─ 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其實「天台宗」在修「止觀」─ 觀心的時候,它把人生分兩部分:
第一個,你從什麼地方來?
第二個,你將往哪裡而去?
一、「你從什麼地方來?」你過去造了什麼因?今生會產生什麼感受?什麼樣的境緣出現?這一部分不能怪你。佛法是既往不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表示佛法是不追究過去的,過去追究不了的,無量無邊的生死…正如有一個﹝唯識學﹞大師他說:你去看阿賴耶識,我們的那個生命的根本,我們造了無量無邊的善業,像虛空一樣大,我們也造了無量無邊的罪業,像虛空一樣大。所以你要去執著過去,你的生命就沒完沒了,有無量無邊的人要報你的恩,有無量無邊的人要報你的怨。佛教是「活在未來」,「你從什麼地方來?」我們只是了解我們的根源,但是過去的因緣要放下,所以我們今生在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產生任何的感受快樂痛苦,認命就好─「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過去」跟「現在」互動這一部份啊,這個業力所變現的因緣果報是「放下認命」。
二、但是你「現在」跟「未來」這部分「你將往哪裡而去?」這是你要經營的,來生掌握在你今生!什麼叫做未來?就是很多的現在、現在……現在,就有未來。你「今天」是從什麼地方來?從「昨天」而來,「明天」從什麼地方來?從「今天」而來嘛!
「三世因果」是互動的,所以你要注意你的來生,你就先要注意「你起什麼念頭」!
關於「即空、即假、即中」──「空觀」從勝義諦來觀察,我們的整個因緣造作,都是因緣的假相,都沒有真實的體性(自性);但是我們入「假觀」的時候你要小心,你每一個念頭都有它的因緣果報。比方說,你今天你的生活,一天是花三百塊,但是你有五百塊,你多了兩百塊,那你跟這個多餘的兩百塊接觸的時候,你產生什麼想法?這個思想決定你的生命嘛!有些人說:「欸!我願意跟人家分享、布施。」你從這個思想當中,你就可以看得出來你來生是富貴的,看你的「內心世界」,就看到你來生!你說:這二百塊我自己要用的,你來生大概是不會太有錢。別人刺激你的時候、障礙你的時候,你會選擇包容?還是選擇瞋恚反抗?你平常習慣性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面對這樣的所緣境?你喜歡包容―來生莊嚴。你遇到人的時候,你是選擇謙卑?還是選擇高慢?你選擇高慢―你來生生長在卑賤的地方;你選擇謙卑—就是貴族。所以這個「假觀」,你一看你平常「心、境」的互動的「起心動念」,你大概知道你將往哪裡而去了,這很清楚的!
生命是由我們很多、很多的念頭創造出來的,我們從「感受」看到過去,我們從「想像」看到未來,所以你要調整、調整你的心態!
我們講「空觀」是安住當下、安住不生不滅的清淨本心,不要亂動,不要被境所轉;「假觀」是開創未來。所以《楞嚴經》它的重點是兩個:第一個是「安住當下」,第二個「開創未來」。你只有安住當下,那你就「偏空」,就跟阿羅漢一樣,阿羅漢他也不管未來的,他來生就到「無生的涅槃」去了,他是厭惡生命的。「大乘佛法」認為生命沒有錯啊,生命哪有錯呢!五陰身心沒有錯,錯在你的「妄想」,你把妄想拿掉就好了。極樂世界也是有生命現象,它也是有一個感受、有一個想法,只是這個想法是清淨的想法,如此而已,所以在整個《楞嚴經》當中:第一個「安住當下」;第二個「開創未來」。這二個同時重要,當然先求「安住」再求「開創」。
https://www.facebook.com/586669808036605/photos/a.586671811369738/1095817367121844/?type=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