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來佛斬,魔來魔斬

    《金剛經》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因此所有的修行人一定要破諸相、破執著、破虛妄才能悟道,如果修行人執著那些虛妄之相,那麼根本是不可能見到如來的,修行人都會說「諸法空相」,而一般的佛教徒也都知道「魔」是由於自心因為動了識神所產生出來的幻境與假相,所以一定要破除魔的相,但是「佛」呢?「佛」難道不也是因為自己的心動了識神之後所製造出來的幻境與假相嗎?否則在人類尚未演化出來之前或是在佛教尚未創建之前,那麼請問在這個世間上有佛這個名詞嗎?如果有那麼請問祂的佛號又是什麼呢?「佛」是指覺悟的意思,因此若沒有「癡迷」那麼又何需「覺悟」呢?因此「佛」與「魔」是陰陽相隨的,有魔才需要佛,有佛則魔同時就會產生,因此「佛」與「魔」的念頭也是輪迴種,因此無佛無魔或是亦佛亦魔的中道思維才能真正脫離輪迴。 

    人類學家說猿人、直立人、智人、山頂洞人….等等的上古人類都是由黑猩猩等動物逐漸演化而來的,那麼,他們在演化出來之後又有哪一個人曾經見過佛呢?又有哪一個人曾經聽過佛號或是看過佛像呢?當然都沒有,那麼請問那些諸佛、菩薩的佛號與佛像又是怎麼來到這個娑婆世界的呢?難道,不都是由於我們世人自己動了意識之心所畫出來、雕刻出來或是創造出來的嗎?佛像固然都是世人因為自己動了意識之心所畫出來或雕刻出來的假相,難道那些妖、魔、鬼、怪、魑、魅、魍、魉等等的形象不也都是由世人自己因為動了意識之心所畫出來或雕刻出來的嗎?萬法唯心造,萬識由心起即是此理。 

那麼,何謂「諸法空相」呢?所謂「法」者係指宇宙間一切有形的物質與無形的意識、觀念皆是也,那麼它們為何是「空相」呢?因為宇宙最初之面貌僅有那些無形、無相的炁體並無那些有形的物質與無形的意識心或是觀念的存在,所以那些物質、意識心或是觀念其實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之物或是幻相也,宇宙是由「無」而生「有」,「無」是指真空妙有與真空不空之「無」,因此在「無」裡面的因與緣是同時存在的,佛教所謂的「因」與「緣」也是道家所說的「陰」與「陽」的型態之一。 

   那麼,為什麼《金剛經》會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呢?因為宇宙之本體是無形無相的,這種狀態才是它的「本相」、「實相」或「真相」,因此其他所有的「相」都是由本相所幻化或組合出來的「假相」,故說「皆是虛妄」即是此理,如果這個說法您能認同,那麼您說「佛」或「魔」是不是也是幻化或組合出來的一種「假相」呢?因此修行人若能悟透「諸相非相」的道理,那麼就表示他已經了悟了宇宙的真相,悟透了宇宙的真相不就是等於見到了「如來」了嗎?「如來」者就是如其本來也,因此所謂「如來」兩個字也就是指宇宙的真相也,故悟透了「如來」這個道理就可以瞭解為什麼《金剛經》會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一句話的道理。 

   「如來」兩字雖然是指宇宙最初無形、無相之本來面貌,但也是在隱喻萬物之本源,因為整個宇宙最初只有一種非物質的炁體,也就是目前科學家都在尋找的「上帝粒子」,因此「如來」其實也是在指「上帝粒子」,那麼我們為什麼會稱萬靈蒼生的清淨無染之本性為「自性佛」或是「如來佛」呢?因為這個清淨無染之本性並沒有任何組合或幻化出來之意識心或物質心,所以它與宇宙之本體那些炁體是無二的,故「本性」也稱為「如來」,而這個清淨無染之本性即是「佛性」,故也稱為「如來佛」,而自性本是一種清淨無染的原本之性,故又稱為「自性佛」即是此理。 

    「佛」字是一個隱喻字,「佛」字是由「弗」字與「人」字等兩字組合而成,「弗」字是指沒有、不是或無的意思,而「人」字則是隱喻人性,因此沒有那些人性的濁氣與罣礙之炁體就以「佛」來隱喻,因此萬靈蒼生最初的清淨無染之本性因為沒有任何人類的分別心、比較心、執著心、貪婪心、嗔恨心、癡迷心與嫉妒心等等之人性,所以才能稱為「自性佛」或是「如來佛」,否則即不是,但是「本性」到底是不是等於「佛性」呢?事實上本性之中含「佛性」與「魔性」,本性是「一」,佛性與魔性是「二」,但這個二是分不開的,所以事實上也等於一,故道就是「亦一亦二」或「亦陰亦陽」即是此理。 

    印度的悉達多王子就是因為悟透了這個哲理,所以才能放下世俗的一切執著或罣礙,使其凡心回復到原來清淨無染之本心,所以才會以「釋迦牟尼佛」的佛號來代替「悉達多王子」這個世俗之名相,何謂「釋迦牟尼佛」?「釋迦」是悉達多王子所屬部族「釋迦族」的稱呼,而「牟尼」則是指靜默或寂默的意思,也就是老子在《清靜經》經文中所說的:「真清真靜」或「湛然常寂」的意思,而「佛」是指覺悟,因此「釋迦牟尼佛」這一個聖名正是在讚譽悉達多王子是釋迦族中一個已經達到心性湛然常寂的大覺者。 

    「牟尼」是指靜默或寂默的意思,那麼何謂「牟尼珠」呢?「牟尼珠」就是隱喻持戒的成果或智慧的結晶,也就是指開悟的意思,更清楚的說「牟尼珠」就是在形容組成宇宙最初本體的那些無所不在的一顆顆「上帝粒子」或是「炁體」,也是在形容上蒼賦予世人最初那一顆清靜無染之光明本性有如是「明珠」一般,因為「上帝粒子」或是「炁體」正是一顆真正湛然常寂的「明珠」,那麼,為什麼炁體會以「明珠」兩字來隱喻呢?「明」是指純淨無染著之意,「珠」是圓形的,隱喻大圓滿的象徵,宇宙間所有的光線都是光子所組合而成的,既然是光子組合而成,那就表示光線都是已經有染著了,而炁體根本尚未有任何的染著,故炁體才是真正的「明珠」或「牟尼珠」,也稱為「無量光」或「無量壽」。 

    「佛」與「魔」是對立與相待的兩端,因此我們修行人若執著「佛」或「魔」的任一端,那麼便是「落入兩端」,既然落入了陰陽之兩端,那麼靈體便會墮入輪迴,因此修行人一定要參透「佛」與「魔」兩字真正的含意,才不會被導誤,「佛」與「魔」兩字都是隱喻詞,「佛」不是指釋迦牟尼佛或是那些佛像,而是指覺悟的意思,而「魔」字則是隱喻凡夫癡迷於有形物質界那些幻相與假相而使自心受到折磨,因而無法開悟之意,因此「佛」與「魔」的觀念皆是要袪除掉,才能進入「無佛無魔」或「亦佛亦魔」的中道之中,也才能真正的悟道。 

    針對於佛教禪宗的「佛來佛斬,魔來魔斬」這一句話,禪宗門派的師父解釋為「佛」就是代表美好的境界之意,而「魔」字則是代表不好的境界之意,「斬」字則隱喻不理它們的意思,因此「佛來佛斬,魔來魔斬」這一句話的真正含意就是說自心不能執著於「美好」或「不好」的兩種境界之中,否則自心就會被這兩種境界所影響而無法達到「真清真靜」或「湛然常寂」的修行目標,這種說法當然亦無不可,如果我們將「佛」與「魔」兩字當成「覺悟」與「癡迷」來解釋的話,則「佛來佛斬,魔來魔斬」這一句話就是指本性本自清淨根本就沒有「覺悟」與「癡迷」的煩惱與罣礙。 

    如果我們將「佛」與「魔」這兩字當成是「善念」與「惡念」來解釋的話,則「佛來佛斬,魔來魔斬」這一句話就是指無念才是正念,因此清淨之自性根本就沒有什麼「善念」與「惡念」等雜念。明朝萬曆年間洪應明所寫的《菜根譚》後集第七十篇之中,有一篇「寵辱不驚,去留無意」與「佛來佛斬,魔來魔斬」這一句話隱意概同,所謂「寵」或「辱」就是指「榮寵」或「屈辱」的意思,而「榮寵」這兩個字就是禪宗師父所說的「美好的境界」之意,而「屈辱」則是指「不好的境界」之意,而「不驚」這兩個字正是指「不理會」的意思。 

    一般人的識神很容易受到外境與外物之誘惑,因而導致於自心無法達到真正的清與靜之境界,這正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會變成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之主因,眼識所見即會產生「美」與「醜」之分別心,耳識所聞即會產生「動聽」與「吵雜」之分別心,鼻識所嗅即會產生「香」與「臭」之分別心,舌識所嚐即會產生「酸甜」與「苦辣」之分別心,身識所及即會產生「你」與「我」之分別心,意識所生即會產生「好」與「壞」之分別心,而這些分別心正是世人靈體墮入陰陽輪迴漩渦之主因。因此在世人的心中有關於「寵」或「辱」之感受即是指自心對他人的言語或行為有所罣礙之意,如果自心罣礙著他人對我是否榮寵或尊敬,如此則他人若真的對我們榮寵或尊敬,那麼我們的心便會受影響而產生歡喜心,如果他人對我們不榮寵或是不尊敬的話,那麼我們的心便會受影響而產生了嗔恨心,如此的話,我們的心便會受他人言語或行為之操控而無法做自己真正的主人,這都是自心無法清靜的現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