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啟發 (237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財富靠出息

最近有個男子因為搶劫超商而被捕,他為何要搶劫超商呢?只因女朋友說他「沒出息」,結果一氣之下帶著女朋友去搶超商,但也因此被員警逮捕了。他被女朋友刺激後的搶劫行為,不知要證明自己「有出息」?還是要證明自己「沒出息」?竟然付出這麼大的風險去證明。但結果證明的是自己「沒出息」!沒出息的人才需要搶超商,而有出息的人可以找工作賺錢。只是,當人失去理性時,意願和行為往往背道而馳。

天天從媒體的報導可知,這個年頭沒出息的人特別多,因為偷、騙、搶的案件層出不窮。這些人往往四肢健全,就是不肯上進,不肯吃一點「小苦」。但卻願意冒險為非作歹,接著就被關進牢裡吃「大苦」了。有的人在性格上,一向只求收入,但卻不肯付出,像這種不肯耕耘但卻想收穫的人,就是標準的「沒出息」。

我最近賣了一筆農地給附近的村友,我說向他說:「這個時機還有一些積蓄的人,真是好福氣啊!因為現在的土地都很便宜,但是要撿到這種便宜還必須有積蓄才行。你是如何有這筆積蓄的啊?」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有甚麼好執著的?

你觀察過天上的雲嗎?你注意看,有時候雲的形狀就好像一朵花,然後它開始改變,變成一棵樹、一頭牛、一條魚;如果你執著於花的形狀,你當然會很挫折,因為不久花就消失不見,變成其他的東西,這是雲的本質。

生命也是一樣,一直處在變化的狀態,情人會變心,事情會變卦,健康會變化,昨天還在的人,今天可能就不在,一切都不停的在變,在生命中沒有什麼是不變的。

然而問題就出在,我們都習慣以習慣來看待周遭的人事物,因而當變化發生,人們就視為災難,並將它轉化成了控制喜樂的執著。得到就笑,失去就哭,那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心總是紛紛擾擾,因為世事本來就變化無常,每一樣東西都在改變,如果你很執著,心又如何平靜呢?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擔心從小嬌慣的兒子日後不能自食其力,於是,他把自己艱辛的創業歷程告訴兒子,希望他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創立新的生活。

青年聽後很受鼓舞,他打造了一艘堅固的大船,渡過了險惡的風浪,經過了無數的島嶼,最後在熱帶雨林中找到一種樹木。這樹木高達十餘公尺,在一片大雨林中只有一兩株,砍下這種樹木,經過一年時間讓外皮朽爛,留下沉黑的木心部分會散發一種無比的香氣,放在水中不像別的樹木浮在水面而會沉到水底去。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偏財運何時來?

所謂的「偏財運」就是非以勞力或心力的付出,就得到的財物。譬如中獎。

所謂的「破財運」就是財物平白的損失。譬如:遇到火災,水災,風災或意外時,財物平白損失了。

一個人有否「偏財運」或「破財運」,這是命中就已經決定了,而這些命運,就是從過去世的造做來的。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把握當下不後悔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對我們大家來說,我們更重要的是我們怎麼樣不再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新的後悔,這個最重要!怎麼做到這一點呢?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必須要把握身口意三業,使我們的生活符合佛法,符合戒律的要求。

然後,再能夠把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屬於自己的那部分責任都能盡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義務都能完成,能夠把我們所遇到的種種寶貴因緣充分利用,就不會產生後悔的問題。比如說很多上過大學的人都會有後悔,那時上學記憶又好,又年輕,圖書館又很方便,看書卻看的太少了。

我自己現在就有這種後悔,把很多的時間都浪費了,把時間都放在玩上面去了。那就是我自己身在其中的時候,當時沒有珍惜那種因緣。我們今天能學佛,得到人身、值遇佛法,有好的道場,能聽聞經法,遇到佛經,遇到師父,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因緣,非常寶貴的機會。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把木梳賣給和尚

有一家商譽業績相當好的大公司,為擴大經營規模,決定高薪招聘營銷主管。廣告一打出來,報名者雲集。 
面對眾多應徵者,到底要錄取誰呢?招聘工作的負責人說: 選馬不如賽馬,為了能選拔出高素質的營銷人才,我們出一道實踐性的試題:就是想辦法把木梳賣給和尚,賣越多的錄取。 絕大多數應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憤怒:出家人要木梳何用?這不明擺著拿人來開玩笑嗎?於是紛紛拂袖而去,最後只剩下三個應徵者:甲、乙和丙。負責人交待:10日為限,屆時向我匯報銷售成果。” 

10日到。負責人問甲:賣出多少把? 答:“1把。” “怎麼賣的? 甲講述了歷盡的辛苦,遊說和尚應當買把梳子,無甚效果,還慘遭和尚的責罵,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個小和尚一邊曬太陽,一邊使勁撓著頭皮。甲靈機一動,遞上木梳,小和尚用後滿心歡喜,於是買下一把。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決定不懊悔過去

佛在經上勸誡我們、教導我們,不要懊悔過去的事情。過去造作的罪業,不要去追悔,為什麼?你每想一遍就又造一次,再想一遍又造一次,好了,你阿賴耶識的罪業就愈來愈多了。

過去的不要想了,種子在,我不再增加了,保持這個原狀不增加;未來的事情還沒到,不要胡思亂想,你想未來是在那裡造業,你才曉得可怕!

眾生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你想,那個阿賴耶識裡種子不曉得有多少!佛在經上講,如果這些種子有體積的話,哪怕它體積再小,像微塵一樣,無量劫到今天,我們這個業習種子,盡虛空都容納不下!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福之人不用忙

眼下常聽人喊忙,忙的自然是在忙,不忙的也在叫忙,似乎是身份的體現、地位的象徵,忙者光榮,閑者可恥。然有幾人識得的奧妙?佛教認為:忙的根子在緣起、在心願。大致可以分為五個等級:1、對工作、學習、生活不負責任者閑;2、貪求多覺悟少者忙,世人大多屬此類;3、得小乘解脫的聖者閑;4、行大乘菩薩道的聖者忙;5、功德圓滿的聖者閑。

菩薩之忙與凡夫之忙其表現形式相似,本質內涵完全不同。前者功德無量,後者作業造罪;前者神閒氣定,後者心力交瘁;前者心知肚明,後者迷惑顛倒;前者恒順眾生,後者倒行逆施;前者......

古德云: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明瞭其中真諦者不多啊!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edocn_2012062703323181.jpg
人為什麼覺得心累呢?-很值得看 !!

人之所以會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堅持和放棄之間,舉棋不定。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值得我們記憶的東西,也有一些必須要放棄的東西。放棄與堅持,是每個人面對人生問題的一種態度。勇於放棄是一種大氣,敢於堅持何嘗不是一種勇氣,孰是孰非,誰能說的清道的明呢?如果我們能懂得取捨,能做到堅持該堅持的,放棄該放棄的,那該有多好。

別讓自己心累!應該學著想開,看淡,學著不強求,學著深藏。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貪求與知足

貪婪渴求是人生貧困的「因」,心中無欲即遠離求不得的苦果。
在日本有一個村莊,東邊是高山,西邊是一片寬廣的平原。某天,突然有一位老公公來到這個村莊,前面背著一尊地藏菩薩,後面也背著一尊地藏菩薩。他自問自答地說:「你們知道我幾歲了嗎?我已經三百三十歲了,我背著這兩尊菩薩已經二百多年了……

老公公邊走邊跟大家說:「我要為這兩尊地藏菩薩尋找地方供奉。這兩尊地藏菩薩,一尊是靈驗的菩薩,有求必應;一尊是不靈驗的菩薩,不論你求什麼,他都不會有所感應。」他又說:「我要把不靈驗的菩薩安奉在寬廣的平地上,再鋪一條路,讓前來禮拜的人容易行走;另外,把靈驗的菩薩供奉在人跡罕至的山上,因為他很靈驗,所以即使道路再難走、再危險,也一定會有人去朝拜的。」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都有那幾位神跟著我們?

「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每個人頭頂上都有神明。又有另外一種說法:「舉頭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這句話是叫我們時時刻刻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為,要止惡行善。

我們每個人一出生,就有兩尊神和我們每天在一起,一尊叫同生,一尊叫同名,站在我們的兩肩上。同名神是男的、是白的、是計善的神;同生神是女的、黑的、是計惡的神。我們任何一個起心動念,是善是惡,他們都會記下來。所以我們最好不要隨便起心動念,以免造惡因。萬一造了惡因,就要趕快回頭,不要一直繼續下去,觸犯了戒律。《無量壽經》說:「神明記識,犯者不赦。」有神明記下我們所造的善惡,如果犯了罪,他是不會饒恕你的。他們是每個月六次以上,到天堂、地獄去校對那裡的善惡簿,我們要隨著自己所造的善惡,而去受苦受樂。另外還有三屍神,(鬼道的神,神有鬼神和天神之分)一位住在我們的頭部,讓我們多思,一位住在我們腹部,讓我們多食,一位住在我們的腳部,讓我們多淫,所以當我們吃飽喝足,腳上也很暖和的時候就容易做淫穢的夢。就是這個緣故。

離頭三尺有神明,名曰:三台北斗神君,這是天上的福德正神分身而來,時刻和我們在一起。白天還有日遊神,晚上有夜遊神。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太歲是安甚麼?

首先我們要來瞭解一下,太歲的定義和由來。太歲最早所指的是木星。因為木星每12年繞太陽一圈,據古代星宿學所載,木星繞行太陽的過程中會影響地球上對應生肖的禍福,道教又說玉皇大帝不忍眾生受其星宿煞神影響於是派遣六十位太歲神分別輪值每年的守護神。

所以才演變出道教徒每年都要到廟裡安太歲的儀式。
佛教對犯太歲的觀點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有七件事 千萬不要去做

幾乎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總有數不清的不如意伴隨在你我身邊,所謂愁與恨、悲與苦、煩惱與失望、坎坷與不平,讓我們無法逃避;放眼整個社會,戰爭、饑餓、貧窮、暴力、自然災害、環境污染,也在時時不斷地影響著我們,可以說,在這個娑婆世界,我們的生命雖然何等短暫又無常,卻都是被痛苦和煩惱包圍的一生……

如果一個人能夠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度過此生,實在是榮幸之極!其實,要想儘量擺脫痛苦和煩惱,讓自己每一天都活得開心自在、了無遺憾,也並不是非常難,只要你相信因果,記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同時,有幾件事你千萬不要做,這些事情對你的一生命運影響特別大——
1、不孝順父母。父母生我養我,恩情深厚,佛經上說你報答幾億劫都還不了父母的大恩,不孝父母者天地都難容。況且連自己父母之孝禮都不尊者,又何能為人父母?何能面對良心!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如茶  

唐末五代時期,群雄逐鹿,硝煙四起。閩王為了收服人心,祈求江山永固,也為了懺悔濫殺無辜的惡業,開始篤信佛教。他曾創下剃度兩萬人的壯舉,並先後拜請雪峰義存、鼓山神晏、武夷扣冰諸大禪師出任國師,為其開示佛法,指點迷津。

西元928年的一天,閩王在福州西湖拜見扣冰古佛,叩請治國方略。無論閩王如何好語討巧,扣冰古佛一直保持沉默,只顧喝茶。儘管閩王不愛喝茶,扣冰古佛仍然不時往閩王的杯子裡添茶。眼看著閩王杯子裡的茶水溢出,扣冰古佛仍然不時往閩王的杯子裡添茶。閩王看見茶水流滿桌面,一臉訝異,便問:師父,杯子已經滿了,為什麼還要添茶呢?

扣冰古佛依然沉默,繼續為他添茶。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人最害怕什麼?

小和尚問老和尚:師父,一個人最害怕什麼?

你以為呢?老和尚含笑看著徒弟。

是孤獨嗎?”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生牛馬為何因?前世欠債不還人。」

此文明白告訴世人,凡在錢財的資借都需要有信用的償還,因他人錢財也是辛勞所賺得,可說是血汗錢,故若惡意的欺騙不償還,可就是剝奪他人的資產,所造的因果必成牛馬之勞來作償債,世人不可不謹慎。

實例:河南一戶農家姓名魏×京,家中飼養牛隻有二、馬匹有一,此二牛一馬終生勞力為其主人奔波,終而勞疾老邁死亡。此二牛一馬為何今生投生畜牲道勞疾一生,乃前世造作惡因所致。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乞丐命?

  清朝時,有一位姓陳的盲人,非常精通摸骨算命的小道,遠近馳名。當時漳州的一位總鎮官員(注:總鎮是清代負責地方軍事的官員)慕名把他請到自己的府上。

  總鎮先讓這位陳姓盲人摸其他人的骨相算命,都說的非常準。然後這位總鎮又讓其摸自己的骨相,但又不告訴他自己就是總鎮。結果這陳姓盲人摸到總鎮身體上的骨相時就說:這是一個要飯的,根本不值的一算。這時總鎮的隨從們都大聲斥責陳姓盲人對總鎮不尊敬。可總鎮並不生氣,只是讓他再摸一遍。於是這位陳姓盲人就又摸了一遍,一邊摸一邊肯定的說:這人身上的骨相的的確確是乞丐的骨相。但等陳姓盲人摸到總鎮頭部的時候,大為驚訝的說:這是總鎮之骨,命中當貴。

  這時總鎮非常驚訝,說這陳姓盲人是個真正有本事的人,摸的真準!總鎮同時告訴眾人他少年時發生的一件事情。這位總鎮青年時真是一個要飯的。一天他在討飯的路上撿到一個別人遺失的銀錢袋,於是將其收好,自己就在那裡等待失主。不久就有人沿路找來,他一問那人丟失的正是他撿到的錢袋。於是他便將錢袋取出交給失主,失主非常感謝,要分給他一部分銀兩。他堅決不接受,失主又問他姓名,希望日後能報答他,他也不告訴失主。因為他心裡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如何得到別人的回報。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故事梵天和佛祖下的一局棋棋逢敵手 ( 意思 )

梵天戰無不勝, 佛祖高深莫測; 二人連場對奕, 道出重重玄機.  

從前有一位梵天, 無論比賽什麼都會勝出, 人人都稱他 戰無不勝”. 一天, 他和別人下棋, 又勝利了. 他嘆一口氣: “, 我果然是戰無不勝!”

那人答道: “梵天大人, 你雖然是戰無不勝, 但是我遇過一個奇人, 人人都稱他 未嘗一敗.”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靈比面子更重要!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有些人認為暴露了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有損尊嚴和身份,因而諱疾忌醫,甚至還硬著頭皮不認賬。 結果是錯上加錯,失信於人。 其實,在人類社會,無論是父母兄妹,五親六骨,還是兩同三友,人際關係調節的關鍵在於人與人交往時的姿態,主動認錯對消除宿怨,恢復感情常常有著奇異的功效。

從我們似懂非懂的童年開始,到如今中年半百獨立判斷是非為例,承認錯誤總是一件讓人不情願去面對的事情。 

原由很簡單,即所謂家醜不可外揚,不過也有不少人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能向著正確的真理修正,繼續往對的目標追求,不然哪會有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之言呢?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中的佛光

有一個老和尚在垂暮之年,他想把自己的衣缽傳給一個弟子。可他的眾多弟子中有三人悟禪極深,老和尚一時難以擇誰為傳人。

一個暮色蒼茫的傍晚,老和尚猜到自己的壽命將止,該到他決定繼承人的時候了。他叫來三個弟子,吩咐他們出去各買一樣東西,看誰買的東西既便宜又能塞滿禪房。

老和尚給了弟子們各人一枚銅錢後,有兩個弟子出去了,可是另外一個弟子卻端坐在老和尚身邊打禪,沒有行動。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