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求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欲乃生。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惱。以病苦爲良藥。

二、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驕奢起必欺壓一切。體難本妄難亦奚傷。以患難爲解脫。

三、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學躐等必未得謂得。解障無根障既自寂。以障礙爲逍遙。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六種行為最損福報

1、殺生
殺生在一切行為中第一等折福份。買肉吃尚造作罪業,更不可以買活物殺死做菜,活活煮死1命,削祿20善。即使蟲蟻也不能傷,教育子女小時 候不玩殺蟲蟻鳥雀,他的福份就不會折損,壽命就不會短缺。殺生的壞處是:短命,工作差,多病,怨氣重,貧窮,醜陋。

2、發脾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真的深信因果了嗎 濟群法師開示

學佛的人,大約都以爲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但捫心自問:我們對因果究竟信到什麽程度?是深信不疑,還是寧可信其有,不信其無式的信呢?

對於學佛者而言,深信業果是非常重要的。無明煩惱爲什麽會使我們流轉生死?造作惡業爲什麽會使生命感得苦果?正是因果規律在支配。勤修戒定慧爲什麽能成就佛果?同樣取決於 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原理。唯有深信業果真實不虛,我們才能自覺地止惡行善,真正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每個人都關心自己的未來,爲什麽還會做出種種不負責任的行爲?原因就在於不曾深信業果,從而懷有僥幸心理,以爲自己會是那個逃脫惡業懲罰的幸運兒。久而久之,對因果的敬畏日漸淡薄,甚而流於習慣性的麻木。如果我們注意觀察,會發現生活中充滿因果的實例,只是以往未加注意罷了。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口口聲聲相信因果,卻毫無顧忌地造作惡業。這種所謂的相信,只是虛假的裝飾而已。同時也說明,他們對業果的認識是極爲浮淺的。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拜佛懺悔佛菩薩做擔保人卻不代替還債。聖嚴法師開示

懺悔有兩種功能:一個是覺察自己的錯誤,改過遷善,不再重蹈覆轍;一個是好漢做事好漢當,心平氣和,勇敢承擔一切責任。 

人心很粗,善忘多忘,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尤其是錯誤的、醜陋的、不檢點的事,忘得特別快。所以,我們佛教徒要提醒大家時時懺悔,懺悔什麼呢?懺悔那些已經忘記的、還未忘記的、已經覺察到的、還未覺察到的過錯。縱使經過了千秋萬世長時間累積下來的過失,我們也要一併懺悔,歡喜承擔應負的責任。 

很多人會大言不慚的說:我的行事作為坦蕩蕩,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沒有什麼好懺悔的。 世間固然有許多行事正當、舉止磊落的君子;但是,拋開不可考的過去世不談,就在眼前當下起心動念間,我們不也經常在不知不覺間,犯下許多錯誤?因為,我們的習性裡潛伏著貪、瞋、癡、慢、疑等等病根,一不留心,就會表現在言語行為上,不僅傷害了身邊的人,也傷害了自己。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判斷自己是哪一道眾生投胎轉世?

從六道中各道轉生為人,都帶來了一些獨特的習氣,通過這些習氣我們就可以判斷自己或他人究竟是從哪一道投胎轉世而來。關於這些習氣,在《大寶積經》卷第七十二中有詳細記載:

外道諦聽,彼人若從地獄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其聲嘶破,騾聲、匆急聲、怖畏聲、高聲、淺聲,小心常怖,數數戰悚,其毛數豎,夢中多見大火熾然,或見山走,或見火聚,或見釜鑊沸湧,或見有人執杖而走,或見己身為鉾槊所刺,或見羅刹女,或見群狗,或見群象來逐己身,或見己身馳走四方而無歸處,其心少信無有親友。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地獄終來生人間。此智所知,非愚能測。

外道諦聽,彼人若從畜生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闇鈍少智,懈怠多食,樂食泥土,其性怯弱,言語不辯,樂與癡人而為知友,喜黑闇處,愛樂濁水,喜齧草木,喜以腳指剜掘於地,喜樂動頭驅遣蠅虻,常喜昂頭、欠呿、空嚼,常喜拳腳隨宜臥地不避穢汙,常喜空嗅喜樂裸形,常喜虛詐異言異作,多喜綺語,夢泥塗身,或夢見己身于田野食草,或夢見己身為眾蛇纏繞,或夢見己身入于山谷叢林之中。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畜生終來生人間,智者能知,非愚能測。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代大廚阿基師跌倒的要有起來的力量

名廚阿基師,十一、二歲時就發現自己「煮飯時精神就來了」,到現在還是每天工作16個小時,騎摩托車上班跌倒也不以為意。曾經風光至極,也曾經家道中落,父親無力償債突然病逝,還差點離婚,阿基師卻說:「難道遇到困難就開車衝入海中,或燒炭嗎?」他「堅持活得有責任感」,讓自己撐過人生最艱辛的時光, 也帶給很多人幸福。

有熱情 就會激發出創意
我會選擇廚師這一行,是因為我沒有讀書,加上以前家裡開小吃麵店,我就很喜歡站在廚房看爸媽炒菜。開小吃店很累,下午兩點到五點之間,父親習慣午睡,這時段偶爾會有客人來點個湯麵、炒飯或糖醋排骨等,因為捨不得把爸爸叫起來煮給客人吃,我就會跑進廚房站在板凳上,模仿父親的做法開始炒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正的健康快樂-念佛-01

快樂的內分泌:財色名食睡的五欲之樂產生的腦啡有限、但念佛產生的腦啡卻能像無盡的湧泉般源源不絕~

因為大腦具有產生GABAγ-Amino butyric acidγ氨基丁酸)的回饋機制,用來抑制由五欲享樂所產生的腦內啡的分泌,以約制個體避免因縱欲而傷身。例如:飲食過度會造成肥胖、慢性病,放縱性慾也會增加活性氧而容易老化甚至縮短生命。

而當大腦前額葉(高級腦)真誠地在從事正面(慈心、善行、正念、真理等)思維時,它所分泌的腦內啡卻不會產生GABA的抑制作用,反而會源源不斷地分泌出來,這也是人間的聖賢達到高層次自我實現境界者,之所以經常充滿著無限喜悅、快樂、幸福、安詳的祕密所在,這似乎也驗證了宗教上所謂的「至福」或「極樂」等最高境界的存在吧!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正的健康快樂-念佛-02

念誦與身心健康()作者:香光編
《保健時報》(2000811日)刊登了張建明的發現:《朗讀亦健身》。他寫道:朗讀乃是一種極爲理想的氣功鍛煉過程。君不知,我在全神貫注琅琅朗讀時,巧妙地配合深呼吸運動,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而且做到了節奏快慢分明,次序均勻井然,這在無形之中穩定了我的感情,調節了我的精神,還陶冶了我的情。再換句話來說:就在這別具一格的讀和練中,呼吸綿綿,氣沈丹田,精氣內守,日復一日,強身健體便也功到自然成了。這些年來我壓根兒沒患什麽病。

我祝賀他的發現與健康,同時也想指出,念誦與身心健康的關係,吾國哲人早有明示。近代高僧印光法師雲:念佛,亦養氣調神之法,亦參本來面目之法。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時紛亂,若至誠念佛,則一切雜念妄想,悉皆漸見消滅;消滅則心歸於一,歸一則神氣自然充暢。……念之久久,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87頁)故念佛誦經之高僧,大都健康長壽。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