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菩提心為菩薩道的根本+(三)菩提心的類別(二道五菩提)+1、發心菩提→願菩提心:生死中發願上求下化(重修習我空).jpg

學佛知見心得

活在當下是一種人生智慧 , 一念善惡 , 吉凶禍福 , 我執生痛苦 , 痛苦要生菩提才有價值 , 否則會痛苦無限 , 自己種苦瓜給自己吃 , 然後說 : " 好苦 !! "

菩薩怕因,眾生怕果 , 其實是「因果同時」的 , 報應很快 , 所以佛祖會一直勸導眾生 : 要有菩薩心腸 , 大多數人都認為是要人做好人做好事 , 這只是其中之一 , 最重要的是要我們學習菩薩的知見 , 對待自己與眾生 , 讓自己的心靈 , 不滅的慧命不斷增長 , 這樣才能談成佛成道 , 否則還是鏡花水月 , 虛幻不實

不生不滅的慧命要怎麼照顧增長 ? 當然是用生命 ( 有生有滅有限 ) 把握人身難得今已得的短暫時間內 , 好好有效的運用 , 盡力做到功德圓滿 ( 佛菩薩是功德莊嚴 , 其實我們真有心願 , 以清淨心 , 發菩提願 , 成佛成道 , 咫尺而已 ,「仙佛本是凡人變,只怕凡人心不堅」)

醫生說 : " 最不聽話的病人就是醫生 !! "

所以常言道 : " 當局者迷 " , 迷者眾生 , 覺者是佛 , 覺要念ㄐㄩㄝˊ, 不可以念成ㄐㄧㄠˋ, 睡覺的覺。

覺是覺悟 , 覺醒 , 這不容易 , 所以我們才要學佛學道 , 更要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也就是讓眾生開啟跟佛一樣的智慧、體驗到佛之智慧所證的境界。在「開、示、悟、入」四種層次中,開與示是就說法者而言,悟和入是就聽法眾來說。

法鼓山 聖嚴法師曾譬喻,若將佛之知見比喻為光明,悟,就是見到了光明;入,則是自己進入光明,也化為光明。亦即體入佛之知見,也化為佛之知見,與佛之知見無所差別。因此,眾生、佛與自己的心,渾然成為一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即為入佛知見。

怎麼做到呢 ? 佛說 : " 信願行解 , 一悟成佛 " , 釋迦牟尼佛就是在菩提樹下信願行解 , 一悟成佛的。

釋尊在菩提樹下禪定,終於把心中的根塵,妄想執著,滅得一乾二淨。心中的智慧光明,完全顯現。

釋尊當時就是在禪定中,發現整個身心都不見了,而體內的每一個細胞,構成所有器官、組織的細胞,都在閃閃發光,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此時釋尊才知道,原來眾生皆有如來德性,不能成佛的原因,就是每個眾生太執著,我執太重,法執太深。而要解脫生老病死苦的唯一方式,就是靈性獲得解脫,一世成佛

釋尊就在三十五歲這年證到不生不滅,無掛無礙的涅槃境界,也就是跳出生死痛苦的此岸,到達涅槃解脫的彼岸。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的果位。

我們發下大願學佛學道就要細心用心去實踐 , 在信願行解中達成菩提大願。

什麼是發菩提願 ?

答:發菩提願,就是發菩提心或者叫發菩薩心。如今佛門中無論使人做什麼,都要說「請你發發心」,這雖然沒有講錯,但是卻把「發心」二字濫用了。「發心」二字是不分善惡的,願作善,固然是發心;想作惡,也算是發心。其實,發菩提願的本意,是指努力精進為善去惡的意思。但是有了大乘的根性,如果沒有堅強的志願,另促成這一大乘根性的圓滿究竟,就算有大乘根性,也是沒有用處。就好象一塊好的木材,可以做成上等的家具,如不去加工製作,再好的木材,終究還是木材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勤學佛堂  的頭像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