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苦集滅道』的真義

『無苦集滅道』的真義

佛陀為什麼會在般若心經裡有一連串讓一般人感覺「沒有這,也沒有那」的話,包括「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甚至到最後會說「無苦集滅道」呢?這是在對原始佛教裡的解脫道予以否定嗎?還是在說原始佛教裡佛陀所開示的解脫道「不究竟」?事實上不少大乘學人的確是採取了,或傾向於第二種看法,以為原始佛說雖值得尊重,但因不是「究竟教說」,就在不經意間以為四聖諦其實沒有那麼重要———因為自己已然是了解了最究竟的教說,而最究竟的教說是「無苦集滅道」。這種看法,我以為不是普通地錯了,而是實乃大謬。而且這也正是目前中國佛教裡許多問題的核心所在。

四聖諦苦集滅道教說的整體,事實上已經包含了無苦集滅道的法義。無苦集滅道的意思,是苦集滅道正如其他萬法一樣,都是因緣所生而沒有實自性。而且不只是苦集滅道沒有實自性,就是佛陀所說的五蘊———色受想行識,六根、六塵及六識所成的十八界,都沒有實自性。這一點都沒有「無苦集滅道」要比「苦集滅道」更究竟或更高的意思,而是本來原始佛說的緣起法立場就是如此。換句話說,大乘佛法所闡揚的空義,並不是基於原始佛說而更進一步發展出來的「新義」,因為原始佛說的意思本來就是如此。大乘空義只是針對修行人常有的「法執」而特別指出了一切法,包括苦集滅道,都是因緣所生沒有自性的道理。修行人如果因此而以為苦集滅道「不究竟」或不重要,那是徹底誤會了如來所說義。因為四諦法本身就是說一切苦都是因緣所生,而其中包含了人對一切法與觀念的法執。人如果沒有智慧,不能看見自己的法執,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徹底除苦的。

從四念處覺觀的修行上說,就是修行人必須在法念處上看到自己對苦集滅道有觀念上的執著,才能放下這個法執而除苦。而這個修行的動作,就是佛所說的苦集滅道。是我們執相眾生因無法見到自己有「聽一法執一法」的習氣,才會在每一個心念上「抓」與執著於一切的觀念,包括佛法。而真能如實了解四諦法義的修行人,自然會知道不只五欲是執著的對象,就是解脫與涅槃,也都可以是修行人執著的對象。而佛陀已經在四念處的修行裡,把所有「人的執著」都涵蓋了。但在佛陀涅槃以後,確是有不少修行人把佛陀、涅槃與佛法都視為「有自性」而產生執著,才有如龍樹菩薩等諸大論師出來特別闡揚空義,要糾正這種不正知見。但這一點都沒有原始佛說不究竟的意思。不少大乘學人以為有,是誤會了。

無苦集滅道的修行是法念處,而法念處是四念處的重要部分。四念處(正念)貫穿了八正道的整體,正是知苦、斷集、證滅、修道的主要憑藉。以為「無苦集滅道」高於「苦集滅道」,或苦集滅道只是「小法」,故不究竟,是完全不正確的。

https://wymba.livejournal.com/100847.html

四念處有二:(一)、別相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二)、總相念處:觀身為不淨、苦、無常、無我;……觀法也是不淨、苦、無常、無我。本經所說的,也是總相念處,但歸結於無我。因無常、苦、不淨等正觀,最後都是為了引發無我正見,這才是四念處法門的宗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