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與無住(3/3

在歷史的洪流中,當年雄霸天下,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如今安在?亦不過是人類歷史上的一粒沙、一株草罷了。有詩道:「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人間種種,看多了就是這樣。至於青山是否依舊在?也不見得。因於人的生命太短,如有天人般的長命,就可以像何仙姑一樣,看滄海幾度變為桑田!而夕陽也可能不紅,太陽說不定那天也會消失。所以從廣大的宇宙觀來看我們的生平遭遇,根本不算一回事!能夠時常這樣觀照,我們的心才能慢慢轉化,黏膩的執著逐漸開通、淡化。

還滅無住

以上先從世間變化中,觀照此「無住之理」,其次,再從當下的「心」來觀照:各位!我們以為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決定的。可是事實上,是太多因緣促成我做這樣的決定。再如我喜愛或厭惡的覺受,也是由很多因素所共同形成的。即使是科學所謂的真理,也都只是眾生的共業。我們都以為天上有一個太陽,然而這只是現在眾生共業所形成的器世間,如果那天它不見了,那也是眾生共業的轉變。所以很多科學上的真理,只適用於那個時代。那天眾生的共業轉了,則這真理也將被後人所推翻。所以這個世界不過是妄識成迷所產生的假相罷了。有了以上的體察,我們乃能由黏膩的煩惱,慢慢轉化到無住的自在。

因此我常說,真正的修行是「還滅」的過程。教我們從「住」的習氣、「住」的執著中,去消化、去還原。還原成無常、無我、無住的本來面目。

定的作用

然而修行,又何以必須有「定」的功夫?我的師父聖嚴法師寫了一本書《牧牛與尋劍》,牧牛就是照顧我們的心。而尋劍是去找一把智慧的劍等劍找到後,就用劍來宰牛。可是如果這條牛太大,又是條野牛,即使找到劍還是宰不了牠。故必須先把牛綁住,才有辦法動刀。我們的心也是一樣,心如果狂亂不已,即使再高明的道理也用不上力。故必須先叫它冷靜下來,叫它先「住」。而讓這條牛乖乖靜下來,那便是「定」的功夫。或者,用另一個譬喻:我們的心又像一盆渾水,這水還隨著風吹波湧,而沙塵就在裡面晃盪。如何能將沙塵淘出呢?唯有讓它先靜止下來,沈澱之後,才有辦法把它取出來。

很多人做事行不通,就歸諸於業障太重!這種說法也不能說不對,但太過於籠統。到底你的業障是什麼?業障在那裡?若不經由痛切地返觀自己的起心動念,何以明瞭自己的業陣?而予以對治消除。每個人的習氣業障,多通過起心動念而出現的,譬如打坐時,妄想老圍繞著錢轉,那你的業障就是錢。如總想到某個人太可惡,恨不得好好教訓他一頓,那你的業障就是瞋心太重。如不瞭解自己的習氣業障是什麼?光拜佛就想消業障,我很懷疑是否消得了。故要先將心定下來,以返觀自己的起心動念,而知道習氣的所在而加以對治。所以「定」是首要的功夫,定才能觀,觀才能還滅,而還滅之後就不住了以上是闡述由定生慧之途,定是從「住」而有,而慧卻是從「不住」而成就的。

三、超越矛盾

以上已說明由住與不住去解脫煩惱,以下更將超越住與不住間的矛盾:

從更究竟的佛法來看,本沒有「住」與「不住」間的對立分別。以有「能住」,才有「所住」,故成為對立,也因此才有「住」與「不住」的差別。所謂「無明生三細」,因為眾生無明,才誤認為有一個「我」,以及另一個「非我」的世界;有「能住」的心,與「所住」之境的分別。而當我們透過緣起的理,去瞭解「心」、「境」、「內」、「外」本就是一體的,則對立自然化解,心境自然開闊。於是,在非住、非無住中隨境界之生化,寂而常照,泯而為一。這就是佛法中大圓滿的境界,一切的智慧、一切的神通妙用,都是從超越「住」跟「不住」間的矛盾而得到圓滿的。

檢視數息

最後,因為在座大部分的人打坐都是用數息法,所以我們也用「住」與「不住」來檢視數息的要略。數息,是從住於呼吸的相而啟修的,故基本上是以「住」入門。但這「住」仍有幾種變化:

第一、這「住」裡有「不住」的成份:既要專心注意呼吸,故不可又管其他的事。外面的世界,色、聲、香、味、觸的變化去來統統不管。故就注意呼吸而言是「住」;而外面一切放下,萬事莫管,就是不住。

第二、不住於喜怒哀樂之情:專心數息後,身中將有八觸的覺受,我們也不要被這些身體的覺受、心裡的順逆得失轉走。

第三、做智慧的觀照,以達成心的無住:透過數息幫助把心定下來後,乃更覺照我們的妄想、習氣。像水一樣,讓沙沈澱後,才好撿掉它。

第四、心境本不二:從超越矛盾中,得一體之全成。

總之,打坐雖以數息入門,但要真正完成佛法的究竟解脫,還是要用佛法的知見去轉化。因此,希望大家不要只是打坐,而要進一步從聽經、聞法,去深入佛教的智慧,才能漸趨功德圓滿。

http://www.geo.twmail.org/guoyu/clfw.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