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住與無住(1/3

引言

http://www.geo.twmail.org/guoyu/clfw.html

我最近出版一本新書,名曰《十住芳草》。於是就有人問:「不是十『步』芳草嗎?怎麼會是十『住』芳草?」我說:「這是引用《華嚴經》所謂的五十三行位── 十信、十住、十行,到十地等,主要是引用十住位的意思!」接著他又問:「《金剛經》上不是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六祖壇經》上也說『無相、無念、無住』,那我們修行到底是應住?還是不應住?」當時因時間短促,故我僅回答一句:「住於無住之理。」對方大概程度不錯,聽了就很高興,但是大部分的人不可能聽了這句就很高興,所以今天藉這個因緣,把「住」與「不住」的法門再詳細說清楚:

煩惱的根源

首先,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人的煩惱是源自於「住」?還是「不住」?其實都不是!人的煩惱是因於「住」與「不住」間起矛盾而有的。譬如今天我喜歡上一個人,這時就是「住」,我的心被他黏住了。但是他卻不喜歡我,不給我「住」。於是在住與不住間,就有了煩惱。反過來說,我雖不喜歡別人,而別人卻很喜歡我,於是也糾纏不清。又如我國有句話:「魚與熊掌不可得兼。」魚與熊掌,我都喜歡,都很想「住」。可是又不能全部擁有,必須捨掉其中之一。捨掉那一個呢?好像都捨不得。心想全住,而現實又不能全住。甚至有時我都不要,而現實卻不能不要!譬如:你不想上班,看到老闆就不舒服,工作又煩重。但是你又不準備餓肚子,不想讓小孩、老婆流浪街頭。所以即使都不想要,可是你必須接受,必須妥協。因此,人的煩惱主要是在「住」跟「不住」之間產生矛盾。

再如佛法所謂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其實這些本質上也是「住」與「不住」間的矛盾。譬如說「老」,年紀大了就會老,這是事實。但很多人不願意老,希望青春永駐,由年輕而衰老這是「無住」;但卻希望青春永遠常「住」。至於「病」、「死」等亦然,人到了壽命終了時,若能坦然接受,就沒煩惱了。可是通常人們都不願接受,所以苦也。

解脫之道

人的煩惱既然是源自於住與不住之間的矛盾,因此,解脫之道,不外乎:一、單純地住。二、單純地不住。三、超越住與不住之間的矛盾。

以上「住」與「不住」的關係,我們換另一個方式來處理,可能就更容易瞭解。首先我們把「住」再細分為「能住」與「所住」。「能住」,是指我的心。要將我的心安住在一個對象上,那個對象即為「所住」。故以數學來講,如「能住」與「所住」都是「正」的話,「正、正」得「正」。如「能住」與「所住」當中,一「正」一「負」,結果是「正、負」得「負」。而如果兩個都是「負」,「負、負」得「正」,那也沒有煩惱。因此,煩惱是正負得負也。而解脫是單純地「住」(正正得正);或單純地「不住」(負負得正也)。

一、單純地住

現在我們首先從單純地「住」講起:

(一)生而有志

先說世間法,世間中強調,人要有志向,而且要持之以恆,不能三心二意、朝秦暮楚。一個人如沒有志向,或他的興趣意願經常在變,則會製造出很多無謂的煩惱。沒有志、沒有願,就像水中的浮萍一樣,隨著風、雨、浪花,到處漂泊。故要有志願,才能把我們的心安住下來。

(二)天天有事

有些人不一定有什麼大志,但至少每天要有事情可做。有事做,雖然忙、累,但總比沒事做好得多。有的人沒事做就崩潰了,好像整個生命都脫線了!更多人不只每天要有事情做,而且要把事情排得滿滿的,惟恐出了空檔就脫線了。人雖也怕忙,但其實更怕閒。所以很多人,不得不無事找事忙!

(三)心有著落

就像打坐也是一樣,有人說打坐就是坐在那裡什麼都不要想!其實不然,如只叫你什麼都不想,結果不是昏沈便是散亂。所以打坐一定要有個「住」的方法,不管是數息或念佛、持咒均行。總之,一定要有事做,要讓心有個安住的地方。否則就像皮球一樣,最初東蹦西跳,滾過來、滾過去,過一段時間後累了,就昏沈了。所以要讓我們當下的念頭,均有所安住。

以上先從粗而細講「心」與「住」的關係。接著,我們再講「住」的層次。這也可分三個層次來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