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你的創業因子!
( 2009/11/13 Yahoo!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歐陽姚 )

104人力銀行和30雜誌最近公佈一份「2020兩岸青年大未來」調查報告,台灣30世代年輕人,有26.4%的人希望自己是生活穩定的上班族,有23.8%的人想當創意小店長;大陸30世代青年,則有高達43%的人想成為企業大老闆。


看完了這則新聞,我和衝勁十足的好友麗蓉開始討論起創業話題。麗蓉贊成年輕人盡早創業,因為有衝勁,禁得起失敗。我則偏向年輕人先到企業歷練一陣子,等到吸收了相當程度的經驗、存到了基本創業資金以及累積一定程度的人脈之後,再行創業。

麗蓉舉例,先生的球友,年齡都在四、五十歲階段,雖然原本都有事業,但是對於未來是要不要擴大事業或再創事業第二春,大都呈保守狀態,他認為年齡占了很大原因。

而且年輕創業也不乏成功案例。以比爾.蓋茲來說:大學都沒有讀完,20歲就創立「微軟」,目前「微軟」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軟體公司,更創造了資訊科技時代的商業神話,也因此讓他賺進大筆財富,39歲就成為世界首富。

到了今日賺錢對他來說已不是重點,幾年前成立了基金會,而且將財產捐出,開始資助全球健康與教育計畫。

我則以我的一位同學為例:同學從學校畢業後,經由姐姐介紹到一家藥廠擔任業務工作。在我們的認知裡,同學是屬於比較內向害羞型,誰也沒想到她可以擔任業務工作。她自己也老實說:「剛開始跑醫院業務時,常坐在診間外面等醫生,一等一上午,也經常發生醫生看完診,離開診間了,她還不知道繼續枯坐的窘事。

但也就是憑著這股傻勁,在工作10年之後,開創了自己的事業。由於累積一定的專業與人脈,創業以來一路順暢,由三人的客廳企業,慢慢變成十幾人的中小企業,今年公司營業額預估可以達到一億台幣。

找出自己的創業特性

其實,每一位創業者的主客觀因素都不一樣,有人適合先累積實力,有些人天生就具有創業因子,所以一定要找出自己的特性。

除了自行創業,我也非常推崇企業內創業。在外商藥廠擔任大中華區總經理的Mark,大學就讀藥學系,畢業後服役期間,就考上國內藥劑師執照,退役後進入藥廠工作,從小診所、小藥局的業務開始跑起;然後才漸漸接觸大型醫學院的業務,這期間還是持續進修,進一步考上美國藥師執照。

當熟悉了整個藥品市場業務後,正好公司成立行銷部門,外文頗佳,也很有一些想法的MARK便自告奮勇,轉往行銷部門工作,讓自己的工作經歷更為寬廣,同時又擠出時間讀完了EMBA;幾年後,因為具有銷售與行銷兩項專長,公司升任他為台灣區總經理,繼而擔任現職。

20年間,MARK一步步由基層業務員晉身到大中華區總經理,薪水也跟著「十級跳」。

在企業內創業,資本由企業提供,資源也比一般小型企業豐沛,更可以一展長才。 換句話說:企業內創業風險比一般創業者小,收入卻不見得比中小企業主少,值得年輕人思考。

創業方式有百百種,不論自行創業、接手家族事業或企業內創業,都要立定目標,然後一步步實踐,雖然有夢最美,但也要築夢才會踏實。


http://tw.money.yahoo.com/special_article/adbf/d_a_091113_42_1rkc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