襌宗六祖慧能大師明心見性,教化大衆及弟子之偈。

願有緣人士得三寶加被,以此偈頌輾轉 流通,功德無量。
祈願正法常住,利樂有情,一切衆生皆離苦得樂,常聞正法,速證佛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祖論經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覺悟 釋迦牟尼佛

詞 : 張德發 曲 : 陳清順 池嘉健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昧(三摩地)


三昧,意譯為禪定梵文:Samādhi,又譯三摩地、三摩提),意為「止」、「定」、「心一境性」。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聖諦:又名四真諦、四諦法。是四種至高無上的真理。

佛陀成道後在「鹿野宛」說四諦法,渡五比丘,前後三次稱三轉法輪:示轉、勸轉、證轉。

一、苦諦:無常是苦、世間無常,故是苦,苦是果。苦是第一個真理。

(一)三界苦。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般若心經的本文雖只有二百六十個字,但此中包括很多重要的佛教教理與修行方法,例如五蘊歸空就是一種悟入本心的方法。又例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三者分別與佛教的假、空及中觀有關。又此中所說的十二因緣及四聖諦都是佛教的重要教理。其中講到「空」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更是佛教的名言。此外,心經中也講到六塵、六根、十二處及十八界等佛學中常見的名詞。因此,二百多個字的心經,其中所含的義理非常深奧,不是一般以意識心解經就能說清楚講明白的。

本師佛對十二因緣之開示:(雜阿含298 經):「佛告諸比丘,我當說緣起法……,彼云何無明?……不知三世、內外、因果、四諦、不知三寶,不知根塵……痴闇即無明。云何行?身口意行。行而有識,即六識身。識而名色,即四大與四陰。名色而有六入,即六入處,即眼入處以至意入處。六入而有觸,即六觸身,即眼觸乃至意觸身。觸而有受,即苦、樂、不苦不樂受。受後有愛,即欲、色、無色三愛。愛而取,即欲、見、戒取與我取(四取)。取而有,即欲、色、無色三有。有後有生。生異類眾生,於中得陰、得界、得入與得命根。生而有生死,老而白髮……,死而命終,暖離色身。」(以上為大略,有興趣者請看原文。)說明:
(一)無明:即無始無明,由此如幻生出各種業障,使人不知三世、三寶等,真如因此無明幻生第八識。
(二)行:起心動念而幻生第七識,由此而有身口意諸行進而反熏生諸識相。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智與得是菩薩的執著,智是了悟五蘊歸空的智,這是能得之義。「得」是所得,即得到五蘊歸空的理。此句是說在「空」之中沒有「智」與「得」存在,因為「空」非意識心所屬,沒有能得與所得。修行者若心存有涅槃可得則不能入空。

16.菩提薩埵:菩提譯為「覺」,薩埵譯為「有情」,「覺」是自覺與覺他之義,自覺是上求佛道以圓悟佛果,覺他是下化眾生,使眾生亦得正覺之義,「有情」指眾生,未成妙覺果位以前之菩薩亦為有情,「菩提薩埵」即菩薩之義。也就是在做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工作者。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舍利子:人名,他是釋尊的弟子,在出家弟子中其智慧第一,也有譯為舍利弗。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