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孔子說:「父母健在時,不往遠處遊學、不在遠地擔任官職;假使不得已要遠遊時,所辦的事情要正當,所到的地方也要有固定的處所並讓父母知道以免牽掛。」
  「父母在」,父母健在時,我們的身體不能自由。父母疼愛子女是天性,常常掛念著子女。久不見子女,一見面就感覺子女消瘦了!周文王「視民如傷」,人民已經安居樂業、生活無虞了,但是文王一見到,就認為他們受到傷害,念念不忘著人民,希望他們的生活過得更好。文王的心就是父母的心啊!
  「不遠遊」,「遊」包括遊學、遊宦,離開自己的故鄉,到遠處尋找師友、研習學問;或是到遠地擔任官職,謀求生計、施展抱負。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退即是進,與即是得

待人處世有兩種方法一是把人壓倒自己佔先,還有一種是與人為善互讓互諒;前者是競爭的行為,後者是謙讓的行為。這兩種態度完全不同。中國學者辜鴻銘認為,西洋人的生活乃是建立在物質上面,談不上什麼文明,他們是憑著相互競爭的思想而發展進步。我們再看看東方,以中國而論,是在物產特別豐富的黃河、長江流域一帶,文化發展即以互相忍讓的精神而發。

今天的世間許多人都以為別人的頭痛可以忍耐,而自己的腹餓就不能忍耐。以這種作風,獨行其是的個人主義,排斥他人什麼都不行而以為自己什麼都行。這種利己而不平等的主張,不能互助互讓的行為,人類的和平哪有保障?為了社會共同生活,就應當有不落人後的覺悟。例如研究學問或改良社會,必須站得穩、立得定,大踏步向前邁進,但我們若於日常共同生活上互相排斥、互相爭奪,而不能互相協和,就不能共同生存下去。

其次,說到:「處世讓一步為高。」渡世讓一步,就表現氣節崇高,道德高尚,即符合老子所說的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誰持有這三樣就如同持有三寶。慈是慈悲,就是同情心,也就是為別人著想的心,是處世待人的根本思想。儉是儉約,亦即是節儉省用的意思,對物不要用之過度,八分就夠了,這便是「恭儉持己」了。現在的人不論什麼事情都是十分中之十分的以暢行其志,從這裡就生出了煩惱。因此在世間。人若自滿的話就會生出缺乏,希望十分必招致失望。如能在人間努力十分而有八分的生活,才是安定生活的良方。現在的人在生活方面是努力八分就當作已做完十分,那就發生了兩分的缺陷。所以老子說的儉,豈不是渡世三寶?再說到不敢為天下先,這意思是說「讓」與「儉」兩字,對人要讓,持己要儉,不敢為天下先就是讓的意思。以上是老子思想,指明讓一步是高明的。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念彌陀 具足萬善

如果靠我們行善積德,想要來化解、償還種種業障,是絕對不可能的。那要怎麼辦?就是靠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具足所有的善行功德,而且多到不可思議、無量無邊。我們只要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生生世世的業障都能夠償還,轉重報為輕報,轉未來報為現世報,甚至完全化解。

佛號有阿彌陀佛的大慈悲、大願力、大功德在裡面,所以這句佛號不只是一個聲音,或幾個白紙黑字而已。這句佛號是活靈靈、活跳跳,有佛的眼睛、耳朵、心肝,所以我們念這句佛號,阿彌陀佛即時就會聽到,應聲而現,保護我們,增加我們的功德,消除我們的業障。

唸佛要像善導大師所說的「唸唸不捨」,不管什麼時間、地點,或正在做什麼事,都要唸佛,念一句有一句的功德,決不會白費。唸佛不但不必費精神,也不需要花特別的時間。如果起心動念都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妄想雜念會減少,煩惱也會減輕,身心自然就會輕安,身心輕安,身體就比較沒有病苦或憂愁煩惱。所以唸佛有百利而無一害,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這是絕對要深信的精進大法門除此之外已無其他了「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苦為樂

《雜阿含經》中有一段故事——

佛陀在毘舍離城講經時,一日早晨,阿難進城托缽途中,看到一群貴族孩童以屋舍門孔為靶,比賽射箭,箭箭準確射入孔中。阿難歎為觀止,回精舍後向佛陀說起所見情景。

佛陀問阿難:「毛孔與門孔相比,射準哪個比較困難?」阿難說:「要射入如毫芒般的細孔,簡直不可思議,非常非常困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在心誠的布施與無財七施

文章來源:摘自果亮法師編《安閒靜》 

在原始佛教經典之一的《賢愚經》中,有一則如下的故事。 

王舍城旁,住有一位非常窮苦的老太婆,名叫南陀。在一個每百年才能見到一次佛祖的日子裡,南陀雖很想供奉一盞燈火,但用她僅有的錢卻只能買到一點點燈油。南陀就帶著那盞小燈,跟著其他富有的信徒來到佛祖處,點燃燈火後誠心參拜。說也奇怪,那天晚上城中無故刮了一陣強風,將所有供奉佛祖的燈火都熄滅,唯有南陀的那盞小燈火,依然在那裡燃燒,大放光明。由此可見,供奉神佛,重要的並不在於供物的大小,而是在於是否虔誠。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攝法增進人際關係的方法

佛教有四種度化眾生的方法,稱為「四攝法」,也就是以四種方法來攝受眾生。四攝法是增進人際關係的方法,是為人立身處事的準則,《華嚴經》云:「若能成就四攝法,則與眾生無限利」,菩薩隨化度生,須善解種種方便,故先以四攝法攝受眾生,比方說我佈施給你,讓你產生好感;我對你讚美,讓你歡喜和我相處;我給你種種利行,給你方便;我以同理心與你相處,得到你的信任,如此就容易讓你得度了。關於「四攝法」,說明如下:

第一、佈施,法施重於財施:佈施,不光是指錢財、物質、醫藥的財施,還有法施,也就是知識道理的教導、方法技術的傳授,或是講說佛法勉勵怯弱者,讓他們身心健全,能憑自己的能力自給自足、自立自強,甚至有能力幫助他人。財施,只能解決一時的困難,因為物質錢財會有用完的一天,如果是傳授技術、講述佛法的佈施,才是用之不盡的寶藏,才是根治貧困、救濟殘弱最徹底的方法,所以法施重於財施。

第二、愛語,法語重於軟語:「愛語」並不是說一些諂媚、奉承、虛偽、言不及義的語言,而是要講說佛法讓他人受用。例如,讓你瞭解慈悲、向你解說戒行、告訴你如何忍辱,使眾生心安而明義理,讓你生生世世受用不盡。《禮記》說:「安定辭,安民哉。」「安定辭」就是離妄語、兩舌、綺語、惡口,而說真實的語言、安慰曉喻的語言、歡喜慶祝的語言、善巧柔順的語言,使對方充滿信心與歡喜。藉由愛語與眾生結善緣,再進一步使其歡喜接受佛法,信受奉行,成就普度眾生的目的。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煩惱的方法

如何面對問題?即是告訴自己:任何事物、現象的發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我們不須追究原因,也無暇追究原因,唯有面對它、改善它,才是最直接、最要緊的。

很多人都說,我是好人,為什麼我還要遭受這麼多的苦難?我們要知道,有物質之身就有果報、就有障礙,如同有山川大地,就有風雨雲霧。大修行者也要受果報的,佛陀曾遭大石塊擊傷,也曾罹患重病。但是果報和障礙未必會招來煩惱,大修行者跟凡夫的差異就在於此。

凡夫被自身的遭遇所苦,信心就會退轉;大修行者可以放下自我,不被煩惱所障。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佛的智慧,清楚辨知煩惱的緣起,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業障重者,應修懺悔之法,為治病改命最易之法門

拜懺的意義

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