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139149_795420030602894_7974401897343850358_n.jpg

臨終時身不由己鬼神會引你入惡道

夢參老和尚開示

《地藏菩薩本願經》這一段就是說鬼神能使你墮惡道,因為在你做不了主的時候,鬼神使你變惡,不必等到死後。我們現在看到太多了,在生前鬼神就使你變惡,你心有所動,鬼神就乘虛而入,即使你信佛了,但是你信得不堅定,那個惡鬼神可以扭轉讓你不信佛,乃至於使你謗佛。平常我們還能做得主,到臨命終時 那得要大力量,你平常沒有修行,沒有力量,到那個時候你怎能有那個力量呢?就是做善事的人,根本沒有做什麼惡,到臨命終時,這善可不是大善,如果他戒定慧修到有成果的時候,鬼神當然扭轉不了的。雖然做善事,而只是一般泛泛的善事,這是容易被牽動的。真正有了力量的時候,到他臨命終的時候,那些鬼神變化做他的父母,或者他的眷屬把他引上惡道,他不會被牽動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徒的生死觀》講座第一堂~生者安則亡者安
世界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死亡是人類自然的歸宿。然而,當我們面對自己的死亡或親友的離去,若非心生恐懼,即是牽腸掛肚、充滿不捨,為此,法鼓山安和分院特別開設《佛教徒的生死觀》講座,禮請法鼓山三學院監院果慨法師從家中老菩薩的往生以及多年修行心得引經據典教導我們從容面對生死大事。由於因緣殊勝,2014年3月2日首場演講當日雲集約550位菩薩前來聆聽,果慨法師以聖嚴師父的叮嚀「唯有生者安、亡者才會安」來勉勵大家除了對生死建立正確的觀念外,還要透過誦經、念佛、拜懺、持咒、布施等等方法練習安定身心及捨心。如此,面臨親朋好友的往生才能為亡者創造安詳寧靜的往生環境;同時,也為自己的生死大事締造善終的良因好緣,期望人人都能夠透過佛法的正知見圓滿這一期的生命旅程,邁向另一個光明的旅程!

聖嚴師父說,「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一件莊嚴的佛事」,只是,面臨死亡或家人朋友往生時,心裡總是難以面對與接受,如何幫助自己與他人化解對死亡的恐懼害怕,自在迎接這一期生命的結束,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課題,因此,安和分院從今年3月2日起至4月20日一連舉辦七場講座,邀請果慨法師透過《金剛經》、《阿彌陀經》、《地藏經》及《心經》等四部經典引導我們一窺生命的實相,並教導我們如何圓滿人生最後一場佛事。第一場講座即受到菩薩們踴躍護持,聽課人數創下新高,安和分院監院果旭法師首先為這場講座做了簡單的介紹,目的是希望大家都能夠從佛法的觀點找到順應生死大事的方法,提升對死亡的觀念。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載.jpg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 整句話的意思是:可以道說的道,並不是我們平常理解的這個道,可以道說的名,也不是我們平常所理解的名。

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非常道,這個並非永遠不變的。理解分三種: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剛經中提到則非』 『是名的開示

金剛經中凡是提到則非兩個字的時候,都是說明不可執有就是說不要當他是實有其物或實有其事,不可執有的意思是叫人會相歸性。因為性本來是沒有相的,不能以語言名字求,必須離開幻相返照心源,才能證入性體。

經中凡是提到是名兩個字的時候,都是說明不可執無,不可執無的意思是叫人雖然會歸性體,但是也不可破壞假有的名相。為什麼?性本來是無相無不相的,相是性體之用,有體必有用。佛說般若是如其自證之理智而說的, 使一切眾生開佛知見而後悟入佛之知見,叫人瞭解性中本沒有相,必須離相修持而後才可以見性。

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其差別不同之相,根據其外表差別不同之相,就為其安立種種名字。譬如桌子是由木工把木板木條敲敲打打拼湊起來的,現出來一個桌子的形相,這個形相本來就是幻相,把木板木條拆掉,桌子的形相就沒有了,所以桌子二字就是一個假名,表明有即非有,非有而有。無論任何事物皆是因緣所生的幻有之相,當體卽空,所以說它是名桌子,不過有個假名而已。這種觀察的方法稱為體空觀。若就性體而說,桌子並非實體,但並不是沒有幻相,本非實體,故曰則非,不無幻相,故曰是名。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6blm.JPG

念善,身就健康

佛門四眾同學,有很多確實很發心,佈施財物,做義工(內財佈施),可是沒有獲得像經上所講的那麼殊勝的果報,這是什麼原因?他佈施修福,疏忽了戒律。

疏忽了戒律,罪業常常犯,於是福就抵消了。許多人在佛門裡面,發心做了很多好事,並沒有得到好的果報,原因就在此地。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法的基本原則──「三法印」


佛法和佛教不同之處在於,佛法是釋迦牟尼佛說的言教,而佛教則是團體。佛所說的原則以及根本教義是不變的,可是佛教會因環境背景的不同,以及每個人根性的差異,而形成不一樣的佛教。佛法基本不變的原則為「三法印」,是相同的,從釋迦牟尼佛開始到現在,還沒有人能推翻。

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_6508264_1.jpg

學習《金剛經》的真正用途

金剛經教人修福修慧消業,是一部各方面都顧到的完善佛典,無怪乎佛在經中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又說:「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金剛經在中國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經典,是記錄釋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須菩提問答對話的一部經。讀誦這部經的人很多,可是我們往往念過就算了,正和念佛一樣,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又有幾個人心裡存著阿彌陀佛普度眾生不可思議的無邊功德?我想在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如果心中能念念不忘阿彌陀佛普度眾生的不可思議無邊功德,一定更能和阿彌陀佛相應,也更容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佛如此,念經也如此,所以如果我們念金剛經時,能心中念念不忘金剛經的功德,一定更能和佛在金剛經裡講的道理相應,更能得到好處。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