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n 23 Tue 2024 00:35
窗 妳那會說的眼睛 快聽不到很好聽的歌曲
- Jan 21 Sun 2024 14:18
台灣佛教淨土先行者:李炳南居士(正片)
- Jan 21 Sun 2024 01:35
妙法蓮華經 淨土教觀學苑 淨界法師 第66集
- Jan 19 Fri 2024 19:13
新不了情
- Jan 19 Fri 2024 17:30
淺說六道輪迴和十二因緣(圖解)
淺說六道輪迴和十二因緣(圖解)
十二因緣總說在這十二支中,「無明」、「愛」及「取」的屬性是煩惱;「行」及「有」屬於業;「識」、「名色」、「六入」、觸”、“受”、“生”及“老死”則全屬苦。
假設在某一次前生或今生中,我們由“無明”所驅使,做出了殺生業(“行”),在“識”中留下了這殺生之業因。這三者,在今生臨終時遇上了臨終一念的煩惱(“愛”及“取”),便構成了下一生墮於地獄中受生的因素(“有”)。
- Jan 19 Fri 2024 16:28
『開權顯實』是甚麼?― 這篇非常重要!
『開權顯實』是甚麼?― 這篇很重要!
佛教的法門有權教、實教。所謂權,是指因宜而變,因時制宜。孟子說︰「權,然後知輕重。」(《孟子‧盡心下》)意思是說,在守常(恆)之中還要通權達變,即今天所講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一。權教就是權宜、權巧方便的意思,實教就是直暢本懷的,這個當中沒有什麼方便。佛教的意思就是善巧方便,有時間性的,不是永恆不變的。權教之法,就是一種暫時採用還廢的法,是不究竟的,不了義的。說得更明白一些,權不是終點站,不是最終的歸宿。利用這權巧方便之法,卻能令眾生生起求解脫的堅固心,而到達終點站。
例如人要受持五戒,這是一個方便教法,要生天堂,要修十善道,天道的人要修持十善,這也是一種方便;甚至聲聞乘的人修四聖諦,緣覺乘的人修十二因緣,這也是方便教。甚至菩薩要修六度萬行,也是方便教權教,甚至於我們要往生東方琉璃世界,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還是方便的權教。佛陀所說的經典中,可以說大部份是方便的權教,唯有法華經所講的,才是真正佛陀的本意,要將我們帶入佛的境界裡的實教。
- Jan 19 Fri 2024 01:26
妙法蓮華經 淨土教觀學苑 淨界法師 第65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