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欣交集 ― 弘一大師
弘一大師經歷了最絢麗多彩的一生,成為律宗一代中興祖師,持戒精嚴,然而卻在晚年寫下內心最真實的獨白:
出家以後二十年之中,一天比一天墮落,身體雖然不是禽獸,而心則與禽獸差不多。
我自從出家以後,惡念一天比一天增加,善念一天比一天退失,一直到現在,可以說是醇乎其醇的一個埋頭造惡的人,這個也無須客氣也無須謙讓了。
正因如此,他一直視自己為下品下生之機,在人生最後的時刻,一心念佛,得見阿彌陀佛之示現,於是悲欣交集,落下淚水。也許這正是深切認識到了凡夫之罪惡如斯,常沒流轉;但阿彌陀佛大悲無倦,十劫等待,主動、平等、無條件救度一切眾生。因此,才寫下了「悲欣交集」,最後又添上「見觀經」,表達自心,以示後人。
《觀經》中,下品下生之眾生,一生造罪五逆十惡,臨命終時遇善知識,十聲稱佛,當下蒙佛接引,往生極樂。而且一部《觀經》,「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才是弘一大師暗合道法,留給世人最深切的付囑。
因此,彌陀巖石壁上「悲欣交集」的旨趣,正在於石室中佇立來迎的阿彌陀佛。
但願,那些走進巖穴、禮拜彌陀的人們,能體悟人生之悲欣交集,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也願,那些體悟人生悲欣交集的人們,亦能遇見彌陀,走進極樂的淨土。
https://plb.tw/tc/art_0_in.aspx?id=824&cid=407&chk=acb8186e-29e1-4915-868d-140280745392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