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住清淨心 ― 文/見建法師
昨夜夢中,任是富貴榮華、悲欣憂苦;清晨醒來,如幻如化,南柯一夢。知是夢幻空花,若還欲折枝惜春,即同癡人。人生在世,亦是如夢。
無四相 定慧等持
佛經上說,人一天當中有八億四千萬個念頭,也就有了八億四千萬個生滅。人的一生,就是眾多的念頭生滅所積累而成,所以稱為「眾生」。一切的念頭、事相,如浪花般,起了又滅、滅了又起,看不見、摸不著,如同夢境一般,所以古人說「人生如夢」。
將夢當真,便產生了執著;鏡花水月,都變得真切。終此一生,做著成名的夢、發財的夢,吃喝玩樂、功名利祿,將自己的念頭當真,於是喜怒哀樂、愛恨瞋恚、愁憂苦惱,身心不得自在。當一口氣不來,全又化為灰燼,塵歸塵、土歸土。
知此真相亦不須消極悲觀,了悟此生滅身中,有一不生滅心,在來去塵境中,有一湛然不動之性,此即人人本具之菩提心,不假外求,亦即《金剛經》所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無住心」,就是菩提心。
無住,並不是什麼都不要。「住」是指攀緣、想念、執著。想到過去,這念心就住於過去;想到未來,這念心就住於未來。於六塵境界中,住塵而生心,於人我是非中,分別而計度,稱為妄心。有所住著,就有生滅,生滅即是夢幻泡影。而無住心,就是心無所住,這念心不攀緣、不執著,如如不動,此即是定。所謂「青山本不動,白雲任去來」,任是萬境生生滅滅、紛紛擾擾,任是念頭來來去去、起起落落,始終保持能知的這一念心,不起分別,不隨境轉,清楚明白,這便是慧。定慧不二這念心,即是「無住生心」。
《楞嚴經》云:「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菩薩悲智雙運,不住空有,依之起修,無住而生心。釋迦牟尼佛過去曾為忍辱仙人,被歌利王支解身體,仍未動一念瞋恨,甚而發願成道之後,第一個度他。這是因為心無所住,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我相,所以沒有受害的人;無人相,所以沒有害我的人;無眾生相,所以沒有種種差別之相;無壽者相,所以沒有執著不捨之相。怨親平等,無所住著。
知幻事 常行中道
吾輩雖未徹悟,亦不妨礙依著此理,在生活中起觀照,如《六祖壇經》云:「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這便是無所住心。又云:「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能不取不捨,則不被外境所羈絆,無所妨礙。
凡夫無始劫來習氣使然,妄執身心二相為實有,產生我、法二執,造諸過愆,遇緣則發,故入手處即是覺察、覺照、反省檢討,「常自見己過」──所有的因果宛轉歸咎於自己。《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裡說得更清楚:「於得失無著,憂喜不能動」、「恭敬不生喜,輕慢無瞋恚」、「不說他人過,亦不稱己德」、「成就諸功德,虛己常謙下」、「不念他人惡,常思其善事」……簡而言之,在每個當下面對一切人、事、物,都能「無所住」──不生分別、不起執著,也就沒有喜歡、討厭、想要、排斥……,而「生其心」──自然而然地能以清明無染的智慧心,為所當為、言所當言。正如《中庸》所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常行中道,即是無住生心。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間一切真假虛實、擾攘紛紜,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熱熱鬧鬧的夢,知是夢中事,便不會分別計較、患得患失,即所謂「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徹悟了「無住心」是吾人安身立命之處,方能真正地從煩惱、執著中,永遠解脫。乃至在每個當下,以無住之清淨心,清明地應對進退,在自利利他當中,心始終寂然不動,「宴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如此智慧自然通達無礙,心量廣大慈悲,能夠創造緣起、運用緣起、不住緣起,真正做一個「不作夢的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