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jpg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知道是哪三界嗎?

三界:佛陀的世界觀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句在中國民間流傳了上千年並膾炙人口的詩偈,相信很多人都在《西遊記》或者《封神榜》等各種神話小說中聽說過。但對這句話涵義的理解,可能除了朦朦朧朧地感覺屬於超脫生死的境界外,並沒有太多更深入細緻的了解。其實這句話並非純粹佛教的觀點,而是民間糅雜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後,所產生的一種似是而非的認識。雖然三界是佛教術語,但五行理論屬於道教思想。

三界,是佛陀的世界觀。佛教認為,在宇宙中,以性質分類,存在兩種世界——凡界和聖界。聖界是指羅漢、佛陀等超世的世界,而凡界就是指三界的云云凡夫。

人類的認識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以目前人類的認識能力,對宇宙、生命的了解,可以用滄海一粟來形容。我們甚至無法承認人類感官所認識不到的事物,當人們發現越來越多不能解釋的現象時,才剛剛開始懷疑地球之外是否真的沒有生命,懷疑是否人類真的是宇宙中最高級的生命。佛教認為,只有佛陀的遍知智慧才能與所知的知識完全覆蓋,這是因為佛陀徹底斷除了煩惱障和所知障等一切負面心緒及帶來的負面影響。在佛陀的智慧觀察下,所呈現出來的凡夫世界就是三界。三界是指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欲界:具有以性愛、貪慾為主要欲望的眾生,就屬於欲界。

色界:沒有性愛、忿怒但仍有物質性身體的眾生,屬於色界。

無色界:不但沒有性愛等欲望,甚至連物質性的身體也不存在,只有純粹的精神,屬於無色界。色界、無色界的「色」是佛教術語,並非色相的意思,而是指物質的別稱。

可以說,三界幾乎全部涵括了宇宙普通生命的生存形式及狀態。

三界的劃分

在佛教中,根據闡釋重點不同,三界有多種劃分法。從生命的高低層次劃分,三界可以分為九地(九類),分別是:

五趣雜居地:主要是欲界的生命,包括地獄、餓鬼、畜生、人及欲界天。由於這五趣的生命都沒有脫離以性慾為主的各種欲望,而混雜居住在欲界,所以被稱為五趣雜居地。

離生喜樂地:是指色界的初禪天。據說修持禪定達到一定的層次後,由於身體發生了質的變化,所以會產生一種欲界生命所無法體會的快樂感受。這種快樂感受遠遠超過了欲界的所有快樂,所以被稱為離生喜樂地。

定生喜樂地:是指色界二禪天。當禪定進一步深化,達到二禪的境界,會從禪定中產生更為快樂的感受,所以被稱為定生喜樂地。

離喜妙樂地:是指色界三禪天。住於三禪的生命,由於禪定更加穩固,所以二禪以下相對較粗的喜的感受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微細的、難以言表的快樂。所以被稱為離喜妙樂地。

捨念清淨地:是指四禪天。當達到四禪的時候,連最微細的樂感也漸漸隱褪,內心無比的安穩、清淨。由於即使是世界末日的火災、水災和風災都難以破壞,所以四禪被認為是最穩固安定的禪定狀態。

空無邊處地:是指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天。色界的生命由於還有物質性的身體,所以在無色界生命看來還是累贅,通過修持更高層次的禪定,把身體也空掉了,所以被稱為空無邊處地。

識無邊處地:是指無色界識無邊處天。當禪定深化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只剩下精神。

無所有處地:是指無色界無所有處天。這裡的生命試圖將精神——識也空掉,空無所有,所以被稱為無所有處地。

非想非非想處地:是指無色界最高層次,也叫有頂天,意思是三界的最頂端,是依靠佛法以外的世間禪定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位居於此的生命,連意識也非常微弱,似有似無,所以被稱為非想非非想處地。

從輪迴形式劃分,可以分為五趣或六道,分別是:

地獄趣:生存狀態最惡劣的生命,無時無刻不承受著各種痛苦的煎熬。

餓鬼趣:略好於地獄,但也長期經受著沒有飲食的各種痛苦。

畜生趣:相對於地獄和餓鬼來說,算是境況較好的惡趣,也是人類承認存在,可以目睹耳聞的惡趣。這三個地方被佛教稱為三惡趣,是生命最苦的地方。

人趣:主要是指我們人類,但佛教所指的人趣並不局限於地球上的人類,因為還承認其它星球也存在人類,這點在本書後面的章節會具體述及。

天趣:這裡的天趣包括了欲界、色界以及無色界的所有天界。從三界總體來說,天界的生命狀態最為優越。

六道是指在五趣的基礎上,加上修羅道。阿修羅是指生性好鬥的眾生,因此有時候佛經會把他們分化到五趣中而省略不說,但有時候會為了突出教育重點而獨列一道。五趣和六道並沒有本質的差別。

三界還有另外一種分法,就是以人為中心,上面是天界,下面是龍界,中間的是人界。這三界在佛教內部也叫三地,並不是三界的傳統含義。

三界內外的界限

前面提到的,無論是五趣還是六道的眾生,都是三界內的生命。那麼,是否在三界中的所有生命都是三界內的眾生呢?讀者需要注意地是,事實並非如此。

佛教認為,只有那些隨著無明煩惱及業,而被動輪迴轉生於三界中的生命,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三界有情。以特殊智慧破除了無明,不因煩惱和業,僅因無盡的菩提愛心而自願投生在三界中的佛菩薩等生命,並不屬於三界內輪迴的眾生。他們受慈悲愛心的催動,背負著救助三界眾生的崇高責任,而無數次轉世在三界內,以各種身份和形式,默默踐行著自己的理想和承諾。

如果把牢獄比喻為三界,那麼三界眾生是指獄中那些因犯罪而入獄的人,獄中的警察等工作人員及教育者,並不屬於牢獄的人。清晰了解了這點,便不會混淆系屬三界內外的差別。

三界六道猶如一個完全封閉的輪盤,所有受無明及善惡行為支配的凡夫俗子,無始無終地輪迴於中。佛經中說:「高者必定墮落,有聚定有分離,有生就有死亡,形成必定壞滅。」這樸素的物極必反的規律,正是三界狀況真實的寫照。

https://kknews.cc/news/599ve5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勤學佛堂  的頭像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