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寬容別人也寬容自己,也許才是「智慧」眞正的開始
人最大的智慧,可能是對「生老病死」,以及「貪痴慢疑」的種種認知。這種認知讓自己體悟生命本質的不完美,而從這個淒涼的結論,一個人,也許才能開始寬容自己,寬容別人,而這樣的寬容,也許是智慧眞正的開始。(本文摘自《壓抑不住地想飛起來》一書,作者:張毅,以下為摘文。)
一個人的智力,如果缺乏人生的體認,智力也許反是噩夢。
在一部紀錄片裡,看過一位智商奇異的男士,他在差旅之中,早晨在路旁小咖啡廳吃早餐,一位女服務生給他倒咖啡,他瞄了一下她的名牌,隨口說出她家中的電話、位址。女服務生驚訝之餘,不由心生疑懼。
片子隨後說明,這位表情羞赧如達斯汀.霍夫曼演出的「雨人」的男士,只是昨夜在旅館中,閒來無事,就一頁一頁地翻閱小城的電話簿。他過目不忘的能力,使他可以完全記住一整本電話簿裡所有的資料。
一個人深夜為什麼翻閱厚厚的電話簿?
在片子裡,他寡言到令人懷疑他有智障的問題。上天給他這種超人的智力,他為什麼落寞至此?然而所有的資料顯示,類似的人都有不能適應社會的問題,他們對人生的認知是什麼?為什麼他們連日常生活的適應能力都沒有?成為心理學上一個頗具神祕色彩的角落。
每每想起那一張沉默哀傷的面孔,總覺他們心裡有一個揮之不去的無助。這個無助的存在,纏繞他們,令生活變成一個孤絕的繭。
為什麼無助?
我當然地想起杜斯妥也夫斯基著的《罪與罰》,人既然貪婪,為什麼又有道德?當然也有《馬克白》,親手殺人都堅決如此,為什麼還愧疚自責地處處見鬼?
原來,人間,不是一本電話簿,它的糾纏不淸,本末倒置,沒有標準答案。人,如果只是要活著,不難,或一臉幽怨,或殺氣肅然,或終日「我!我!我!」,時日到了,自會結束。
然而,正如廚川白村說的「文學是苦悶的象徵」,其實,文學的內容,不外生命的種種,而生命的種種的本質,正是「苦悶」。
佛學裡有些定義,是眞切的,譬如「一切本苦」,苦,是生老病死,是怨憎會,是愛別離,是求不得。這是「外在之苦」。
另外,還有「內在之苦」,就是「貪痴慢疑」,邏輯上,不用佛學提示,每個世間人,都知道這人生在世,都受這內外之苦的交相煎熬,但是,有多少人眞的從中悟出一二,而眞的祛苦得樂?
突然明白那些「雨人」臉上的落寞。
人最大的智慧,可能是對「生老病死」,以及「貪痴慢疑」的種種認知。這種認知讓自己體悟生命本質的不完美,而從這個淒涼的結論,一個人,也許才能開始寬容自己,寬容別人,而這樣的寬容,也許是智慧眞正的開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