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以自己經歷的分證菩提果,問須菩提:如來──釋迦自稱──從前在然燈佛那裡,有什麼實法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jpg

「來者即諸法如義」學佛法千萬要記住這句

國學大師南懷瑾:「我們學佛的根本是什麼?一切宗教都是一樣,都是: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這是第一個起步。如果不修一切的善法,光想求開悟,那就是青蛙跳井了,噗通!那不是悟啦,那個是自誤,聰明反被聰明誤。」學佛的人都懂得諸惡莫作,衆善奉行。但往往執著於開悟,反而如夢幻泡影,嚮往求向內求,總是越求越遠。就如禪修打坐,一念即起,你非要去追隨因,要麼就想忘掉它,拋開它,往往越想拋開它越是在糾纏。所以不要執著於它,隨它而去。自然的來,也就自然的走了,專注於某一念,其它都不重要。

國學大師南懷瑾:「我們用各種方法修持,都是拚命要弄平自己心中那個波浪,想盡辦法要讓那個波浪變平,變平了又怎麼樣?變平了還是水!不平呢?不平也是水。」南師接著說到:「所以說,拚命去弄平,這不是自找麻煩嗎?對不對?是不是這個道理?我想是這個道理!你仔細想想看。你的想也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它本身就在如來清淨的境界的境界。」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佛說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每個人的智慧都是相同的。只是我們一時迷失了自己,沒有悟道。就如一切事情都有對立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你悟了,就有清淨心去面對一切,自己心中有迷霧,你怎麼想拋棄它也拋棄不了。

國學大師南懷瑾:「古人說:學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將相所能爲。因爲他的境界、氣派、胸襟與衆不同。這種不同的境界從哪裡來呢?從實相般若而來,是道體上所產生的,自然而來的。」「因此,真悟道的人,智慧開發是無窮盡的,佛學的名辭叫做無師智,也叫做自然智。自己本有的智慧倉庫打開了,不是老師傳授給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爆發了,天上天下,無所不知。這就是境界般若。」

非帝王將相所能爲,意思是說貪圖美色,功名利祿的人是不會明白佛的大智大慧的。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人,平等無私、普度衆生,絕非爲個人所得。所謂的大丈夫,就是指那些心量廣大,有大慈悲,能發大慈悲之人。智慧,不是老師傳給我們的,而是自己心中本有的自性。老師只是打開你智慧的窗口。

國學大師南懷瑾:『來者即諸法如義』,這一句話最重要,學佛法千萬要記住。大家學佛的人,都帶有宗教性,佛在哪裡?佛在佛堂那裡;佛在哪裡?佛在廟裡;或者佛在西天,那就糟了。佛在哪裡?佛就在你那裡。」「即諸法如義。世間一切法,都是佛法,沒有那一點法不是佛法,任何世間法,正如中庸所講:「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就是如來,都可以到的,隨時隨地的任何一顆灰塵,清淨的地方,髒的地方,處處佛在現前,這就是如來,所以叫諸法如義。這一點特別要注意。」

『來者即諸法如義』也是來自《金剛經》的經典,佛陀告訴我們,佛在哪裡呢?就如人問你,禪在哪裡啊?古有禪者曰,禪在當下,禪就在你身邊。禪宗有則有名的公案,即是慧海禪師拜見馬祖大師,在《景德傳燈錄》卷六和《五燈會元》卷三均有記載。

有一日,慧海禪師參拜馬祖。馬祖問:「你從何處來?」慧海禪師道:「越州大雲寺來。」馬祖道:「來此擬須何事?」慧海禪師道:「來求佛法。」馬祖道:「我這裡一物也無,求什麼佛法?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什麼!」

慧海禪師道:「哪個是慧海寶藏?」馬祖道:「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慧海禪師一聽,當即「自識本心,不由知覺」,身心踴躍,禮謝馬祖。

這則公案可以看出,人的自性爲每一個人本自具足,無有欠缺,修道人應從自性入手,不可拋卻自家寶藏、向外馳求。反之,我們學佛也好,在社會實踐中也好,一切人都有智慧相,一切事都有對立面,你用什麼眼光看待,你用什麼心去想它,它就是什麼樣的。所以,一切人,一切事,都要積極的人生觀看待。

https://ppfocus.com/0/ed64452e9.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