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WntY.jpg

處世之道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最高明的好尚,像水一樣。水喜好幫助萬物卻不爭拗,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居處喜好低下,心意喜好沉靜,交往喜好仁人,言論喜好誠信,為政喜好安定,辦事喜好才能,行動喜好時運。

就因為不與物爭拗,所以沒有怨咎苦惱。

此章老子藉水的特性教人處世之道。水的特性,至少有下列幾點:一、水是柔弱的,但有時候卻極堅強,經文第七十八章就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二、水是與時遷徙的,順乎天時,周而復始,冬季河山結冰時潛流,春天渙然冰釋而始流,夏日水勢豐沛而湧流,秋天百川入海而泛流,其大小洪細,完全配合季節的變化;三、水是隨地賦形的,沒有固定的形狀,遇方則方,遇圓則圓,它的清濁緩急,完全配合環境的變化;四、水是往低處流的,即使藏污納垢,也在所不辭。這些特性都與老子所說的「道」和「自然」,有相通之處,所以老子常常藉之言道。

全章分為三段:
第一段說明水的特性,說它「善利萬物而不爭」,又說它「處眾人之所惡」。第六章老子曾把「道」比為「谷神」、「玄牝」,這是形容淵谷洞穴是地勢低窪幽暗之地,可是水自它汩汩而出,涓涓而流,一切順乎自然,卻能沿岸滋養萬物。利萬物而不爭,居卑下而不辭,這種特性用之於現實政治社會,實有可以借鑑之處。《淮南子.原道訓》說水之為物:「上天則為雨露,下地則為潤澤;萬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無所私,澤及蚑蟯而不求報;富贍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費。」這可以說是為此章「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作了最好的詮釋。
第二段「居善地」等七「善」句,都是承應上段「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善」而來。這裡的「善」,不是名詞,它指的是喜愛、好尚,是「樂於」,作動詞用。「善地」、「善淵」、「善時」,還可以說與水的特性有關,實際上,它們與其他的「善人(仁)」、「善信」、「善治」、「善能」等句,都已明顯推衍到現實的政治社會之中,涉及上文所說的「聖人」所為。聖人取法自然,取法大道,所以他有下列的七「善」。這裡的「善」,不應譯作「善於」。喜愛、好尚,或者說「樂於」,都是出乎自然,「善於」則已有機心。以「居善地」、「與善人」與「事善能」為例:「居善地」是說水愛往低處流,並不意味著水以低處為尊,所以在山上在地下都無所謂,一切順乎自然而已;比之人事,則是指居高位也不驕傲,在下層也怡然自得。只是下屬者居大多數而已。同樣的道理,與人交往,樂於交往一般人民,而不會唯利是圖、只交結權貴;做事也會欣賞有才幹的人,但不會「尚賢」,特別標榜誰賢明。所謂交結權貴,所謂標榜賢明,那都已有爭競之心,有違老子所說的自然之道了。再回頭以水為喻,水性柔弱,但能攻堅摧強,那是它自然的本性,而不是說水存有攻堅摧強之術。不期然而然,叫自然;欲其然而然,那就叫機心。上章說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那也是自然而然,而不是說聖人在「後其身」、「外其身」時,早已有預期「身先」、「身存」的機心。因此,這裡所說的七「善」,是「愛好」,是「樂於」,不宜講成「善於」。俗話說:「一生愛好是天然」,庶幾近之。但用「愛好」、「樂於」實際去語譯「居善地」等七句時,卻覺得有些格格不入,反而不如「善於」順暢。所以有人把「善」譯為「善於」,我也贊成。這真是語言本身也有其一定的限制。所謂「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段呼應第一段的「不爭」。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聖人也樂於取法自然,處下而不自卑,善利百姓萬民而不自高,因此別人對他沒有怨咎,他自己也就沒有煩惱了。

校後補記:在郭店楚墓和《老子》甲乙丙三書竹簡同時出土的,還有另一竹簡《太一生水》的古抄本。它的形制、書體,都和《老子》丙書相同。竹簡《老子》甲乙丙三書,論述聖人修身治國之道,《太一生水》則專述自然之道。它的內容主旨,主要是說明:太一即道。道「藏於水,行於時」,依次生成天地、陰陽、四時、萬物,所以是「萬物母」。侯才《郭店楚墓竹簡校讀》一書校讀比對,以為竹簡《老子》未見「太一」的概念,但《莊子.天下篇》和《文子》卷三、卷九卻都曾引用老子「主之以太一」或「帝者體太一」之言,所以他主張《太一生水》可視為竹簡《老子》的丁書,一樣源出於老子。《太一生水》中有言:「天道貴弱」,這和本章開頭所說的「上善若水」,道理頗相契合,故附論於此,供讀者參考。

https://www.gvm.com.tw/article/3919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