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諦 —— 佛法的根本
佛法是真理,更是一個滅除痛苦的方法。佛陀在菩提樹下證得無上菩提後,為五比丘解說四聖諦,就是說出這個滅苦的方法。"諦"有真實不虛的含義。"四聖諦"是聖者確知確見的四種真實道理,是佛法的根本,亦含攝一切佛法,因為這是唯一滅苦之道,如果離開滅苦之道便不是佛法。
佛陀指出滅除痛苦猶如治病,應該:善知病,善知病源,善知治病的方法和善知病已得醫治。佛陀是大醫王,善知四聖諦:善知"苦諦",知種種苦和苦的真實;善知"集諦",知苦集成的因緣;善知"滅諦",知苦已滅,再不復發;善知"道諦",知滅苦的種種法門。世間的醫生,只能醫治一般的病,不能治療眾生生死苦的病,更不能令痛苦不再復發。唯有佛陀能治療眾生生死苦的病,所以有大醫王的稱號。
生命的抉擇
從無始以來,眾生就追求、依戀、欣樂美夢,而恐懼、逃避痛苦的降臨。這種渴愛和恐懼的"心",就是鞭策驅使我們的無形之手。在它的驅使下,我們癡迷地生活著。有的會幸運地生長在幸福的家庭,有事業,有名望;可是,一不留神,便會作出種種惡業,如蛾撲火、如蠶作繭,可憐可悲。更諷刺的是,眾生皆自以為努力向上,朝理想而前進。然而,結果往往又是相反的,且看看那些充滿人生無法逃避的痛苦、逼迫和無奈。當然人生也有幸福美麗的一面,但是逼迫恐懼有時亦來得太真實了。
因此佛陀指出,若眾生不知苦,不知苦的成因,生死苦就相續無了期。但是若我們知苦可滅,而修行滅苦之道,生死苦是可以滅盡,不復再生的。佛陀在鹿野苑轉大法輪,解說四聖諦,就有所謂"三轉十二行相" [註1]。在初轉法輪時,佛陀指出:"此是苦,此是苦集,此是苦滅,此是滅苦之道",讓我們清楚了知四聖諦。二轉法輪時,佛陀勸諫眾生:" 苦應知,苦集應斷,苦滅應證,滅苦之道應修 "。三轉法輪時,佛陀以身作證:"苦已知,苦集已斷,苦滅已證,滅苦之道已修"來鼓勵眾生選擇此滅苦之道以求取究竟的解脫。
四諦的分析
苦諦:
"苦"有逼迫、缺陷、痛苦等意義。在此第一聖諦,佛陀指出聖者如實了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缺陷的,是含藏了敗壞和痛苦的種子。但是眾生為無明愚癡所障蔽,視苦為樂,以苦為樂,不見苦為苦,對於有缺陷及終歸會敗壞的五蘊身心和世界,生起依戀及貪著。不見快樂的短暫、痛苦的漫長,心無厭足,不見有求皆苦,結果帶來無了期的束縛、無奈和痛苦。
"苦" 可以從三方面來審察,即苦苦、壞苦、行苦。苦苦是逼惱身心的苦,例如: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等等。壞苦即當快樂或喜愛的時刻與事物消散而引生的苦楚。行苦即身心世界行行不息、遷流變化、無有安寧的苦。
集諦:
"集"有招引、積聚、滋長的含意。眾生因為無明,不了解真相,於五蘊身心世界上生起"這是我"、"這是我所"的邪見執著,繼而在"我"、"我所"及感官享受上又生起了"渴愛"和"依戀"。由於有渴愛及依戀的煩惱和習慣,便會造出與煩惱相應的行為,招感、繁衍和積集種種業力。有了業力的束縛,我們便無奈地流轉於生死輪迴的苦海。聖者如實了知:有無明,有渴愛,就有苦的積集;這就是苦集聖諦。
滅諦:
"滅"是指"渴愛"及"苦"的息滅。當苦的"因"得以息滅,渴愛與煩惱得以斷除,眾生便能從"苦"解脫過來,了斷生死的束縛,從此不再受三界煩惱所支配,得證涅槃寂靜的大解脫。聖者如實了知:無明滅、渴愛煩惱滅、生死束縛的解除,這就是苦滅聖諦。
道諦:
"道" 以能通達為義。若欲滅苦及證涅槃的解脫,必須要通過修行之道。這解脫之道又名"中道",這就是在見解上不生起"生、滅", "人、我","常、斷"等二邊的執著,及在修行上不落入極苦或極樂的窠臼;亦即是從正知正見的觀察,培養出解脫的智慧,而達至寧靜內證的涅槃。這種能令我們得解脫的方法,就是"八正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簡而言之,即"戒、定、慧"三無漏學。
離苦得樂的人生
佛陀指出,苦、樂的人生是由我們自己抉擇的。若我們盲目地讓心中煩惱任意操縱生命,人生是必定充滿痛苦和無奈的。但是,我們若能提高醒覺,依八正道來生活,生命就會有真正的幸福。所以佛陀勸諫我們:"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
分 析
苦應知 —— 離苦得樂的人生,是從我們對苦有了認知和體會開始。所以佛陀說苦,不是消極,而只是讓我們清楚見到世間的不安和不穩的事實,繼而指出離苦得樂的道路。因此,經中時常說到痛苦是我們的老師,就猶如發高熱是身體告知我們它病了一樣。
集應斷 —— 既然知苦,就要斷除積集痛苦的因,我們不可以口中常常怨天尤人,抱怨生命辛苦,而自己不去斷除苦因。苦因不除,苦果是不能避免的!因此我們應該憑藉覺照的力量,清楚認識和了解自己心中的渴愛和依戀,以及因之而引生的煩惱和束縛,因為它們是我們痛苦的根源。
滅應證 —— 煩惱和痛苦是可以息滅的。佛陀與他的聖弟子,乃至很多歷代高僧大德都證得此煩惱寂滅、無有恐怖、安詳自在的境界。在經文中有如下的句語形容一個煩惱寂滅的聖者:"他不魯莽,不貪婪,無有渴望,洞察並理解一切。這樣的人,不再招感業報,安住無為,在任何地方,他都見到平靜和安寧。他不會計度自己等同於、低於或高於別人。擺脫了私欲,他既無所執取,也無所棄捨,究竟寂靜。" [註2]
道應修 —— 因為有惡業,所以有痛苦的果報,而惡業是由於有染污的身口意三業而造成的,所以若要離苦得樂,就要淨化三業。這轉染為淨的過程就是八正道和戒定慧的修習 [註3]。八正道中的正見、正思維、正念、正定是淨化意業的修習;正語就是淨化語業的修習;正業、正命是淨化身業的修習,而正精進則通於三者。
戒定慧三無漏學
我們需要憑藉修行戒定慧的力量,才能淨化身口意三業,把我們從有漏、有煩惱的生命,帶進無煩惱、解脫自在的涅槃。
戒 —— 有防非止惡的含義,是佛陀軌範我們三業的指引。既有止惡行善的作用,亦是一切修行的基礎。經中常有譬喻,若人修行不持戒,便沒有辦法成功,猶如一個漏水的瓶,是不可能載滿的。持戒以後,身口不再作惡,心中放下作惡的念頭,則身心自然清涼,所以戒亦有清涼的含意。佛教的戒條,有為居士而制定的五戒,為出家眾而制定的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和比丘尼戒,以及為菩薩而制定的三聚淨戒(亦即菩薩戒)。
定 —— 即心念集中專注於一個目標的狀態。一個無定力的心,是很難達成理想和培養出智慧的。猶如一個人欲觀看山洞牆壁上的文字,手持火把,如有大風吹動,火把的光明也是難以發揮作用;同樣地,一個隨境而轉、無專注力的心,時常受到外境的牽動,亦很難清晰地、微細地去了解事情而引發智慧。
慧 —— 是推理、判斷和抉擇的心靈活動。一般來說,智慧的培養可分三個層次: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聞所成慧是從聽聞正法或閱讀經典後,心中有所領悟而生起的智慧。思所成慧是在聞所成慧的基礎上,內心推敲思考,深化了解,如理作意而生起的智慧。修所成慧是在聞思的理解上,隨法理而如實觀照世間,繼而把所理解到的實踐到現實生活的智慧。智慧的作用猶如火把的光明,讓我們能清晰明確地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繼而作出正確的抉擇。
古德時常把煩惱譬喻為野草,執持草的手為定力,而智慧就如能斷除草根的鐮刀。無執持的手,鐮刀難以發揮作用;無智慧鐮刀,也不能斷除煩惱的根。所以定慧二者同樣重要。
省思
從以上對四聖諦的解說,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的意義:
(一) 苦是世間的真實,不論我們相信與否、喜歡與否,還得要面對和處理身心所感招到的各種缺陷和痛苦。四聖諦的解說,就是希望我們能積極面對人生的問題和尋找解脫的方法。
(二) 渴愛和依戀的"心",就是鞭策和驅使我們的無形之手。可是,隨心喜愛、努力爭取得來的快樂,往往都只是短暫和不能令人滿意的。但是渴愛和依戀的心,還是無止境地追求和鞭策我們。
(三)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建築在覺醒和正見之上。覺醒能破除無明,讓我們懂得關懷照顧那顆受到渴愛和依戀蒙蔽的心,令它回復清醒和有力量。正見令我們能作出正確的抉擇,了知"苦因"應予滅除,"樂因"應要培養,繼而為未來的幸福種下良好的種子。
(四) 佛陀以四聖諦為我們解說了苦和苦的成因,亦說了苦滅和滅苦之道;然而我們能否離苦得樂,還是要看自己能否有決心步上滅苦之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