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an2.jpg

20140316_024431849dbf6891290dc4cvPTLCAN4W.jpg

心地法門拾穗 做三界的苦命兒,六道的流浪漢!

眾生無量劫六道輪迴以來,所受之苦堆積遠勝須彌山,所哭泣之淚水積蓄勝過四大海,死後骷髏堆滿閻浮提,所娶之妻所嫁之夫無量無邊,堆積滿十方界,如是無量無數之苦痛與缺陷,歷盡滄桑於三界,還不夠受嗎?如是墮落黑暗長夜好玩嗎?輪迴受苦永無止盡,就這樣麻木不仁下去嗎?有智慧有善根的人,這一切問題遲早統統是要解決的,這樣拖延下去不是辦法,無補於事,只要問題不解決的一天,就沒有安寧的日子可過。過去所受冤枉輪迴之苦已成過去,現在是應該甦醒的時候了,勇敢的提起菩提道心,面對生死問題,這樣才是有理智而且明快的抉擇,方為諸佛所讚歎,菩薩所護持。

千萬不要逃避生死問題,因為人世間欲望熾盛,眾生迷惑顛倒,欲望猶如萬丈深淵,紅塵滾滾連本帶利,染於五欲六塵,隨業流轉,如果不想浪子回頭,這樣下去是永遠無法解決問題的,那麼佛菩薩心懷慈悲要拔度你,亦然束手無策說無奈!這話怎麼講呢?因為眾生自性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眾生,那麼過去諸佛無量無邊如恒河沙,眾生亦無量無邊,一尊佛度一位眾生,早應度盡,何以如今尚未度盡?要明白啊!眾生自性自度,佛不能度。

心地法門宗旨在闡明眾生自性自度,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佛不二,頓悟自心即是佛,本來清淨,原無煩惱,真如佛性本自具足,肯定自心即是佛,畢竟無異,依此修證必得菩提道果,證大涅槃,得大自在,入如來地,因此永截生死,割斷輪迴,所作皆辦,當下自性自在自解脫,生死大事已辦,從此之後不用再做三界的苦命兒,六道的流浪漢啦!

我們累生累劫在修證菩提自性當中,善知識殷勤的開導雖然重要,但是要成佛與不成佛的關鍵,那就要憑自己的功夫與努力而作決定,誰也頂代不了你這個大擔子,因為這是成佛成聖的豐功偉業,你不想修行也不想證果的話,那麼佛菩薩也對你無可奈何!

眾生(bahu-jana)的自性要自己度,佛不能度,如果佛能度你成佛,那麼過去有恒河沙數諸佛,一尊佛度一位眾生,如是恒河沙數諸佛度如是無量無邊眾生,至今總應該度盡,那麼何以眾生還沒有度盡呢?要知道啊!眾生自性自度,佛不能度。所謂:『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

釋迦佛於遺教經云:『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佛乃是人天導師,僅能教化眾生如何完成菩提聖果,但絕對不能代替眾生修行成佛,因此佛門大道又稱為是平等的宗教,修行不是為佛而修,也不是為菩薩而修,而是為了要圓滿無上佛道而修,千萬不可本末顛倒,不要搞錯了,若不達聖意,諸佛叫冤枉,並且還耽誤眾生知見慧命,阿鼻地獄之業豈可逃之夭夭呢?

什麼叫做心地法門?就是我們的心性要學習大地的美德來成就佛道的方法,從心地下功夫來莊嚴自性,圓滿自性,達到究竟果地的修行法要。

要如何才能將心地步入解脫的境界呢?就是我平常所提到的四句法義:
所謂:『緣來勿拒,緣去勿留,緣來勿喜,緣去勿悲。』若能身、口、意三業與此四句法義相應,則能證入不思議解脫中道法。
比喻說:當因緣來的時候,也就是順境與逆境衝逼臨身的時候,你能安然自在嗎?倘若你平時最怨恨的人與你相遇,用白眼斜視著你,你能不拒而心地當下能保持自在無事嗎?這時候的心地可以說是佛魔之戰,成佛與成魔就要看心地的造化是如何了!
因為佛與魔不離此一心體,一體兩面,佛不離心,魔不離心,佛戰勝利魔即是佛,佛戰敗了佛即是魔,佛魔本一體,只問心對外面的境界有染污與無染污而有差別,心一旦染污外面的境界,是心是魔;心對外面的境界不染污,當下如如不動,是心是佛;佛與魔的審判是問其心動與無動而己!這就是當下測驗你平時修養功夫深淺的時候了。心地若被外面的道境所惑動,心則動盪不安,心湖起漣漪,痛苦萬千,猶如國王於戰場上打敗仗,萬念俱灰,狼狽逃匿,哭訴蒼天一般,當境界逼身的時候,能不被境界所惑動,身心泰然,頂天立地,從容不迫,是名忍辱有力道人,此人乃能遇境界不為境界所轉,還能轉境界,是為希有,乃是人中之人,亦名大丈夫,佛、世尊、人天導師。當逆境來的時候就隨它來,逆境離去了就隨它去,順境來了就隨它來,順境離去了就隨它去,心地不隨順逆之境所牽引,不動自性道場,當下承擔,是名解脫,心無染污其境界故。
倘若順逆之境來的時候,心地隨它來,又隨它去,心地被外境所動,不名解脫,心有染污其境界故。
眾生所以當眾生,根本病禍在於心地對境把持不住,心地動搖,心不由己,因此隨順逆之境界所牽制,染污心地,認外境為主人,忘記了自己是主人,背離清淨本性,而與外在的境界打成一片,隨此業力漂流,永無止息,成為六道流浪漢,三界的苦命兒,禍哉!苦哉!

又當順境來的時候,心地勿生歡喜心,當順境離去時,心地也不用生悲傷的心,心地一旦生歡喜心與悲傷之心,心地道場當下動啦!你的心己經對美好的順境產生愛戀心,欣慕心,佔有心,不捨心,接二連三又是禍哉!苦哉!永遠都處於黑暗的心地,這一切痛苦後果都是自己心動所帶來的麻煩,這前後的因緣果報,佛法稱之為自作自受。
心永遠受境界所惑動,這樣一來就永遠當個生死凡夫而輪迴六道嗎?不對的,從今天起諸位同參,應當觀照逆境與順境都是因緣所生,因緣所滅,因緣所生的一切法,那一樣能夠永恒不變的呢?所以佛陀告訴我們千萬不要留戀一切世間的因緣,因為世間的因緣是無常虛幻的,不實在,你留戀也得消失,不留戀也得消失,不如當下不留戀,不留戀當下便是解脫自在,不被無常幻化的境界騙去。
普天之下,上至日月星辰,下至山河大地,一花一草一針,無非因緣和合而有,既然是因緣和合的東西,都是暫時性的,無常性的,無我性的,空性的,若要使有為法不變異者,無有是處。緣起性空的本質就是真理,也就是緣生又緣滅。

大智度論云:『若法因緣生,是法性實空,若此法不空,不從因緣有。』這是世間上的真相,若有人不相信這真理,那麼此人就和真理唱反調,自己自甘墮落,自找苦頭來吃,愚昧無知,為智者所憐憫!

世間上最喜愛的人,最快樂的美景,會隨著歲月的流轉消失於人世間。最討厭的人,最痛苦的處境,也同樣會消失於世間,喜愛的、快樂的、討厭的、痛苦的,都是因緣聚會而有,一朝一夕又歸之於烏有了。因緣又消滅了。佛法告訴我們,這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我們身為學佛人,怎麼可以執著這幻化無常之法呢?既然己經明白這世間一切都是無常幻化因緣法,就應該勇敢承擔緣生緣滅的因緣果報,受苦心不生苦,受樂心中不生樂,心地不染苦樂,即與道相應,既不生心,何有滅心!既無滅心,本性自如如,當下自性解脫。

楞伽經云:『一念心不生,即如如佛。』

http://fawang.hihosting.hinet.net/jupen/book/book_02.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