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帶著弟子們來到摩伽陀國宣揚佛法,許多人都接受了佛法的教化;包括平民、生意人,乃至高階層的人士也紛紛來求法。連皇后末利夫人和宮中的采女也虔心求法,並且皈依佛陀座下,成為在家的護法居士。末利夫人非常崇奉教法,甚至在初一、十五都嚴持齋戒。

那時有一位商界的領導者波利;當時的大商人都在海上貿易,不然就在海中取寶。有一天,波利帶隊出海了,忽然海神出現在海面上,擋住了船的去路,海神向波利說:「如果你可以答出我的問題,船就可以通行;如果回答不了,就休想通過。」

這位商人的領導者波利就說:「你有什麼問題儘管提出來吧!」

海神就用兩手捧起海水,刁難地問道:「大海的水比較多,還是捧在我手中的水比較多?」

波利回答:「你手中的水比大海的水還多。」

海神說:「海水那麼多,你為什麼說我手中的水比海水多?」

波利機智地說:「假如你手中的水是一股清淨的泉水,這些水就可以救人;人在飢渴時,只要喝你手中所捧的水就可以得救;海水雖然量多,但是人們口渴或飢餓時卻沒有用。所以,可以救命的水就是最有用的,更勝過量多而『無用的水』。


海神聽了,心裡很佩服,他很歡喜就從身上拿下一個八寶做成的「香珞」,此物不只美麗,而且價值連城,非世間一般的寶物可以比擬,把它獻給波利後,海神就消失了,船隊也得以通行無阻。

波利得到這件寶物時思量著:我到底有什麼德行,能夠得到這麼寶貴的東西?我哪有這個資格呢?於是,他打定主意,要將香珞獻給全國最尊貴的國王。因此就將這件寶物進獻給國王,國王接到香珞,也歎為世間最稀奇的寶貝,到底誰有資格替他保管這東西呢?當然是由妻妾保管了,但是後宮佳麗那麼多,要給哪一位呢?

國王即傳令下去,讓後宮佳麗都知道有這件寶物。並且要她們裝飾自己,讓國王看看哪一位是最美、最中意的人,就將這件稀有的寶貝送給她、請她保管。

這時後宮的佳麗都很高興,個個都裝扮得很艷麗,歡歡喜喜、爭先恐後地來了,雖然有眾多的妃子,但是國王卻看不出哪一位是最美的,因為再怎麼比也都有一些缺點;那時候國王發現少了一位末利夫人。

國王就問侍衛:「為什麼末利沒有來呢?」

侍衛報告說:「今天是十五,是末利夫人齋戒的日子,她今天不能穿艷麗的衣服,所以沒有來。」

國王有一點不高興地說:「她的齋戒難道比我的命令更重要?跟她說她一定要來。」但是末利夫人接到傳令時,仍堅決不想參加,她說:「平常的日子,我都可以應國王的召喚;但是,一個月當中只有一天是十五,這齋戒的日子很難得啊!」所以她還是堅守她的齋戒,沒有去見國王。

國王等了好久,還是沒看到夫人,於是很生氣地再傳令下去。當末利夫人聽到國王真的很震怒時,她只好不施脂粉,也沒有換穿艷麗的衣服,只穿著乾淨的素服就到殿前來了。

國王一看,忽然眼前一亮,因為周圍都是打扮得五光十色的女人,大家都爭相鬥艷,讓他看得眼花撩亂,唯有末利夫人忽然間從殿外進來,全身的素服、滿面的清淨,平時不覺得她很美,今天怎麼特別美麗呢?國王很高興就將香珞送給末利夫人。

末利夫人接到香珞後說:「我何德何能呢?生為女人已經是業重了,加上平時在宮中享樂沒有造什麼福,我哪有資格接受這麼稀奇貴重的東西呢?」

國王說:「可是我已經說了,這個東西就是要給我最心愛的人;要給我最中意、最美的人,妳就是我最心愛、最歡喜、最中意的人,所以我一定要將這東西給妳,不然我要將這給誰呢?」

末利夫人靈機一動,說:「你要給心中最愛的人,我接到香珞也要獻給我最恭敬的人。
希望您答應我的請求,這樣才能表示您心中的最愛是我。」

國王說:「好,只要是妳心中的願望,我願意幫妳完成。


末利夫人就說:「我要將這個寶物奉獻給佛陀,真正難得的是世間能夠有佛住世,更難得的是佛陀遊化到我們的國家,在此為人民說法教化,讓我們的社會能夠很祥和,所以將這個寶物獻給德高望重的佛陀,才算是功德圓滿!」

國王聽末利夫人這麼說,也覺得很有道理,因為他聽到很多大臣都去聽聞佛法,又聽說佛陀來到他的國家感化很多人,所以國王同意了,又跟末利夫人去覲見佛陀。見了佛陀,他們很虔誠地作禮,然後就將香珞呈給佛陀,供養佛陀。

國王又要求佛陀開示,佛陀即為他說法。於是國王也皈依在佛陀座下,成為佛陀的在家弟子。

這段故事,可以讓我們體悟:在世間人人都想追求「美」,但是美不是刻意去裝扮出來的,真正的「美」要從我們的內心散發出來,而真正的「樸素純淨」即可表達內心的美。

因為再怎麼刻意裝扮的「美」,也擋不了「老態」來臨之時,年輕時可以說「美」,老的時候再怎麼裝扮也都不美了,可見裝扮出來的美只能欺騙一時而已;但如果有內心真實的「美」,則不管年輕、年老,人人見了都會產生歡喜心;讓人一見就歡喜安適,這才是真正的「美」。

所以說,要得到真正的「美」必先要釐出清淨、智慧的心,從內心「真、善」發出的「美」才是世間真正的「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勤學佛堂  的頭像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